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雲

發佈: 7:30pm 22/11/2022

陪伴

善意

信任

管教

尊重

矽谷

親密

育女新經

陳麗娟

【育女新經】美國矽谷TRICK教養法 / 陳麗娟

作者:陳麗娟

在美國生活的這些年,有一件關於對待孩子的一幕讓我至今仍忘不了。某個早晨在早餐店,一對美國夫妻推著嬰兒車進來。安頓好那兩三歲的孩子坐下以後,夫妻倆打開餐單看了一會兒,母親轉頭問那一歲左右的孩子:“寶貝,今天你想吃點什麼呢?”

真感到不解,一個滿週歲的孩子問他吃什麼,他會有什麼想法呢?難道他還能自己點一份餐?那孩子當然還是自顧自地玩,小手掌往桌子一拍,餐具掉到地上了。母親把餐具撿起來,不急不緩地告訴那孩子:“這個餐具是拿來吃飯用的哦,不是這樣玩的哦。”

ADVERTISEMENT

我想,外國人還真有耐心,東西撿起來了直接放到遠處就好了,怎麼還那麼耐心地教導孩子一番。那才一歲的孩子呀,說了大概也記不住。當時候我還未為人母,在美國往生活周遭一觀察,這社會對一個連話還說不清楚的孩子,居然能給予那麼認真的,這和我小時候在馬來西亞傳統華人家庭的成長經驗,差個天淵之別啊。

後來小吳出生了,我需入鄉隨俗,育兒過程完全無法用藤鞭,要不然可是犯法的事。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個移民家庭的長輩給自己的孩子刮痧祛溼氣,結果隔天那孩子上學,滿身帶著刮痧“傷痕”,引起了學校老師的關注,即刻讓社工介入調查。我該重新學習怎麼孩子了。

父母和孩子一起進步成長

沒有藤條,如何管教孩子呢?有別於東方世界所推崇的“虎爸虎媽”嚴格教育法,有個人人追捧的“矽谷教母”——埃絲特·沃西(Esther Wojcicki),提出了她認為父母可以更輕鬆管教孩子的方式。Esther是一名公立學校的老師,著名NBA球員林書豪也曾是她的學生。Esther寫了一本書叫《如何養育成功人士:效果厲害的簡單教程》(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 Simple Lessons for Radical Results) ,分享了她教育孩子的秘訣。在書中,Esther 提出了養育孩子只需要掌握“TRICK 原則”,那就是: (Trust)、尊重(Respect)、獨立(Independence)、合作(Collaboration)、(Kindness),這5個單詞加起來就是“TRICK” 。Esther 的3名女兒都非常傑出——大女兒是YouTube的CEO高管,二女兒是畢業自斯坦福大學的醫學專家,三女兒則是基因公司CEO。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真讓我對父母這個角色有了醍醐灌頂的全新想法。TRICK的核心思想就是給孩子樹立言教身教啊。Esther認為,小孩子需要有人相信他們,尊重他們獨特的個性。身為養育他們的父母,若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尊重、相信、善意,孩子便無法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提煉出自己最好的潛能和獨立性。

回到早餐店那件小事,那對美國父母就對孩子展示了TRICK教育法。父母首先給予小孩絕對的尊重,詢問他想吃什麼、相信孩子能做出獨立的選擇,然後配合孩子的意願,給孩子釋放絕對的善意,這就是TRICK原則啊。小吳三、四歲時難免調皮,在美國處罰幼童就是給孩子指定一個“自省角落”(naughty spot)。在沒法用藤條的情況下,小吳調皮了就先鄭重地告知她所犯的錯、尊重她的感受、聆聽和相信她的解釋,並決定一個她也同意的處分方式(一般就是站立在“自省角落”數分鐘)。處分完畢,再給孩子一個擁抱,釋放善意,表示父母還是很在乎她。

有別於亞洲社會以上對下,甚至對孩子慣性地施加打壓式的教育法,在美國的父母更願意和孩子一起成長,在養育的孩子中學習樹立較真實及人性化的角色,懂得的重要性。我相信這樣的TRICK親子關係,父母以身作則和孩子培養互相尊重、信任,彼此釋放善意,一起協作走過人生的每個階段,能讓孩子最終長成獨立的個體。我相信,這對孩子在人生路上的其他人際關係,尤其關係上,也能奠下重要的基礎。這些年,我都在提醒自己TRICK教育法,這雖然不是藤條,卻出乎預料地讓身為母親的我,領悟了原來管教無需那麼用力,但需要很多同理。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發佈: 7:00pm 29/03/2025
到底誰才不正常/涓涓(文德甲)

正常不正常,究竟憑什麼來衡量?

回溯往事,痛上心頭。自小几乎每日聽著長輩開著收音機卡帶播放的老歌,以及親戚用光碟機播映的鄧麗君歌曲,耳濡目染之下,小小年紀的我對多首老歌朗朗上口,偏愛模仿老上海時代的女歌星們用女聲歌唱,也愛東施效顰模仿鄧麗君的舉手投足。有的長輩誇我聲音悅耳動聽,大大增強了我的自信心。同時也有某些親戚取笑我“查某型、乸型”(閩南語和粵語,娘娘腔的意思)。兒時的我壓根兒不覺得那兩個字眼帶有任何貶義,自然也沒將之放在心上。

上了小學,同學聽我用女聲唱老歌,取笑我阿瓜、娘娘腔,我開始意識到我一個男生模仿女聲在許多人眼中是不正常的。漸漸的我不再在同學們面前用女聲高歌。中學同學問我喜歡聽什麼歌曲,我誠懇地向他們推薦白光、姚莉、董佩佩、周璇,換來他們的嗤笑,笑我是不正常的怪咖,愛聽這種比我們的阿嬤阿公還老的過時老歌。他們哪裡曉得,“不正常”三個字深深刺痛了年少時期我那顆異常敏感的小心靈。

愛用女聲唱歌,加上性格陰柔,被嘴賤的同學叫作“臭阿瓜、娘娘腔、死太監”是家常便飯,有的同學還說像我這種不正常的不男不女乾脆把生殖器割掉去做公公得了。有的男生去抓我的褲襠“確保”我有陰莖。他們口口聲聲說性格陰柔的我不正常,難道對我言語霸凌,甚至性霸凌的他們就算正常嗎?少幾分陽剛,多幾分陰柔何錯之有?

恐被別人看穿我是同志

中二那年對一名學長動了情,彼時方意識到自己原來是同志。此前閱讀過一些書籍,知道這世上有很多人認為同性戀是錯誤、顛倒、罪惡的,所以我一直小心翼翼將對學長的情意深埋心中,唯恐被別人看穿我是同志。從同學口中聽到“死基佬”“同性戀不正常,會下地獄,會得愛滋”等言論,雖然這些言語並非針對我而說,可是仍令我聽了十分不舒服。那些譏諷性少數群體不正常,甚至詛咒人家的人是有幾正常?

性格孤僻的我平日極少參與同學之間的小團體,課餘時間就靜靜在座位上啃書。有個女同學跟她老豆說我讀書讀到頭腦不正常了。剛好她老豆認識我厝邊,就跟我的厝邊嚼舌根,說我讀書讀壞了頭腦。我素來就愛在自家院子跳舞,厝邊一直覺得我怪怪的。聽了那女同學老豆的話,他們也視我為頭腦不正常的人,在我背後呼我為傻佬。多年老鄰居,他們竟然這樣說我,真是心寒。厝邊總愛隨手把垃圾扔入他們家外面的溝渠,甚至丟到我厝外面的小菜圃。幾乎每天我都會去撿拾垃圾丟進垃圾桶,卻被亂丟垃圾的沒公德心傢伙嘲諷是頭腦不正常的垃圾蟲,那麼愛拾垃圾。呵,我心裡冷笑,亂拋垃圾的人居然有臉說別人是垃圾蟲!

每每聽到身邊有人用“心理變態、頭腦不正常、神經病、傻子傻婆、瘋子”等充滿歧視的字眼譏諷或辱罵精神疾病患者,我都覺得特別反感。沒有患上精神疾病的你們不知道他們究竟經歷過什麼事、承受了怎樣的痛苦,憑什麼隨意羞辱他們?我真是希望這世上別再有歧視,人們別再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別人,莫任意譏嘲與自己不同的個體或群體是不正常的。可以的話,我真想把“不正常”三個字從世間刪除。你認為的不正常,其實是少見多怪罷了。你在嗤笑別人不正常的當兒,有沒有想過,其實你自己也沒有多麼正常。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