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董战.22岁.槟城人.澳州留学生
除了冠病重灾期,在我年少的日子,家乡槟城每一年华人农历新年都举行庙会,喜欢书法的我自然会去逛庙会,感染浓厚的华人文化气息。
6年前的庙会,我遇到了水墨画家张碧殷老师,我觉得书法可以平衡水墨画的画面,相得益彰,遂向她学画。
那几年是我惬意的日子,老师的家在我就读的国际学校附近,我随时可以到老师家学画。到了我留学西澳珀斯读金融和经济时,正好可以学以致用,以画来记录异乡生活。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留下关乎自身的种种线索。这些线索可以是重要的身份标签,或是见证人生重要历程的情感调节器,或只是单纯的日常生活习惯行为痕迹,比如在赶往“夜蒲”前匆匆吃剩一半的烤肉。
这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拼凑材料的蛛丝马迹,所呈现的个性,能够拼凑出一个人的轮廓,达到以物识人。
于是乎,我从2020年因疫情痛苦的被困在居所期间,在异乡宿舍的房间里创作了一系列石墨铅笔画作品。我所谓的《陋室自铭》系列由此诞生。
我的宿舍房间是名副其实的“陋室”,就算几个月疏于打扫,还是让我悠闲度日的狗窝,恰恰反映了我的日常习性和心境。
在不改变这些物品位置的前提下,我从各个角度拍下房间的照片,再根据照片绘画创作。
还有,我从公车站看到的风景、常去的那片海滩、为伴侣摘下的花儿,黎明时分唤醒我的那群笑翠鸟都入画了。
这些画作,每一幅都是我一个人或一段经历的象征,透过生活中周遭的碎片,展示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观照“我”是怎样的一个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和珍视什么样的事物。
宛如西方现代主义的信仰:艺术作品总是反映了艺术家本身,而《陋室自铭》则是一位负笈千里的大学生在异邦由内至外的乡愁、怀旧与热忱的呈现。
完成学业之后,我目前在槟城的兴巴士艺廊举办画展,分享我在这段身在异乡时光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