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3日讯)圣路加医院护士经理黄银芳说:“临终前的最后道别,完成临终病患的遗愿,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选择加入慈怀疗护。”
父亲骤逝时,未能陪在他身边,这是黄银芳深埋心底的遗憾。加入慈怀疗护,让她在抚慰临终病患和家属的同时,也得到了慰藉。
父骤逝 来不及抱孙
圣路加医院护士经理黄银芳(49岁)入行已有29年。2003年沙斯疫情期间,父亲因心脏病发骤逝。她当时在前线抗疫,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这令她久久无法释怀。
“当时我怀着第一胎,对于父亲来不及抱孙,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走出伤痛。”
时隔多年,一名15岁少年在上课时接到医院的电话,穿着校服赶到见临终的父亲最后一面。
看着少年惊惶失措的样子,黄银芳建议他给父亲一个拥抱,并对父亲说:“我已经长大了,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不必担心我,我爱你。”
这时,黄银芳恍然发现,那也是她多年前希望在父亲临终前对他说的话。看着少年的父亲在拥抱后安详离世,她也终于放下了心中大石。
“临终前的最后道别,完成临终病患的遗愿,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选择加入慈怀疗护。”
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麦锡威副教授星期二(11月22日)为首届慈怀疗护研讨会开幕致辞时,强调慈悲关怀的重要性。
慈悲关怀指的是照顾病患的临床、社会和情感需求。麦锡威认为,要根据病患需求,及时采取慈怀疗护介入措施,应该在护理过程初期就与病患展开有意义的对话。
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医疗领域广泛加强医护人员提供慈怀疗护的能力,并提高民众对临终课题的意识和接受度。
麦锡威也说,把慈悲关怀纳入临床实践,可减少倦怠感,从而提高团队士气。
面对悲痛 保持专业不易
“即使每天面对艰难和悲痛,仍要保持专业,这并不容易。为提供慈怀疗护的医护人员建立一个相互扶持的框架至关重要。”
首届慈怀疗护研讨会由圣路加医院主办,邀请国际专家探讨如何实践慈怀疗护,为临终病患提供优质护理,同时提升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圣路加医院在2017年设立慈怀疗护病房,备有16个床位,至今已照顾超过500名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