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名单里也许没有你那杯茶,但我们口袋里都有自己的名单。那是自己一直会去,同时是招待带亲朋好友的所在。

马来西亚米其林指南自公布以来,一如既往,绝大部分民众都认为评审非本地人,不具备对本土食物的认知,不懂得分辨哪些好吃,什么是不好吃,所以这指南不算数。吉隆坡和槟城的朋友们,这个时候罕有的同一个鼻孔出气。
ADVERTISEMENT
只不过,不认同也只是一股声音,抵挡不了米其林之疯。周末早晨路过被列入入围名单的椰脚粿条汤,放眼望去,店前队伍是过去未见过的长。从店家前延绵至同排最后一间店屋的长龙,把这一排战前店屋“点缀”得特别壮观。
这家常去的早餐店,从烫面的老板和儿子,捧面兼收银的老板娘,还有冲泡咖啡茶水的姐姐,4人部队面对本已汹涌的客潮似是极限,如今再加插一大波追星男女,难于想像这家人如何应对。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负责爬树的大兄,三两下跳上椰树顶端,把绑在椰花茎上的瓦罐取下,倒入身上容器。大家人手分获一纸杯,正伸长手,迫不及待他把刚采集的椰花玉液分配到杯中。新鲜椰花酒的味道,散发花香椰子香带一点荔枝香……

这趟一日游,大家说好途经吉打居林,一定要去椰园喝产地直供的椰花酒。抵达目的地,车子停路边,大伙走进村里的椰园,两位印度大兄已经椰树下等候,准备以最鲜美的椰花汁液,给我们午后解暑。
负责爬树的大兄,三两下跳上椰树顶端,把绑在椰花茎上的瓦罐取下,倒入身上容器,再把瓦罐安置好,迅速跳下树。好奇又饥渴的大家包围了他,人手分获一纸杯,正伸长手,迫不及待他把刚采集的椰花玉液分配到杯中。新鲜椰花酒的味道,果然和餐厅里喝的有别,它散发花香椰子香带一点荔枝香,能喝的一连几杯,饮胜之声流荡安静的村子,印度大兄不断点头陪笑。
这椰园不大,椰树不高,大概一层楼那样。大兄说园里种的是班兰香椰树,是一般椰树的一半高度。他们每天早午两次采集椰花液。早上采集的椰花液较清香,下午采集的味甜美。工友的任务是每天将椰花茎削掉一些,让液体从花茎流出。花茎在两三个星期后停产花液,最终掉落。
这趟从椰树到酒杯的椰花酒体验很实在,椰园四周是丛林,蚊子在身边乱舞,大家一边高兴的喝,不忘一边左动右扭,不让蚊子攻击。怪不得印度大兄的采花液配备,除了容器刀具和袋子,还包括一瓶灭蚊剂。
园里喝完椰花酒,大兄给我们装了四大瓶,这是此团带头的董老板准备将它带到附近的西岭镇,配备炒粥、山猪肉及白须公晚餐的饮料。如此在地味,真把吉南风光吃尽。见过老饕在海鲜餐厅喝椰花酒的时候,把它和黑狗啤参合。我们这趟并没有这样喝,想来大家都没什么酒量。
和椰花酒属近亲的亚答籽水(Nira nipah),在北马亦常见。那是从亚答树的花枝取出的汁液,新鲜的亚答籽液透明中带点微褐色,喝起来香醇甘甜,雷同椰花酒。威省地区和吉打最近开辟了几个供游人参观和畅饮亚答籽水的亚答籽园,马来人唤它ladang nira nipah。里头景观是生长在沼泽泥地的数排的亚答籽树,游人行走其间,边喝新鲜nira nipah,再看树影摇曳。
最近看到周游印尼的朋友,在棕榈园里喝了棕榈酒,才知道原来棕油以外,棕榈树也还可以花液发酵成酒。朋友发来的照片可见,当地人在树旁架着长梯,在树梢挂上瓦罐接棕榈汁。他们削破嫩芽,让从中流出的棕榈汁到瓦罐里,隔夜灌满棕榈汁。他们在瓦罐里抹了酵母,朋友说棕榈酒度数低,清甜爽口,不过容易上瘾。
相关文章: 张丽珠/再见小居林 陈静宜/古晋毕打拿市场的潮州蚝煎 胡须佬/老伯炸鸡兴衰史 阿蓟/大马人把Roti John变多元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