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了拍攝了一個紀錄片,有機會做不同的家訪,接觸一些需要被關注的家庭。其中一對孩子的父親,在2020年因染疫過世,頓時一家重擔落在媽媽身上。
ADVERTISEMENT
媽媽有一套自己的“節哀”方式,主要是“對家人少提起,對自己勸放下”。面對命運的殘酷,要往前行,除了堅強也真的沒有第二選擇。剛知道故事的我,也在觀察大人和小孩對於家人走了一年的漣漪感想。
才9歲的小孩很靈光,對我說“不講就不想念,講就想念”。話題很容易被打岔,要回到談父親也很爽快,說起回憶沒有扭捏,沒有懸念地隨著喜悲納悶分享故事。
漸漸地,我發現跟想像的很不同,小孩並沒有消化不到,而且他們的理解很乾脆明瞭,知道父親離開的緣由與結果。相信這是媽媽說的,不多談但也有好好地解釋與陪伴。一起在療傷的部分同步成長。
小孩很輕,面對傷感的定義、註解不多。
三言兩語,我們可以用假借、美好的相信美化、合理化。小孩歲月感沒大人的具體,沒有“成本沉沒”的虧蝕感,更沒有對失去有具體的“比較值”。只要跟小孩熟絡了,自然地聊到爸爸也是開門見山,簡簡單單。
這讓我反思一個大人到底要花費多少去撫平喪親的悲傷。大人比小孩重得多,除了面對的回憶分量更大,也就是我們要向自己活著的覺知交代這件事。面對傷感,我們會延伸出很多空白格,很多即有價值觀、生命觀、世界觀也許同時轉身。面對空白格,我們需要時間填充,面對生命的拷問,我們需要智慧。
有時找不到絕對的答案而鑽牛角尖,或陷入戲劇感,跟命運對話或自憐。真相是真相,可以看成萬象,還可以更新,不能開門見山。
當我們懂得越多,彷彿越難過自己那關。從接受、面對、跨越,都有不同階段。腦海懂得太多字囊,有時也變成堵住自己的子彈。
我看著這兩個小孩,覺得我們一生要承載和麵對的變幻無常真的很多。只希望,我們可以看明白真相,一路上的高高低低能練就更好的平衡感。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