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一批“洗脑神曲”大行其道,有人买账,也有人嗤之以鼻,觉得事有蹊跷。
ADVERTISEMENT
这些歌,如蝗虫过境、穿墙过户、无缝不钻、避也避不开,令人生出感叹。它们大体雷同,如粗劣廉价的罐头,有几个相似点:首先是歌词通俗易懂、旋律简单抓耳、节奏明快强烈、音域幅度不宽、高低起伏不大,否则不是每个人都唱得上去。更鲜明的特点是重复性极高,尤其是副歌。精于算计的创作人把最重要的段落反复吟唱,加深记忆点,便于洗脑。因此,歌词缺乏发展,沦为依附在曲子上的寄生物。基于这种令人堪忧现象,情节未见逆转,却有出人意表的发展,透过短视频推荐商品,搭配洗脑神曲,奇招尽出,成了不少人跃跃欲试的商业模式。话又说回来,神曲只是噱头,洗脑才讲究难度,有技术要求,非常难写,绝非信手拈来。说真的,无论是抖音,还是TikTok歌库,都是一个旋律宝藏。
抓住听众耳朵的能力
一般的电视广告,时长控制在1分钟之内,介于15至30秒。5秒的信息量太少;30秒的信息量大,价格稍微昂贵;15秒的广告可把信息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满足现代人网上的碎片消费。为什么是15秒呢?根据研究,人对于15秒广告的记忆力是最高的,所以它的占比最大。后来,这个习惯被创作人保留下来,有时在电视广告、抖音、或在TikTok点开视频,发现只有一段15秒的旋律,根本称不上是完整的歌,如Pop有气矿泉水、Pizza Hut的广告歌、〈海草舞〉等。碍于时间限制,洗脑神曲倾向于把副歌前置,以便迅速达到歌曲高潮的效果,如〈绿色〉、〈芒种〉、〈热爱105°C的你〉、〈春天花会开〉等,或者改编歌曲原本的结构,将副歌放在歌曲开头,如UU翻唱黄义达的〈那女孩对我说〉。随着串流平台的盛行,听众听歌的时间愈来愈短,很多歌刻意缩短前奏,甚至没有前奏就直接进副歌开唱,只为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如〈桃花朵朵开〉。日本的节目企划《寻找不知不觉消失的事物》,曾比较1991年和2021年的年度榜单,发现经过30年,热门歌曲的前奏足足少了15秒,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作品没有前奏直接开唱,可见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中文乐坛,全世界的歌曲创作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反映市场受欢迎程度
从2013到2018年,Billboard Hot100上的歌曲长度从平均3分40秒缩短为3分30秒。业内人士认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注意力碎片化的影响,再来是流媒制定的分润模式。最重大的改变之一,是创作人赚钱的方式,影响了歌曲的写法。从前,创作人只需透过卖出去实体专辑来赚钱,若透过数位平台,只有当有人听一首歌听到30秒以上,才会获得一次分润,也就是所谓的“有效点击”。就算是非付费用户,也可在KKBOX听到30秒短版歌曲。以Spotify为例,创作人从每首歌得到的分润在0.004至0.008美元。换句话说,不管歌曲长短,分润金额都一样,而较短的歌曲收益率较高,想要多赚钱的歌手或创作人,就会有动机把曲子变短,以提高同样时间内可得到的分润。尽管如此,这并不代表30秒以后的内容不重要,目的在于逼迫听众听下一首歌,因为至少在Spotify等串流平台上,听完整首歌的人越多,歌曲出现在播放清单的几率也相对提高,因为创作人才会写出完整的歌,以此换取更多点击。既然流媒体已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数据比较透明,市场反馈更快,唱片公司的思路也出现转变,从“企划导向”转变为“歌曲先行”,所以歌手先发单曲,看看市场反应,若反馈热烈,便能乘胜追击,给歌手出专辑,以此避免巨大的亏损。
读过一篇文,内容指出洗脑神曲的诞生,改变了歌曲创作流水线的方式,它是市场行为、网络经济、技术主义、利益价值、商业战争等种种因素合谋的结果。被卷入流量的音乐人,用“成熟”的方法论创作,会否削弱音乐的价值?又如何求变、坚守、生存?
更多文章: Tom Phan/A.Limin《Sesudah Melakar Langit》画完一片天空之后 林佚/金锋奖的使命 林佚/ 旅行,在流行歌里的意义 林佚/台马音乐交流碰撞出什么火花? Tom Phan/发抖音到发唱片:是“起”还是“落”? 林佚/抒情歌的独特生命力——浅谈中文歌词创作(非情歌运动) Tom Phan/《ARE U OKAY?》一趟13分钟的飞行 林佚/取歌名的艺术 林佚/抒情歌走过的路(浅谈中文歌词创作) 林佚/购物之歌:逛宜家,去My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