最近TAMA“臺馬東協造音行動”發起了“臺馬造音站”,集結兩地音樂人,以Podcast形式對話,身處於不同環境下的彼此交換對音樂的看法。事實上,他們曾製作以臺灣音樂為內容的音樂節目,刻意而為之,讓更多人接觸臺灣音樂,促進臺灣和東南亞的音樂交流。奇怪了,若是交流,這道橋樑怎麼看起來只有單向行駛,那麼大馬音樂有沒有機會在各處遍地開花?
交流養成並非從閱讀學習得來,內容還得看很多不同面向的東西。若向聽眾介紹港臺音樂,聽眾或許興致盎然;若提到“大馬音樂”,一些人可能會排斥,覺得過分強調“本地創作”是在販賣情懷,博取同情心,索取他人憐憫之心。坦白說,我覺得既然喜歡本地原創,就自然希望它得到更多的關注與重視,不要說聽了10年、20年都沒聽過本地原創,只活在韓流日流美流臺流的世界裡。他們隨口就講“別盲目支持本地”,我就不希望這樣。我認為掛著“本地創作”的招牌,是意識形態色彩,是價值的認可,而非情感勒索。音樂被地域標籤並不是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在市場處於碎片狀態展現自己的獨特性和優勢。
ADVERTISEMENT
我不確定有沒有“交流”或只是“單向”的文化輸出。我們極力汲取別人的優點,試圖把那邊的文化帶過來,複製音樂生態,舉辦文青市集,標準化中文口音,連歌詞語感都偏臺等等,這些並沒有不好,但千萬別貶低自身文化,將其連根拔起,奴性成癮。透過一連串的交流,希望可以學習他們的行銷策略、錄音美學、工業標準等。高喊“本地創作”不可恥,微言大義,我們該透過的思想文化,而非透過“空有表面形態而無實質”的內容表達自己,該利用時代的聲音,把國粹藝術發揚,因為這個可能是我們最終有別於其他國家文化最重要的方向。
無論是“唱自己的歌”、“港樂不死”,或“本地創作”的口號,都是一種底氣。這類型的交流值得推崇,但後期效應是什麼?會不會只是說說話就結束了?被問到大馬觀眾的印象是什麼,永遠都是熱情。面對喜歡的歌手,能不熱情嗎?場面話罷了。換個角度想,除了熱情,我們似乎沒什麼養分可提供了,不然就是我們沒有為樂壇盡責,別人還看不到。
更多文章: 林佚/抒情歌的獨特生命力——淺談中文歌詞創作(非情歌運動) Tom Phan/《ARE U OKAY?》一趟13分鐘的飛行 林佚/取歌名的藝術 林佚/抒情歌走過的路(淺談中文歌詞創作) 林佚/購物之歌:逛宜家,去My菜 Tom Phan/龐克不只是給emo仔聽的 林佚/歌照唱,演唱會照辦 林佚/中秋節:詩與歌中的月亮意像 林佚/從愛國歌曲看人民的國家情感 Tom Phan/不做被流量綁架的音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