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01 集普人燻牛肉(Daging Anyok)
砂拉越極少數民族集普人的燻牛肉(Daging Anyok)有百年的歷史,燻乾的牛肉片吃起來十分有嚼勁,而墊在牛片下的配菜則是木薯葉及木薯泥,口感令人驚豔。
回顧童年,你是否也發現一些味蕾上的美好記憶,一些傳統美食隨著時光更迭,而逐漸流失了呢?
在全球化之下,日益豐富的食品添加物改變了我們的味覺,在我們為各種速食與外來食物選擇多樣而沾沾自喜之際,殊不知過去那些已近失傳的,最簡單、純粹的食材風味,才是最珍貴、最美的滋味。
舌尖上瀕臨消失中的味道
用了10年來記錄砂拉越人的文化、遺產與美食的獨立雜誌《KINO》,創辦人陳佩玉(Marian Chin)於10月份在古晉歷史最悠久的原住民酒店餐廳——特郎烏山酒店(Telang Usan Hotel)餐館舉辦了數場別具一格的私房菜體驗。
8道來自不同民族瀕臨失傳的百年食譜料理,加央族、肯雅族、加拉必族、馬來族、印度族、大埔客、英國人,以及少數中的少數原住民集普(Kiput)。
集普族是烏魯人(orang Ulu)其中一支,是非常古老而且被認為是最早定居於巴南河流域的民族,人們稱他們“Lepo Pu’un”,即最早的原住民或部落。遷移到巴南河流域之前,他們生活在婆羅洲中部。根據2000年期間的人口普查,集普族人數僅有2000人,經過長期被同化、通婚及遷移,像集普族那樣的極少數民族變得越來越少,面對瀕臨消失的危機。
瀕臨消失的,不只是一個民族,也包括他們的文化以及傳統美食。
即便是像華人那樣人口比較大的民族,也有消失的家常菜餚。這些傳統菜餚的起源粗糙平實,不過每一道都是粗菜精做,消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工序繁瑣,與人們追求的速食文化相牴觸,加上傳承上的青黃不接,以及味覺的改變而遭受時代的淘汰,許多傳統手工菜已逐漸失傳。
“再不記錄或傳授下來,這些古老而美好的味道就會永遠的消失。”
比方說,陳佩玉的大埔客母親在舊日的午後時光常為他們準備的“涼拌雞肝黃瓜”,以及腥味十足的魷魚白蘿蔔湯,至今已經在外面很難吃得到。“為了重現這道家常菜,我還特地向長居國外的姐姐討教呢!”
02 華人大埔客“大埔羅雜”
雞心、雞肝和雞肝、雞胗與黃瓜涼拌,被稱為“大埔羅雜”,是一道開胃菜,配以腥味十足的魷魚白蘿蔔湯,是陳佩玉念念不忘,卻又四處找不到的老味道。客家人愛吃內臟,與節儉的民族性格與庶民文化不無關係。
03 馬來人Batok Telur Masin
砂拉越的文化大熔爐,也反映在美食上。這是一道砂拉越馬來人傳統料理Batok Telur Masin,粽子一樣包紮起來,混合了華人的鹹蛋、馬來人的藥草和香料,十分南洋味。
老食譜新體驗,百年食譜重新擺盤
8道百年家傳菜餚,每一道都有它的故事,陳佩玉特別請來擅長將本地食材創新的青年廚師Achang Libat,用現代手法來呈現這些古老的滋味。
同樣是少數民族倫巴旺(Lun Bawang)籍的他,透過擺盤的方式來演繹料理的背景故事,讓原本粗糙平實的民間料理,頓時化身為高級餐桌上的星級料理。他的擺盤不純粹是一件藝術品,而是承載著重大的意義。
04 肯雅族Siyai Payau Mesak Ngan Sam
小時候頑皮的時候,媽媽總是說請你吃藤條,原來藤條真的可以吃!來自肯雅族的這一道 Siyai Payau Mesak Ngan Sam,最特別的部分就是撒在煙燻肉上的野生嫩藤,其味道微苦,苦中帶甘。有意思的是,盛在烤過鐵木片上,旨在製造像長屋那樣散發著被燒烤煙燻過的老木板味道。
“這些老食譜經歷了百年洗禮,有著濃厚的飲食文化底蘊,我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它精緻化,而味道保持不變。” 陳佩玉說。
這些料理的食材十分有趣,有些甚至是我們沒有吃過的,比如藤筍、米林炭灰,用雞心雞肝,甚至是米糠、魚骨等。那是過去的人節省節約、不浪費食物的美麗見證。
05 加央族魚骨碩莪粥(Luru & Masek Barek)
碩莪樹磨成粉煮成粥,配搭炸成酥脆的魚骨頭,體現了原住民敬天惜物、不浪費的精神。
每上一道菜,陳佩玉便會敘說一段故事。這些食譜背後的故事十分精彩,比如白人統治者留下來的這一道“A-Not-So-Humble-Pie”,相傳是砂拉越的布洛克王朝最後一位拉惹,查爾斯布洛克因為和太太瑪格麗特吵架,偷偷將她心愛的鴿子燒煮成了派。為了呈現這個故事,廚師以米林(midin)來取代當年可憐的鴿子。
06 英國人A-Not-So-Humble-Pie
英國人留下來的老食譜A-Not-So-Humble-Pie,背後故事說著白人拉者查爾斯布洛克與太太瑪格麗特發生爭執,一氣之下將她的鴿子燒了的小故事。在Achang Libat的重新詮釋下,鴿子換成了米林野菜,並飾以可食用的花兒,映射了查爾斯布洛克對太太“甜蜜的報復”。
除了故事,廚師為了營造過去的用餐氛圍,還特別在呈現燻肉的料理時,將盛菜的木片用火燻了再捧上餐桌,為的是讓用餐的人感受得到長屋裡燻肉的氣味。
07 加拉畢族傳統燻魚肉(Luang Senanum)
味道獨特的一道菜,以火炬姜的種子炒至乾燥的魚肉絲,一般搭配米飯,而Achang Libat則用米糠片製成脆餅一起入口。
古壁爐重見天日,讓更多人嚐到老食譜
這些過去曾大受歡迎的工夫菜,必然有它出現與存在的道理,但每個年代的人們對美味的認知並不相同,加上創新美食層出不窮,老的事物總有面臨汰換的時刻,包括我們心目中的古早味。
儘管如此,我們可以為它努力的是,讓更多人的記憶裡尚存古早味。
08 印度人木辣咖哩&羅望子炒飯
第一次在瓶子裡掏出咖哩飯來。這是砂拉越印度人的木辣咖哩與羅望子炒飯。現場所見,不管本地還是外國食客,每個人都把它掏個精光,證明了那一股酸辣開胃的咖哩得到了舌尖上的認同。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