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發佈: 11:05pm 23/11/2022

黃子華

鄭九組

甘國亮

《網中人》

港女

黃霑

亦舒

周潤發

范俊奇

劉嘉玲

鄭裕玲

張愛玲

范俊奇 | 郑裕玲 嘟嘟创世纪

在那个只有信用卡和八达通的时代,说过,她没工开的日子,其实也没啥特别嗜好,就喜欢把一叠叠的钞票拿出来熨平,一张接一张,越熨越精神,越熨越上瘾,因此郑裕玲疯狂的接戏,疯狂的把演技当手艺,马不停蹄,熟能生巧,从这一个片场赶到下一个片场,以至被香港娱乐圈封为“”,因为就只有她,可以永远准时、可以永远精神奕奕地同时间赶9组戏,完全印证了她某次在接受八卦周刊访问时所说的——搏命拍戏赚钱,不过是希望逛街买东西,可以不用看价钱……

ADVERTISEMENT

〈创世纪〉收尾的时候是这么写的:

老妈子进房点了台灯又送茶,女主角紫微坐下来把书掀开,读到文言的童话,觉得没多大意思,结果一翻翻到中间,说一个渔人从海里捞到一只瓶,打开瓶塞,里面冒出好大一股烟来——

郑裕玲坐在商务舱,突然很想吃糯米鸡,于是她按钟把空姐招了过来,挑起眉尖笑着问,你觉得我有没有可能在飞机上吃到蒸热到冒出烟的糯米鸡呢——郑裕玲自小就不相信童话,她只相信所有可以用钱买到的东西,因此瓶子里冒出来的烟,以及奇迹奇缘奇遇,这些都不会是新世纪女人心智高度进化之后愿意去关心的事——张爱玲想说的恐怕是,女人总是高估了自己,也总是千方百计地哄骗着自己。无论斑斑驳驳的爱情或长长短短的人生,还来不及眨眼,茶就凉了,女人们竟还窝在沙发上,妄想可以为自己创世纪,并且以为人生,一定要通过牺牲,才可以确定自身。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5:30pm 23/04/2025
杜琪峰70大寿《鎗火》兄弟重聚 周润发梁朝伟极罕同框
杜琪峰70大寿《鎗火》兄弟重聚 周润发梁朝伟极罕同框
梁朝伟、刘嘉玲与周润发同框合照,3位影坛巨星久违同台,笑容满面,勾起无数影迷对港片黄金年代的回忆,更有不少人敲碗兴奋喊:“金三角!新扎师兄续集!”(取自IG)

(香港23日讯)香港大导杜琪峰昨在中环餐厅设宴欢庆70大寿,与他合作过的周润发、梁朝伟、刘嘉玲、郑秀文、黄秋生、张耀扬、林雪等一票大咖明星到场祝贺,网民见到周润发、梁朝伟、刘嘉玲同框,兴奋喊:“金三角!新扎师兄续集!”掀起一波回忆杀。

刘嘉玲在IG分享她与梁朝伟、杜琪峰夫妇4人合影,并献上祝福:“相识四十载,由电视剧《鹿鼎记》结缘,生日快乐杜Sir。”

郑秀文匆匆离开

与杜琪峰合作多年的“最佳拍档”韦家辉,是最先到达生日会的宾客,其后约7时左右,杜琪峰“爱将”之一的Sammi郑秀文也到步,她亲自上前跟杜Sir贺寿,逗留约45分钟便匆匆离开,但仍捉紧机会与刘嘉玲合影。

黄秋生则在脸书PO出和张耀扬、林雪碰杯的照片,并写下:“鎗火兄弟,江湖再见。”勾起1999年杜琪峰经典作品《鎗火》的回忆杀,见到片中3个兄弟阿鬼(黄秋生)、Mike(张耀扬)、阿肥(林雪)重聚,网民笑说“为什么这张照片会自带音乐”,也有人歪楼表示,看到照片联想到《古惑仔3之只手遮天》,留言指“想起乌鸦(张耀扬)和大飞(黄秋生)投长红”片段。

黄秋生的完整文字为:“昨晚有件笑料,有人问我:你好吗?我说:好好呀!他呆了一呆,然后接不到下去,走开了。我心想,他是不是很惊讶我生活得好好呢?被我吓到?”不知黄秋生指的是谁呢?

杜琪峰70大寿《鎗火》兄弟重聚 周润发梁朝伟极罕同框
杜琪峰(左二)欢庆70岁生日,梁朝伟与刘嘉玲到贺,2人站在杜琪峰和妻子(右)旁边,手持香槟举杯,气场全开。(取自IG)
杜琪峰70大寿《鎗火》兄弟重聚 周润发梁朝伟极罕同框
黄秋生在脸书上传与林雪(中)及张耀扬(右)碰杯合照,写下:“鎗火兄弟,江湖再见。”勾起1999年杜琪峰经典作品《鎗火》的回忆杀。(取自脸书)
杜琪峰70大寿《鎗火》兄弟重聚 周润发梁朝伟极罕同框
梁朝伟和刘嘉玲结伴恩爱出席杜琪峰生日派对。(取自IG)
杜琪峰70大寿《鎗火》兄弟重聚 周润发梁朝伟极罕同框
郑秀文虽然仅逗留短短45分钟,但仍捉紧机会与刘嘉玲合影。(取自IG)
杜琪峰70大寿《鎗火》兄弟重聚 周润发梁朝伟极罕同框
郑秀文来去匆匆。(取自网络)
杜琪峰70大寿《鎗火》兄弟重聚 周润发梁朝伟极罕同框
刘嘉玲22日晚上参加完杜琪峰生日派对后意犹未尽,23日继续在IG上传照片,图为她与林熙蕾合照,并写道:“杜Sir生日晚宴,见到很多好久不见的朋友。”(取自IG)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