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是世界無可避免的趨勢,根據《世界經濟展望2019》預計,到了2040年我國65歲以上的人口將佔總人口的14.5%,而14歲以下的人口或從2017年的24.1%下降至18.6%。
ADVERTISEMENT
老齡化的問題近在眉睫,各國政府已經為此著手安排應對挑戰,我國政府紋絲不動,惟私人界乃至個人已經開始動起來。
與老一輩人傾向幾代同堂的理念不同,新一代的家長也許更希望孩子在成家立業之後,擁有各自的生活空間,互不打擾,以減少家庭矛盾。
有者甚至與同齡好友約定,退休後另覓清幽處同居一屋簷下相互作伴,閒來養花種草結伴旅遊,享受逍遙的老年生活。
報道:本刊 葉洢穎
攝影:本報 黃志漢
2020年,建築師鄭宇能就曾接到來自退休人士的委託建造、定製適老化的住宅,準備與多名同齡的知己老友共度晚年。
當時,即便居家養老模式的養老村在國外甚為普遍,但在我國基於現實原因,仍舉步維艱。
數年過去了,鄭宇能欣慰地表示,如今部分發展商已經有建設“養老村”的計劃,但現在相比起單純只有老人居住的養老住宅區,會更鼓勵“青銀共生”的概念。
何謂“青銀共生”?與一般的住宅區與高樓有什麼區別呢?
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Masoc Care)秘書長洪歆顏指出,目前我國65歲以上的人群占人口的7%,再過22年便正式邁入老齡化國家,因此人們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
她說,“青銀共生”可分為VIP或DIY的模式,前者是等待財力雄厚的發展商建設適老化的住宅,屆時拎包入住即可,著重於生理層面的硬件設施。
後者是理念相近的老人與青年人同居在一所房子裡,青年人與長者彼此陪伴,當長者需要時,青少年能給予有效的照顧,同時滿足心靈的需求,而雙方是可以毫無血緣的僱傭關係。
“青銀共生”VIP模式
來看看VIP模式。
曾協助改造適老化住宅的鄭宇能分享道,相較起單純老人聚居的“養老村”,老人與年輕人混居“青銀共生”的環境,會為老人注入活力。
“比如新加坡的老人公寓樓下是托兒園,還有其他年輕人在一起,讓他們可以彼此交流,避免將老人隔離於社會,導致他們跟社會脫節。”
而且,“養老村”的地理位置一般處於偏遠,環境清幽的郊外,“青銀共生”為目的的住宅會選擇在鬧市中。
但是,這和一般的住宅建築有何不同?僅僅是廁所就已經大不同。
有地住宅的廁所可隨時隨意改造,但高樓住宅則必須在設計初期就得考慮在內。
他以目前已經接獲發展商的委託設計“青銀共生”理念的高樓住宅為例,在設計初期便已經考慮到5%單位是專門為OKU準備的,於是這些單位的廁所就以OKU的標準來建設,像是廁所內設有扶手;空間較大,以便輪椅通行無阻。
接著,地磚需防滑;屋內的電源開關設置在1米左右,讓老人能夠到;減少公共空間的樓梯、跌級;電梯內的燈光足夠亮;門把的開關不用圓形鎖,避免手腕無力的老人開不到門等等。
當我們心裡有個特定對象後,所思所見就會產生變化。
“另外,我們可以將診所建在商業區域,那麼周遭社區的老人也能使用。同時,社區內設有託兒所,老人可接送孫兒上下學,老人和家庭的關係得以維繫。”
他也在社區內劃分出城市農耕的區域,增進不同代際的群體互動交流。
因為他認為“青銀共生”的住宅區更重要的一點是要培養“社區感”,加強人們關係的韌性。
“即使在你年歲漸長,行動不便了,也不需要搬走,能就地養老。”
VIP模式的缺點:貴
VIP模式顯然勝在硬件設備周全,但尚有不足之處。
洪歆顏經常向發展商提出疑問,就算一棟高樓住宅裡有部分單位是適老化的設計,老齡人和青年人為鄰,可是若老人在家中摔倒,青年人也不知該怎麼處理,如何是好?
“很多發展商會覺得在一棟建築物里老年人住在這裡,青年人住在另一邊,看著很美好。但是老人總有一天是需要照顧的,誰照顧呢?”
發展商一般採取的措施包括在社區內設置診所,聘請醫護人員進駐等等,住宿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還有一個號稱是日本的項目,已經建好兩棟樓,他們表示欲聘用印尼的‘看護’。我問他們,這些印尼‘看護’是否接受過培訓?得到的答案是沒有。”
言下之意,所謂的“看護”實際上是一般的女傭。
她無奈地指出,部分發展商也會事先說明只接收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一旦病重、癱瘓等需要長期護理時就無處尋人,要另覓他處居住。
“這樣又有什麼意義?”
【老年人群居是一件恐怖的事】
既然老人獨居會面對無人照應的問題,那麼如同開篇那般,一群好友退休後相約同居,既能互相照料又能滿足心理情感需求,豈非一舉兩得?
然而,新紀元大學學院樂齡服務與管理學院院長鬍祿銘博士並不建議老人們同居一屋簷下。為什麼?
他曾經跟許多長者探討關於“青銀共生”的概念時,發現長者們會有很多誤解。其中一個盲點是,他們認為一群老人可以互相照顧,但其實這是非常“恐怖”的。
是的,他用“恐怖”來形容上述的想法,到底“恐怖”在哪裡?
“其實他們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因為在老化的過程會導致身心靈出現變化,比如中年危機、身體機能退化、脾氣變差等等。”
他解釋,當一群長者在忽然失去生活重心的情況下住在一起時,會產生互相的負面影響。
“許多老人尤其是華人,睡不著然後藉助藥物入眠又或者一起去賭博。”
“一個看他吃藥後睡得好,第二個、第三個跟著吃。很多老人其實有藥物戒斷反應(withdrawal symptoms),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連孩子都不知道他們在吃藥。”
這種影響會在老人們的圈子裡擴散,於是沒有與他們同住的孩子,在偶爾且短暫的相聚時,會疑惑父母的脾氣為何變差?變得有些奇怪?
這是由於他們跟孩子相聚時不敢服藥而導致的戒斷反應。
除了脾氣越來越壞,肉眼可見的是身體機能退化,行動漸漸不便,日常起居需要照料,群居的老人彼此沒有精力照顧對方,而人們最經常採取的應對措施,便是僱用一名女傭來協助。
“這並非女傭可以解決的問題。因為女傭沒受過專業培訓,或許會用不正確的方式拉老人如廁。”
“研究已經證明這將造成老人很快受傷、疼痛,然後脾氣更不好。”
於是他感嘆,每當他向老人們提及“青銀共生”的概念,在他們的意識裡,一旦需要他人協助料理生活時就聘用外勞以期一勞永逸,這讓他頗為擔憂。
“基於上述老人的身心靈變化,你隨意找一個年輕人進去,他很快就會投降了。”
延伸閱讀:
【青銀共生/02】最好的照顧方式,就是沒有照顧 “介護”助老人自立自理
相關稿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