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走到盡頭,最後的歸宿是在一副體面的棺木裡入殮。早年長者擁有入土為安的觀念,安葬時會選用傳統中式梅花棺。然而梅花棺厚重結實,造工耗時,價格不菲。
隨著時代改變,人們對喪事儀軌有不同的觀念,開始簡化整個流程,以西式棺木取代傳統中式梅花棺。此外,許多老一輩也接受火葬儀式,在這趟人生旅途化作塵埃,不在塵世留念。
ADVERTISEMENT
人稱Pok Ku的陳紀林今年63歲,是吉蘭丹碩果僅存的梅花棺師傅,屬於第四代土生華人。他口操流利的丹州馬來方言,與他會面時,他恰好談著電話。倘若閉上眼睛,你根本分不清他是華裔或巫裔。
他的工作室位於日拉瓦(Jerawat),環境幽靜,工作室旁邊有一個開放式空間,中間擺放了一副6呎長的梅花館木。“這行是有禁忌的,比方說只有初一、十五,拜神之後才能‘摸材’(動工的意思),其他天數是不能做的。”他用渾厚低沉的聲音說著福建方言。
製作梅花棺手藝源自他的曾祖父,他19歲時在新加坡做建築工人,並沒有打算繼承這門手藝。直至有一次回家,看見年邁父親依舊辛苦奮力地製作棺木,於心不忍便下手幫忙,順理成章就進入這個行業。
他倒是不記得什麼時候正式向父親學藝,但每年的農曆十月初十他需要拜祭一位師傅。據他的記憶,這門祖傳手藝源自一位中國師傅,名為“Pek Ban Tao”(音譯)。他每年這個日子就會準備供品,向這位師傅祭拜。
不是每個人都能學做
這是一門需要刻苦耐勞的工作,不是流水線式的棺木製作。工作室前面擺放了一副已被掏空的棺身,地上佈滿了木屑、碎木,空氣中隱隱約約還飄來貓糞的味道。他抽了一口煙,仰頭吐出來,接著說,這行做不久,太辛苦了。
“很多人生病,也有人做了這行去世。(記者:是因為觸碰了禁忌嗎?)嗯,不是每個人可以做這行。”他解釋,除非是繼承祖傳手藝,那麼就沒太大問題。外人想學,始終要看“緣分”。有些人進入這行,不久之後身體不適或生病,這就是訊號。“你可以學,但做了‘tak jadi’(不成功)。”
梅花館師傅從挑選木桐、刨木、掏工、雕刻、打磨、拋光等,需要一手承擔。想做好一副梅花棺要有耐心,各種工序急不得。他稱,製作一副梅花棺至少需要3個星期才能完成。最首要條件是要“觀木”,親自去瓜拉吉賴山上找樹桐,要懂得找上等的虎皮木(Kayu Kulit Harimau)。
結實耐腐,可用20年
“(以前)要早早預訂,現在的人更傾向火化。”陳紀林指著梅花棺說,這個棺木粗壯結實,底部很牢固,不容易腐朽,可以耐十多年甚至20年。因此,很多老一輩喜歡購買梅花棺土葬。
梅花棺木前後會微微突出,並有“福”和“壽”字的篆刻,字型周圍會有4只蝙蝠環繞。“其實,越突出越好看。”他說道。10年前,他也有製作“迷你梅花棺”供置放先人骨灰,但製作過程複雜繁瑣,就沒有再繼續。
從事這行,自然也有經歷過奇異的事蹟。他說,半夜若聽到嬰兒哭聲,不出3天一定會有人去世。還有一種情況,若半夜聽到類似衣服撕裂的聲音,同樣地,3天內會有人逝世。
陳紀林說,之前有來自臺灣、香港、澳門的人前來向他學習如何製作梅花棺,他也傾囊相授。但學習時間很短,很難掌握這門手藝的精髓。他緩緩地說,自己有10個兄弟姐妹,結果只有他一個人繼承。問及什麼時候會退休,他笑說沒有答案,能做多久就做多久。
陳紀林雖然保持平常心,笑得很豁達。但我猜想,他也不知道這門梅花棺工藝是否還能流傳下去。
後記:他們是文化守護者
我們要用什麼角度去看待吉蘭丹土生華人文化?我從他們身上找到了答案。他們用各自的方式去保存這些歷史悠久的文化,通過書籍、文物館、紀錄片、歌曲、影集、文創活動,延續了土生華人文化的生命力,去提煉和衍生更多可能,亦讓更多人用好奇的眼光看待這些活態的文化遺產。
相關報道:
【吉蘭丹華人的故事/01】吉蘭丹華人村落尋根溯源
【吉蘭丹華人的故事/02】福建方言之根,變形的語言如何傳承?
【吉蘭丹華人的故事/03】以文創之名,留住文化之根
【吉蘭丹華人的故事/04】手工的溫度,傳承的年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