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了拍摄了一个纪录片,有机会做不同的家访,接触一些需要被关注的家庭。其中一对孩子的父亲,在2020年因染疫过世,顿时一家重担落在妈妈身上。
ADVERTISEMENT
妈妈有一套自己的“节哀”方式,主要是“对家人少提起,对自己劝放下”。面对命运的残酷,要往前行,除了坚强也真的没有第二选择。刚知道故事的我,也在观察大人和小孩对于家人走了一年的涟漪感想。
才9岁的小孩很灵光,对我说“不讲就不想念,讲就想念”。话题很容易被打岔,要回到谈父亲也很爽快,说起回忆没有扭捏,没有悬念地随着喜悲纳闷分享故事。
渐渐地,我发现跟想像的很不同,小孩并没有消化不到,而且他们的理解很干脆明了,知道父亲离开的缘由与结果。相信这是妈妈说的,不多谈但也有好好地解释与陪伴。一起在疗伤的部分同步成长。
小孩很轻,面对伤感的定义、注解不多。
三言两语,我们可以用假借、美好的相信美化、合理化。小孩岁月感没大人的具体,没有“成本沉没”的亏蚀感,更没有对失去有具体的“比较值”。只要跟小孩熟络了,自然地聊到爸爸也是开门见山,简简单单。
这让我反思一个大人到底要花费多少去抚平丧亲的悲伤。大人比小孩重得多,除了面对的回忆分量更大,也就是我们要向自己活着的觉知交代这件事。面对伤感,我们会延伸出很多空白格,很多即有价值观、生命观、世界观也许同时转身。面对空白格,我们需要时间填充,面对生命的拷问,我们需要智慧。
有时找不到绝对的答案而钻牛角尖,或陷入戏剧感,跟命运对话或自怜。真相是真相,可以看成万象,还可以更新,不能开门见山。
当我们懂得越多,仿佛越难过自己那关。从接受、面对、跨越,都有不同阶段。脑海懂得太多字囊,有时也变成堵住自己的子弹。
我看着这两个小孩,觉得我们一生要承载和面对的变幻无常真的很多。只希望,我们可以看明白真相,一路上的高高低低能练就更好的平衡感。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