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我们有选择不投票的沉默选民,另一方面,我们有选择投 “不支持” 票的选民。那我们有没有投 “支持”票的选民呢?答案恐怕是有的,这就是本届大选敲响的警号。
ADVERTISEMENT
大选完结,尘埃却未落定。没有一个阵线赢得简单多数,无法组建政府。做过了一天老板的选民,唯有等接下来一两天几位政党老大(真正的老板)讨论磋商(讨价还价?),看国阵到底要参希盟还是参国盟,还是会有一些新奇组合出现。
国阵惨败,主席阿末扎希表示这是国人对该阵线发出的强烈讯号。纵观全局,国人又岂止对国阵发出讯号?值得留意甚至警惕的讯号是什么?
首先,本届大选的投票率只有73.89%,比起上一届大选的82.32%减少了逾8个百分点。登记选民约2117万,比上届激增约600万,但总投票人数却只上升了约330万,有约1564万。登记选民上升主要由两个政策所致,一是所有符资格的公民自动登记成为选民,二是把投票年龄从21岁降至18岁。单以后者来说,这班刚符合投票资格的青年有逾300万人,假设他们的投票率和平均投票率看齐,那就占了逾220万。
总体来说,年轻人的票数上升,整体投票率却降低了。在民主投票的制度下,投票和不投票都是一种选择,投票率上升是一个讯号,投票率下降也是一个讯号。
我在上一篇文章〈大选来了,谁是老板?〉提出了一个国人倾向不投票的解释:各政党都没有可支持的理念,而改朝换代的梦想已在上一届大选达成(并且幻灭)。但以逾七成的投票率来说,并不算低。我认为,这是因为有“其他因素”影响,即是抱着不愿见到更坏局面的心态,奋然投票。他们投票的真正目的不是去“支持”什么,而是去表达自己“不支持”更坏的选项而已。
所以,一方面我们有选择不投票的沉默选民,另一方面,我们有选择投 “不支持” 票的选民。那我们有没有投 “支持”票的选民呢?答案恐怕是有的,这就是本届大选敲响的警号。
国盟大胜,伊斯兰党成为议席最多的政党。粗略地以竞选中选比例计,伊党的中选比率63%(43/68席),希盟行动党是72%(40/55席)土团党则和公正党看齐,两者都近31%。选土团党可以看作是选民拒绝巫统,但选行动党的何尝不是要拒绝马华和其他党派呢?真正投了“支持”票的选民,是伊党的选民!
一般论者认为国阵的式微只是“巫统”失去了马来人的支持,其实并不正确。
其一、以近年巫统领袖官司缠身的法庭帮来说,有的论者认为这是象征选民排斥贪污腐败的进步表现。诚然,这样的选民是存在的(或许是投给公正党的?)。但我们如果真的认为土团党只是巫统的替代,那贪污腐败只会换形式存在或换人执行。而如果我上面的看法正确(投伊党的人是真的支持伊党理念),那选民不只是排斥巫统式的贪污腐败,而是支持伊党主张的伊式“公正”、“廉洁”!
其二、论者可能有意无意淡化了种族政治越来越极端的趋势。国阵的式微其实是“国阵”失去了马来人支持(当然大部分华人印度人早已转投行动公正两党)。国阵给人的印象不只有一系列的贪污滥权,组成国阵的传统三大政党——巫统、马华、国大党,和马来西亚建国历史密不可分。那三大种族共同奋斗的象征性精神,将随着“国阵”终于微弱而一并消散。这个国家从多元走向单一的趋势,愈见明显。
理想的看,种族和谐当然不需政党维系,但实际情况是,非马来人和非穆斯林逐渐边缘化。这边缘化,不管是在人口数量、经济实力或是政治势力都逐渐明显。而被边缘化的族群,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奋然起来投票,强烈的说“不”;又或游走他乡,向这个国家说“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