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臉書得知附近一家食肆新開了一檔“正宗廣式點心”。晚上同母親說起這件事,母親笑說時下賣吃食的最興在名字前面加上“正宗”或“古早”的字眼,像是對食物色香味俱全的保證,可實際如何卻沒人知道。
我一時沒搞明白母親的意思,直到某天開車經過一家珍奶鋪,見到一旁宣傳海報上大大印著“正宗古早味臺灣珍珠奶茶”,和店裡的外籍員工,如此奇特卻又意料之中的搭配才使我明白母親的意思。
ADVERTISEMENT
有位網友對“正宗”與“古早”有著一種近乎瘋魔的執念。他曾多次吐槽當今飲食業不遵從傳統,恣意將食物加以改良,使市面上充斥各類邪門歪道。比如甜甜圈,他主張油炸砂糖甜甜圈為正統,連鎖店如Big Apple、Dunkin’ Donuts等繽紛鮮豔的都是胡來。又比如雲吞必得是豬肉餡配清湯底;豬腸粉須佐以腐竹和魚丸,再澆上豆瓣醬;豆腐花只能配白糖漿;炒粿條得用雞蛋……林林總總,大可合成一部《論食物之正統》。
某次他說老饕如蔡瀾,應組織團體,批鬥不遵傳統的飲食業業者,抵制不正統食品。他說得義憤填膺,言語之激昂十足一個食物警察,使原本輕鬆的聊天氣氛變得非常緊張尷尬。我忙笑道:“都說南北差異,連說話口音都不一樣,飲食差異也在所難免。”他卻認為南北差異只是不守傳統的藉口。我又舉例:“南馬稱咖哩面為laksa,北馬的laksa卻是asam laksa。北馬炒粿條要鴨蛋才算正宗。怡保多是咖哩豬腸粉、北馬偏好蝦膏醬豬腸粉、安順豬腸粉配有沙葛蝦米餡,誰才算正宗?難道要大打一架?”
馬來西亞的多元種族定義了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單就西馬半島,北部與南部的風俗民情就已是兩道風景,而東海岸又更富含馬來傳統風味,種類之多,令人目不暇給。在對其他地方飲食文化毫無理解的情況下,又怎能魯莽地要求只遵一方口味為正宗?
洪愛珠在〈吃粽的難處〉提起臺灣南北粽子,無論是食材餡料,還是包裹方式,都眾說紛紜,各有所見。而一個人大半生吃的粽子,恐怕口味有所侷限,大家所維護的“正宗”,非常可能只是自家類型延伸出來的粽子。
這篇文章使我想起小學出水痘時,母親給我做的鹽焗雞。那時候家裡沒有焗爐,所謂的鹽焗雞其實更應該稱為“鹽蒸雞”。我視之如千萬珍饈美饌都比不上的comfort food,好長一段時間都一廂情願地以為鹽焗雞就是清蒸的,直到後來家裡置辦了焗爐,母親說起鹽焗雞的真正做法,我才恍然大悟。
不需要為了“正宗”與人爭論不休
其實飲食習慣就和感情一樣,沒有所謂對與錯。有人很懷舊也念舊,特別喜歡熟悉的從前味道;有人追求創新,總在研發更新鮮的食譜配方。無論是前者抑或是後者,都有各自特色與受眾,並不相對立,更不存在所謂一山不能藏二虎。
曾聽人說成長是一個不斷拋棄與失去的過程。或許因為這樣,人在逐漸年長的時候都不自覺地更熱衷於追本溯源。越是長大,越是遭受現實衝擊,就越是希望能回到過去曾經的小美好。因此,擁有消費能力的成年人特別愛找尋熟悉的氣味與口味;畢竟那象徵著曾經緊握在自己手中的溫馨與甜蜜。這種時候,檔口招牌上的“正宗”與“古早”就是一種對童年熟悉味道的品質保證,所售賣的,舉凡雲吞麵、豬肉粉、肉骨茶、豬腸粉、娘惹糕、紅豆湯……必然就是食客想像中與期盼中的味道。
但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一樣。誰又能保證甲的“正宗”就百分百符合乙心目中的“古早”?
與其為了“正宗”與人爭論不休,或是終日埋怨,認為世界與自己為敵,倒不如到街市採購食材調料,再循著回憶裡的味道斟酌調配,親自守護自己理想的正宗風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