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我在告别了传统媒体行业后,成为一名网络媒体编辑,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小编”。以生活资讯分享平台属性来说,小编上镜参与拍摄,才能让照片有“人气”,但要让自己的面容曝光在众人面前,内向的我自然有所却步。所幸工作平台多数时候只需拍到唇部或是远景拍摄,加之自己的皮肤状态不错,因此工作三年来,我依然是那位不化妆上班的小编。
身为小编,每次拍摄都需要“出手”,但我的手指又粗又短之余,还有很多皱褶。于是摄影师在为照片修图调色时,还得替我的手磨皮。有次摄影师让我看了前后对比图,我突然感谢修图软件的发明。我还曾经特别交代新来的摄影师要注意这个细节,否则再好吃的食物,配上一双粗糙苍老的手,想必瞬间食欲全无。
ADVERTISEMENT
“脚退后”“手伸出来一点”“举高”“看到你的头了”“笑”“手指放松一点”……外人看到的照片,是一张张经过修图调色,充满意境的风景照,殊不知背后的我们常在众目睽睽下拗出各种奇怪的动作。以常见的手捧两杯饮料,与饮料店招牌拍照为例,幕后花絮常是身高不到155公分的我在艳阳下,站在马路边,双手举高到极限的同时将头后仰以免挡到画面,十分考验柔韧性。
在众多食物中,个人觉得最难拍的是面条和爆浆流体类食物了。可别小看那几根面条,要如何将面条,尤其是意大利面这种较滑的面条用叉子卷得好看不凌乱,可真个技术活儿。常常试了几次后,不是摄影师妥协,就是请随行的经理帮忙——她拉的面条总是卖相极好。流沙包这类爆浆或流体食物,则因无法控制食物里头酱汁的流向,多以失败告终。我还试过有一次在公司拍摄娘惹糕,掰开糕点时被ondeh-ondeh里的椰糖浆直射白色上衣。
瘦身计划效果不彰
说起小编的工作福利,大家想到的是经常可以吃到各种“好料”。但其实我们都得等拍摄结束后才能用餐,一般距离上菜得有一小时以上,而且尽管已事先交代,绝大部分商家仍会在我们抵达后才开始备餐。有时若准备的菜肴数量过多,等待中的我不禁感慨“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除了经常没法吃完商家准备的食物导致浪费,我们也会因外食的次数多了而味觉疲劳。而且,外头的食物一般比较重口味,加之不时会有下午茶或甜点类型拍摄,于是我嚷嚷了几年的瘦身计划最终效果不彰。
几年下来,虽然越来越多人开始加入经营新媒体平台,内容还是以吃喝玩乐居多。或许大马人的阅读习惯需要重新建构和培养,但一直分享这类速食资讯后,我终究还是厌倦了。
【星云】长期稿约/我们这一行
电邮:[email protected]
来稿请注明:我们这一行
•文长勿超过1000字,可附上相关照片。
•请于稿末注明中英文姓名、身分证号、联络地址、银行户头、电邮等作者资料,否则恕不录用。
•文章经录用,除了在平面媒体刊载,本报也拥有作品上网、录影、录音、改编等其他使用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