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星期六,許多人都出城了,要動員平年輕的觀眾,包括中年和老年人,甚至有專程從檳城和柔佛到吉隆坡看演出的人,真的很不容易。但專程來一趟,值得。這次的音樂會,籌備3個月,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自消息發佈以來,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門票已全數售罄,甚至一度加票,可見大家對Eiva的期待。
ADVERTISEMENT
Rachel VAnthony、Noel、Soft soft pillow、Jesslyn──他們都是Eiva生平第一場音樂會的表演嘉賓,還找了幾位樂手助陣,包括Yoki(口琴手)、Fahani(長笛手)、Fu-Yo(小號手)、Jasper(手碟樂手)、Chun Wai(打擊樂手)、Jonathan(Rainstick & Sea Drum打擊樂手)等。要處理不同樂器的聲音特質,確保不互相“吃掉”,實屬不易。只不過有幾件樂器的聲音,似乎被淹沒,無法再推出來一些,有點可惜。但我不是內行人,站著說話不腰疼。
全新生命的創作演唱
我猜,對當晚的觀眾而言,絕大多數的曲目都是初次認識的新歌。不誇張地說,我可能是除了Eiva、常和她合作的樂手之外,全場聽〈où est la Lune〉最多版本的人(從金鋒獎的fullband演出、混音後製的版本、Eiva獨挑大樑演唱),我敢說,這首歌,在今晚又發展出全新的生命。
音樂會的副標題──“Indie Night with Eiva”,想到的是一股帶著渾濁悲壯意味,幾乎被主流排斥渾忘的“另類音樂”,然而,整場音樂會充溢著溫暖治癒、夢幻迷離的氛圍,聽覺體驗足夠奇妙又悅人心脾,不刻意裝酷、不拼命賣炫,一切剛剛好。依我所見,無論是Eiva或表演嘉賓的音樂風格,在國外已普及多年,或許本地人對它的認識不深,也不普及,甚至不能接受(抖音、TikTok、韓流崛起),才把這樣的音樂歸類成“Indie”吧。但我想把“Indie”賦予第二層意思──獨立。走進Eiva的時間裡,從離鄉到返鄉;從單純聽歌,到有寫歌的自信;從獨自一人到站在群眾面前;從以前的質問,到現在的領悟,都能找到呼應自己在人生不同狀態,實誠自剖,留著扎人稜角的歌,一切得來不易。Eiva在毫無經驗的狀況下籌備音樂會,從場地檔期、申請贊助、行銷策劃、表演嘉賓、出場順序、曲目安排、場地佈置、投影熒幕設計等等,過程備嘗艱辛,讓她筋疲力竭,幸得家人扶持。她依然不辭辛苦分享這些歌的創作歷程,把人生經歷,淬鍊成一首首熠熠生輝的歌,流露出Eiva的音樂教養。她不奢望可以改變什麼,也從不期盼觀眾從歌裡帶走什麼,既不是指導者,也不是引導者,她只想告訴你:唯有不忘初心,才能重獲自由。
讓各自的音樂被聽見
整場演出像召喚月的儀式。Rachel的〈Lights Off〉,現場編制近乎極簡,琴聲響起,滿是悄悄閃爍著夜晚的星星的畫面;Noel的〈Passenger Seat〉,彷彿可以看到多雲的天空,聞到浸滿了海風的鹹味,暖暖的;Soft soft pillow的〈Pillowsophy〉、〈Agnes〉、〈Fool For You〉等,樂器陣勢的主將,毫無疑問,是那迷幻濃烈、充滿想像力的電吉他音色,感染力十足,把音樂會的氣氛推向高點,過癮極了!軟爛得像躺在草地上,看著星星,聞著風,困在自己的小宇宙,靜待月圓;Jesslyn的〈A Quiet Night〉,歌如其名,為聲音風景添了寂清謐靜,如一層層薄霧覆蓋深山田野,讓氣氛緩下來。有星星、雲朵、風、大海、山、月亮,在大自然中,適合袒露自己的靈魂吧?在這裡,一切喜怒哀樂都是圓滿的,很美。
Eiva說:她很重視Human Connection,秉持著共享的理念,把一群有才華的人集結,凝聚力量,讓各自的音樂被聽見,靠綿薄之力,營造一個可以相互扶持、連結、感激的音樂環境,做有價值的傳播。當晚,她用這些歌交代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回顧了自己的來處。在這之後,該是她邁入人生新階段了,實行新的音樂計劃,嘗試新元素,又是另一個艱難的關卡。我們衷心祝福,期待。
更多文章: 林佚/中文歌詞創作:修辭是一種修行 林佚/洗腦神曲的15秒定律──電視廣告、抖音、TikTok…… Tom Phan/A.Limin《Sesudah Melakar Langit》畫完一片天空之後 林佚/金鋒獎的使命 林佚/ 旅行,在流行歌裡的意義 林佚/臺馬音樂交流碰撞出什麼火花? Tom Phan/發抖音到發唱片:是“起”還是“落”? 林佚/抒情歌的獨特生命力——淺談中文歌詞創作(非情歌運動) Tom Phan/《ARE U OKAY?》一趟13分鐘的飛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