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是因为政府2010至2014年连串的打房措施,让房市陷入10年低迷,无力激起新的火花;也有人认为,房市萎靡不振归咎于整体结构问题,导致国内产业市场发展失衡,众说纷纭没有标准答案。
上一期,我们一览过去10年的房价走势,本应在今年开始触底并酝酿反弹,但因为海内外不确定因素未明而延宕了,而明年能否追上周期谱写U型甚至V型复苏仍是未知数。
ADVERTISEMENT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主导这十年房市走向的关键,在于政府推行的相关政策,比如产业盈利税(RPGT)、发展商承担利息计划(DIBS)及“拥屋运动”(HOC)计划等,为此若想房市再迎来盛景,政府能否延续扶持政策至关重要。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房产“漏了气” 得靠政策培元
有人说,是因为政府2010至2014年连串的打房措施,让房市陷入10年低迷,无力激起新的火花;也有人认为,房市萎靡不振归咎于整体结构问题,导致国内产业市场发展失衡,众说纷纭没有标准答案。
产业顾问公司大马亨利行(HenryButcher)首席营运员邓志明告诉《投资致富》,房价增速放缓有几个因素,而国家银行2010至2014年祭出的连串打房措施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是为了防止产业出现泡沫。
“一旦泡沫破灭,或经济走软造成需求下滑,这都会让国内产业市场乃至经济都置身风险中。”
政府2012至2014年重手打房,期间大幅调高RPGT、废除DIBS、调高外国人在我国置产价格顶限、房贷审批以申请者净收入为准等,旨在为过热的房市降温,而房价指数确也从13.4%的增长高峰,缓慢放缓至9.4%。
国家银行在2016年减息,政府则在2017年宣布为首购族豁免印花税直到年底,惟房价指数增幅从7.1%再走缓至6.5%。纵然房价已然降温,但政府2019年又调高第5年脱售产业的RPGT,使得房价指数增长进一步降至2.2%。
政府虽在2020年调低外国人置产门槛,也短期放宽国人出售产业的RPGT,加上国行四度降息,仍无助推高2020年住宅产业成交量,反而还按年跌8.57%,房价增幅再放缓至1.2%。
龙国雯:打房施力不当
纵观这几年间的房价表现,不难发现政策的变动确影响房价走势,打房错了吗?
兴业区域房产领域研究主管龙国雯指出,打房政策是对,但缺乏到位的政策去扶持或稳定房市,才使得整个产业市场过去10年不温不火。
“最终仍胥视整体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而定。”
产业顾问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大马区董事经理兼主管拿督邝保罗也认为,本地住宅房产的价格走向,很大程度仰赖政府政策及房贷便利,这可从过去12年的房价复合年增长率(CAGR)走向看出端倪。
“大马房屋价格指数(MHPI)2010至2014年间急速攀升,期间的CAGR达11%,主要是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免除产业盈利税,显著带动房价。而随著政策收紧后,房价CAGR在那3年(2015至2017年)开始放缓至7%,而2017至2021年这4年间的房价CAGR仅稍微增长1.96%。”
缺少政策支撑 成屋销量走跌
政府施政方针与房价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也牵引整体房市成交量走向。邝保罗指出,国内产业市场高度依赖政府政策,诸如DIBS及HOC计划都对产业市场起到明显的提振效应。
“最明显的例子,即是在2010至2011年间,和2019年显著推高年度住宅产业成交量。”
随著政府收紧房市政策,于2012年重新推出RPGT,后在2013及2014年进一步提高RPGT、废除DIBS并祭出消费税(GST),则在2015、2016及2017年冲击房市。“所以缺少政策支撑的房市,过去10年住宅产业成交量多数都走跌,跌势最重在2016年,成交量按年下跌13.94%。”
过去10年影响我国房市的政策与措施
2010年
●国行三度升息,利率从2%增至2.75%
●购买第三间房屋贷款对价值比率(LTV)顶限为70%
2011年
●国行升息25个基点至3%
2012年
●2年内脱售产业,产业盈利税(RPGT)从5%调高至10%
2013年
●产业盈利税再调高,2年内出售产业税率上调至15%;2至5年内从5%调高至10%
●房贷最高期限设在35年
●废除发展商承担利息计划(DIBS)或任何相似计划
2014年
●外国人在我国置产价格顶限从50万提高至100万令吉
●房贷审批以申请者净收入为准
●调高产业盈利税,3年内脱售需缴税30%;第4年脱售税率增至20%,第5年调高至15%
●国行升息25个基点至3.25%
2015年
●消费税开跑
2016年
●国行减息25个基点至3%
2017年
●首购族购买不超过30万令吉产业,印花税全免,直到12月底
2018年
●100万令吉以上的产业交易印花税,从3%调高至4%
●国行升息25个基点至3.25%
●政府60年来首次宣布月入不超过2000令吉的群体,租房收入可豁免高达50%税务减免,从2018至2020年
●废除消费税,恢复销售及服务税(SST)
2019年
●调高产业盈利税,公司、非公民与非永久居民第5年后脱售产业税率从5%上调至10%;本地公民及永久居民第5年需缴税5%
●首购族买房,房价不超过50万令吉住宅产业,首30万令吉豁免买卖及房贷合约印花税,2年优惠至2020年12月底
●政府推出“拥屋运动”(HOC)计划,延长至12月底
●国行降息25个基点至3%
2020年
●调降外国人置产门槛,购买城市区内高楼产业,从原本至少100万令吉,下调至60万令吉
●政府推出先租后买(RTO)计划,协助人们购买第一间自住房
●在“国家经济重振计划”(PENJANA)下重启HOC,在HOC下也撤销第3间售价60万令吉或以上房屋贷款顶额70%限制
●大马公民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出售住宅产业,可豁免产业盈利税,仅限个人出售的3个住宅单位。
●国行4度降息,从3%调低至1.75%
2021年
●调高豁免首购族印花税门槛,至50万令吉产业,从2021至2025年
●成立先租后买基金,让首购族可在2021年至2022年底申请购买5000间一马人民房屋(PR1MA)
●重启“大马:我的第二家园计划”(MM2H),但制定10项新条件
2022年
●政府稍微放宽产业盈利税,第6年后出售产业的大马公民、永久居民及外国人,无需再缴税
●提供20亿令吉的房屋信贷担保计划(SJKP),协助零工户、小型企业家及农夫获取房贷融资
●国行4度升息,从1.75%调高至2.75%
资料来源:《星洲日报》汇整、历年财政预算案宣布、国家银行
审视3结构问题
我国房市主要的3大结构问题:
1.政策不到位
比起聚焦协助首购族拥屋,政府应全面性探讨提振房市的政策,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政府近年来都致力于豁免首购族买房印花税,龙国雯指出,一味降低印花税未必就能带动买气,以邻国新加坡为例,买房的印花税也不低,但当地房市买气仍强劲。
“反观国内房市买气疲软,大家疫情期间都受苦,纵然利率低迷但也没有能力买房,而外资因对我国信心不足,都不愿到这里置产,可见政治稳定及良好政策是关键。”
设法稳定市场信心
她直言,政府在推动房市发展方面,相比聚焦协助首购族拥屋,应该设法稳定市场信心。
“印花税减免不是激活房市的措施,而且经济前景展望不佳,加上马币兑美元一直在贬值,如何让人有信心买产业?”
新加坡政府为让房市降温,去年12月16日起将购买住宅房地产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调高5至15个百分点,不过房价去年仍创新高记录,新屋及转售屋销售也继续稳定攀高。
根据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的数据,去年卖出的私人住宅单位有1万3027个,按年攀升30.5%。至于转售屋方面,按年激升86.06%至1万9962个单位。
HOC反成供过于求肇因
另外,去年底结束的HOC因政策不严谨,反成发展商推销新项目的行销手法,或是导致国内住宅房产供应过剩的罪魁祸首之一。
政府是在2019年推出HOC,主要协助国人拥屋及清理库存,而在2020至2021年获得延长,直至去年底结束。
房产评论员潘荣德认为,发展商都有各自的销售配套,有些回扣甚至高达20%或以上,诱人程度远超HOC,故HOC实际效果并不大。对此,龙国雯点出,HOC只是短期措施,并不能持久推动产业领域发展。
“这项政策主要目的虽是刺激需求,但因政策不到位反成市场供过于求的祸首。”
丰隆研究早前也指出,虽有HOC加持,但不仅未能舒缓供应过剩,相反还持续增加,更在去年12月间攀上高峰。
“主要是HOC并不仅限于已建竣但未能售出的产业项目,发展商也能在这个计划下推出新项目,而这更大大激励发展商在HOC之下推出更多新项目。”
2.可负担房屋失序
可负担房屋是导致滞销房屋居高不下的最大毒瘤?
邝保罗点出,这么多年以来,政府的重心一直放在援助低收入群体(B40)及首购族买房,而非推动房市增长,故政府必须承诺推动房市并支撑房市增长,让牛市回归。
“提振房市当务之急是控制市场供应、降低滞销单位、激励外国人买房及协助国人购屋者。”
潘荣德直言,可负担房屋是滞销房产的最大毒瘤,真正陷入停滞不是高档房产,而是缺乏良好规划的可负担房屋。
“发展商没做好规划,为了建而建,政府需要重新检讨可负担房屋政策,要谨慎审批可负担房屋的建设,同时限制整体发展才能从根本减少房屋滞销情况再恶化。”
纵观2017至2021年的产业报告,最大比率的滞销房产都是介于2万至4万令吉的可负担房屋项目,去年计有3万6863个单位,年增24.68%。
审批新项目应更严苛
针对新项目审批,邝保罗披露,有关当局应落实更严苛的程序才是“缩小”供需错置的有效方法,最终才能将房市导向健康复苏。
此外,他建议,政府应设立奖掖鼓励发展商降低滞销库存,一旦成功售出滞销单位可获得奖掖。
“而土著单位也是其中最大占比,或许现阶段可以考虑放宽配额限制及降低转换附加费(Conversion Premium)。”
3.收入追不上房价
收入增幅追不上房价涨幅,才是国人无力拥屋的最大阻碍,光打房并不能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目前优先要做是提升国人生产力,同时专注于吸引更高技术生产链的外资,才有望提升人民收入,进而缩小与房价的鸿沟。
世界银行及亚洲发展银行(ADB)的数据显示,东南亚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过去10年一直都稳定攀升,只是因2019年遭疫情侵袭,东南亚的GNI在2020年微跌0.44%,从1万1703美元(约5万3547令吉)探低至1万1652美元(约5万3314令吉),不过2021年回稳,升高9.34%至1万2740美元(约5万8292令吉)。
纵观东南亚国家的GNI表现,新加坡最高,2021年按年冲高16.36%至6万4010美元(约29万2878令吉),第二则是汶莱,截至最新2020年数据挂在3万1510美元(约14万4174令吉);这两国的GNI都跑赢东南亚国家整体表现。
至于我国GNI,还未重返疫情前水平,截至2021年的GNI按年微起3.41%至1万零930美元(约5万零10令吉);2019年时为1万1260美元(约5万1520令吉)。
国人薪资偏低
对此,潘荣德点出目前最大的盲点:“与其说国内房市增长陷入停滞,但根本问题却是国人薪资偏低,涨幅追不上房价升幅。”
政府需正视这个收入增长追不上房价的事实,CBRE/WTW产业顾问公司主席符儒仁披露,否则纵使出台好政策,对提振整体房市也无补于事。
“购屋者没有能力买房,就算有额外奖掖鼓励拥屋也不会对整体市场带来助益,提高家庭及人民收入才是关键。”
至于该如何提升收入,龙国雯指出,我国除了应致力吸引外资到这里投资,提升生产力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就业机会进而推动收入增长。
“而在吸引外资方面,应倾向能把外国技术带进来的外资,若继续停留在低技术工业链,则人民收入难提高。提高人均国民总收入的第一步,需先制定吸引优质外资的方针,以新加坡为例,我们也不应该再继续专注低端产业。”
下期预告
厘清导致国内房市发展失衡的结构问题后,是否从此能一帆风顺?抑或市场仍潜存增长停滞风险?房市陷入增长停滞前又会有哪些讯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