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我在甘馬挽華小的一面牆上看過繽紛燦爛的海洋世界。這座東海岸的小城離海不遠,巴剎的後端就是漁船停靠的地方,早上的漁市場可以見到新鮮捕獲、用作東海岸經典美食“達崗飯”(Nasi Dagang)主要食材的金槍魚(Ikan Tongkol,英譯Tuna,又被稱為鮪魚);甘馬挽還有獨步全國的在地美食“釀蟹”和“魚面”;直落瑪聶沙灘更是遊客參加海龜生態之旅的聖地……
如此優渥的海洋DNA,用壁畫來呈現,讓孩子可以為自己家鄉的美好感到驕傲,是一件再合理不過的事,但是我眼前的壁畫有些不同──大鯨魚後背的留白後來被貼上了數以百計的小木塊,那是校方讓孩子帶著木廠廢棄的材料,回家後跟家長一起上色後,再拿到學校來拼貼而成的集體創作。無數的家庭投入到一件為學校創造風景的有意義活動裡,“留白”讓更多人成為參與者,同時為兩代人種下了對地方的認同感。
ADVERTISEMENT
最近,在怡保錫米巷(Lorong Bijeh Timah)的斜牆上出現了一道令人驚豔的風景,無數經過彩繪後貼上牆面的石磚,每一塊石磚上畫的都是怡保現存或曾經出現的百年老店風景,無數塊石磚集合了許多人的創作、接力完成一幅超大壁畫作品。
事情的緣由是怡保舊街場其中一面由立陶宛畫家恩那斯(Ernest)創作的“5包咖啡”的老牆因發展而被拆除,“錫米巷文創空間”的負責人陳開力於是決定領養轟然倒下後留下的一地老磚。“一座百年老店倒下,我們還是可以透過剩下的百年老磚賦予它新的生命。”陳開力用木工廠的卡車載了60趟,才把所有磚塊移至木工廠範圍暫放。
他找來了怡保育才獨中的古景遙主任、葉絲淣老師、羅榆凌老師,帶領“文美班”高一到高三的120位學生;他還請當地資深攝影師符國建提供已經消失或現有的百年老店照片,讓學生用臨摹的方式,在百年老磚上創作百年老店。教育是創生之本,建立認同感就能留住人才。“怡保好像除了講吃,什麼都沒有了,非常可悲。”陳開力的願景是讓這些參與其中的孩子,未來能因為更瞭解自己的家鄉,進而人人都能幫怡保說故事,用更多元的管道來行銷怡保。
這項被稱為“百年磚承”的活動讓倒下的百年老店有了新的生命,也為怡保的市景增色不少。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推廣維護百年老店的陳開力,希望有更多怡保人珍惜這些文化財,共創一座更有魅力的怡保。
不管是參與其中的孩子、家長,因為投入而成為地方的一分子,自然就會變成散播消息,口碑行銷的關鍵人物。壁畫風潮在全國各地開展,褒貶不一,壁畫當然不是萬靈丹,但也不至於是洪水猛獸。從參與式設計的角度去思考城鎮風景的創作和呈現方式,我們一定能找到千百種方法,而我們欠缺的其實是想像力。
延伸閱讀:
卓衍豪/從嘴巴開始的旅程
卓衍豪/從“3號公路”到“3號公路節”
卓衍豪/地方限定
卓衍豪/文化旅遊領軍地方覺醒的年代
卓衍豪/初一十五旅行團
卓衍豪/如果旅行能夠讓地方變得更好
卓衍豪/傳承:傳統茶餐室的創生之路
卓衍豪/想像新村的35種方法
卓衍豪/“地方標準”年代的美食創意
卓衍豪/當藝術走進社區
卓衍豪/那些看似無用的地方價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