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次跟小編愐壯一起出外採訪,路上我們聊起“尬聊”這個話題,我才知道平時口齒伶俐的他,原來跟我這種口拙的人一樣會害怕尬聊,看來尬聊這種事任誰都會害怕,除非真能做到自己不尷尬,那麼尷尬的就是別人了。
ADVERTISEMENT
說時遲,那時快。當天採訪結束後,正當我們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時,愐壯突然提出要求,說他想補拍一些花絮,問我可不可以請受訪者到樓下咖啡廳喝茶聊天,好讓他側拍受訪者閒聊的畫面。我聽了後一怔,心裡直嘀咕怎麼辦,我想問的問題受訪者都詳細回答過了,是還要聊什麼呀?!
幸好,在咖啡廳坐下後,話匣子很快就打開了。雖然受訪者態度舉止都很嚴謹,但其實還蠻健談的,所以聊天氣氛挺輕鬆愉快,沒有發生尬聊的情況,這真的要謝天謝地。
也許你想問:“記者不是應該很擅長聊天嗎?不然怎樣跟受訪者交流?”這種想法其實沒錯,但我總覺得訪談式的聊天跟閒話家常的聊天不太一樣,訪談比較像是有目的或有企圖的聊天,談話內容都是圍繞主題打轉,加上事前通常擬過訪綱,所以心裡有譜,知道應該聊些什麼。但如果是毫無方向的閒扯淡,並且跟對方又不熟的話,萬一真的話不投機,那就只能尬聊或是不歡而散了。
我知道有些同行是很會聊天的,他們不管遇到誰都能聊個天南地北,重點是他們能夠令受訪者覺得相處起來很舒服,所以受訪者願意無話不談。這種不管遇到誰都能侃侃而談的本事不是想學就有,每當我為嘴笨感到懊惱時,我就安慰自己說,也許有些特質是比擅長聊天更重要一些的,比如說真誠待人、細心聆聽、細心觀察……
如果要避免訪問陷入尬聊,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採訪者必須對受訪者背景還有訪問主題做足功課。像最近不曉得怎麼回事,我在不同場合訪問的幾位教授,都會冷不防問我一些問題,試探我對他們專業領域的瞭解有多少。那種感覺就像以前上學時突然被老師抽考,生怕回答錯了會曝露自己的無知,令受訪者覺得很無趣。但如果做足功課,至少受訪者不會覺得對牛彈琴,雙方也才會比較有話題可聊。
我也遇過很多受訪者,他們本來就很能言善道,基本上我只需要開頭問幾個問題,他們接著就會自己展開話題,我只需要在話題扯遠的時候,適時把話題拉回來就好。
行文至此,說實話,我已經有點寫不下去了,再寫下去就會變成尬聊,所以還是點到為止吧,懂得點到為止也是一種可貴的自覺。
更多文章: 陳星彤/初來乍到,大家最好奇的是___ 葉洢穎/我參觀了首次對媒體開放的JDT 關麗玲/當監票員日記 黃琬焮/郵寄選票初體驗 白慧琪/戰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