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都在講著糧食短缺,去除食物上“最佳食用期”字眼,以避免浪費食物的大趨勢下,藥物也同樣面對短缺現象,藥物是否也可用同樣做法,以減少藥物浪費的問題?
答案是否定的,不過卻可以通過研發延長藥物的有效期(Expire Date),以達到減少藥物浪費的問題。
ADVERTISEMENT
根據資料,藥物的有效期是源自1979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要求藥品製造商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上都註明有效期。
從定義上講,這是保證藥物完全有效和安全的日期。通常該日期是從產品生產之日起的1~5年之間。
馬來亞大學藥劑系講師李鴻儀解釋,藥物難以如食物或其他物品一樣把有效日期取消,因為有效期的設立是為了要確保藥物效力,再者在保存過程中無法確保沒有破壞藥物的功效,所以逾期的藥物必須報廢。
她強調,藥物不同於其他物品,服用逾期的藥物會有性命危險,因為我們不知道藥物是否仍處於良好狀態,若存放方式錯誤,藥物可能會變質,而變成有毒藥物。
“尤其是液狀的藥物,存放環境更加講究,有的時候即使沒有逾期,但存放方式不對,也會使到藥物變質,所以在服用前必須檢查其狀態。常見的情況是開啟過後的液狀藥物,一般都是存放在冰箱,但有時會因為冰箱的溼氣而導致藥物發黴,所以放在冰箱不代表可以保質。”
李鴻儀表示,藥物分為很多種類,穩定性也不同,而穩定性是影響藥物有效期的原因之一。一般來說,藥物的有效期是3~5年,但如今已經有科學家研究如何延長穩定性不高的藥物有效期,以減低藥物浪費的問題。
“如抗生素,打開之後它的有效期只有7天,逾期就會變質,產生毒性,服用後會有危險,所以不能久收。但現在科學家已經研發出粉狀的抗生素,服用的時候才用水調和,如此一來抗生素的有效期就能夠延長,克服其只有7天有效期的限制。”
藥物回收計劃 鼓勵民眾退回未使用或多餘藥物
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逾期藥物,你們是如何處置這些藥物?
馬來西亞最多被丟棄的是哪些藥物?
不當處置逾期藥物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李鴻儀透露,我國目前還未有處置藥物條例,只有環境部設有馬來西亞有害物質處置指南,當中有一項內容就是“回收藥物計劃”,所有政府醫院、診所都有參與這項計劃,包括馬大醫藥中心。
她表示,“回收藥物計劃”是衛生部醫藥服務組在2010年所推展的計劃,旨在鼓勵民眾退回未使用或多餘的藥物,以便當局可以安全處置。
“馬大是在2016年就參與這項計劃。當時的藥劑系教授沈時美博士已經看到這個問題的存在及影響,因此推動“未使用藥物處置計劃”(Disposal of Unused Medicines Programme,D.U.M.P),在馬大醫藥中心設立回收站。”
她透露,在上述計劃下,過去6年馬大回收到的藥物多達6000公斤,之後交給廢物處置站焚化,避免不正確的丟棄方式而汙染環境。
不過,她強調,即使有的藥物沒有開封,醫院也無法再使用,主要是因為收藏環境問題,無法保障藥物的有效性或受破壞,所以都必須作廢。
“接下來我們會提倡減少浪費,如教導民眾檢查藥物的有效期,先服用有效期比較接近的藥物等等,提高民眾善用藥物的意識。”
她表示,根據馬大回收到藥物資料顯示,回收量多的藥物,大部分都是去世病人的藥物,家人清理遺物後把藥物交給醫院回收,其次就是年終大掃除時,把過期的藥物一併清理。
病人領藥後,沒有服用的原因
- 改變治療方案
- 終止醫療方案
- 沒有遵照醫囑
- 病患去世
- 從各種來源獲得的藥物(多藥性)
- 備藥
廢棄藥物汙染水源
李鴻儀解釋,馬來西亞有害物質處置指南是針對醫療廢物,讓醫院遵循處理醫療廢物的指南,包括用過的醫療用品,尤其是治療Covid-19用過的物品。但針對藥物則沒有指南,所以衛生部藥劑服務組正計劃擬定一項政策,以妥善處理藥物回收。
“該系也針對病患未使用或停用藥物的原因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無用或不需要的藥物都是因為停藥∕換藥、調整藥物劑量及囤積藥物。這些沒有服用的藥物,若任意處置會衍生許多問題。”
她表示,在這些未使用的藥物中,有的是過期藥物,有的是變質或損壞藥物,有的是存放在溫度過高或過低空間,或存放在車裡,打開後暴露在空氣中,導致藥物氧化,這些藥物都已經不能再服用。
她說,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今年公佈了一份“世界河流的藥物汙染”調查報告,最高汙染物的順序分別是Paracetamol(常用於止痛退燒藥)、Caffeine(咖啡因)及Metformin(糖尿病藥),而最高藥物汙染則是止痛藥與抗生素。
“其實早在1977年就有報道,在廢水和天然水源中都已經檢測到廢棄藥物的跡象!”
她談到,不當處置過期藥物會帶來三方面的影響,分別是環境、經濟及健康。
“環境來說,除了是水源汙染,廢水處理不能去除藥渣;而經濟影響層面就是會導致藥物短缺,尤其是現在後疫情時代,Paracetamol已經出現短缺現象。最後就是健康方面的影響,就是兒童、寵物誤食過期藥物導致中毒。”
推動藥物回收 也是一項教育計劃
李鴻儀表示,馬大在2016年開始在醫院的藥劑部研究,發現大部分都是把無用的藥物丟到垃圾桶,所以就著手研究方案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這項原本只有政府醫療機構及馬大醫藥中心推行的藥物回收計劃,今年更獲得私人界的參與,那就是與康寧藥劑(CARiNG Pharmacy)、星洲日報合作,從即日起推動“Do It Right”藥物回收運動,民眾可以把無用或過期藥物送到康寧藥劑行,該公司收集後會拿到廢物處置站銷燬。
康寧藥劑行回收藥物運動的藥物種類
- 固體:藥丸、膠囊(包括中藥膠囊)
- 液體:藥水
- 藥膏、軟膏或凝膠
李鴻儀欣慰佳寧能夠參與藥物回收運動,因為要推動藥物回收不容易,需要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同時醫藥廢物的處理費用也很高,必須送到特定的廢物處理站焚化,而且也確保回收的藥物都會處理掉,不會再循環使用。
她表示,其實,這也是一項教育計劃,在人們把藥物拿到藥劑行時,負責人員會詢問藥物過期或丟棄的原因,也從中教育民眾好好利用藥物,遵照醫囑服藥。
更多文章: 腹部最容易累積脂肪 那是因為脾胃不好 釐清營銷手法、傳統與科學根據 正確坐好月子 健康挑戰21天 透過全食植物性飲食法找回健康 中醫治療精神疾病,“形、氣、神”三位一體辨證治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