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是的長篇大論及揣摩著事故發生的原因,隨手的上傳或轉發未經馬賽克處理的照片與視頻,都足以對倖存者及罹難者家屬帶來二度創傷。殊不知,當下最能安慰人的話,或許是什麼都不說。
ADVERTISEMENT
每一場意外,重大事故,或是嚴重災難之後,我們從來都不缺那些急於跳出來給予建議與批判的“專家”。給予意見是好,但必須是有建設性,而且前提是不會對受災群眾及相關人士造成二度傷害。
其實,為了應對國內可能突發的嚴重事故及各種天災,政府在1997年制定了國家災難管理機制及政策,那就是國家安全理事會第20號指令(Arahan No。 20)。按照這項指令,無論是水災,地震,海嘯,颱風,或是土崩等天災,皆屬於指令管轄範圍。而相關指令,也闡明瞭各個災難管理委員,政府與法定機構,志願團體的角色與職責。
讓受過特殊訓練的SMART及消防與拯救人員深入紅區進行搜救工作。其餘的救災輔助隊伍包括了警察,軍隊,民防部隊,衛生部救傷隊伍等駐守黃區,隨時給予支援。其他自願組織,媒體,福利部等,則駐守在綠區。讓執法者去進行執法動作,讓立法者去針對問題擬訂法規。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其實每一次災難的發生,我更關注的是倖存者及罹難者家屬與親友心理層面的問題。特別是網媒與自媒體盛行的年代,哪怕我們不經意的在網上留下幾行字,討論著該不該到哪兒去露營,自以為是的長篇大論及揣摩著事故發生的原因,隨手的上傳或轉發未經馬賽克處理的照片與視頻,都足以對倖存者及罹難者家屬帶來二度創傷。殊不知,當下最能安慰人的話,或許是什麼都不說。
我想,罹難者的家屬,無論是父母,伴侶,孩子,或是親友與同事,面對如此突發狀況,必定深受打擊難以接受。特別是民眾華小的眾多老師與學生們,假期結束回校上課,必定面對一輪內心情緒的煎熬。
教師們一夜之間就痛失了六位好同事;學生們一夜之間就失去了六位好老師。倖存者與罹難者家屬在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面對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問題。這場土崩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或許就是生者在心靈層面的崩塌。也因此,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心理急救(PFA)主要是針對遭受創傷而需要支援的人,提供人道性質的支持,以減低創傷事件所引發的初期不適感,並提升短期與長期的適應性功能。心理急救並不屬於心理治療,而是以人性化的方式,給予關懷,安靜並細心的聆聽傾訴,但是不強迫交談,安慰並穩定倖存者及罹難家屬的情緒。這些支援都必須在不侵擾的前提下進行。
心理急救這一塊,在大馬或許尚未普及化,也還未被普羅大眾所瞭解。但其實自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心理急救在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已成為應對災難時不可或缺的支援措施。
其實,任何人都可以接受心理急救培訓。一些非政府組織與志願團體,也自發性的參與心理急救培訓,並在災難發生後第一時間為受影響者提供援助。然而,心理急救團隊,更應該由一些能在災難發生後,及時抵達災區前線的專業人士所組成。這包括了急救人員,醫護人員,救災組織,若當中包括了心理醫生,臨床心理師及輔導員,則更為佳。
災後,我從報道中瞭解到,教育部長法迪娜表示,教育部將安排心理輔導員,為意外事故的罹難者家屬進行開導。這項安排,看似無關緊要可有可無,其實卻極為重要。對於這場災難,除了罹難者的家屬以外,心理急救或許可延伸到民眾華小的師生。切勿小覷了這場悲劇對學生們小小心靈所造成的衝擊。即便他們不在災難現場,但這難以置信的重大事故,卻是實實在在的在他們身邊發生了,這對於他們絕對是一種極大的震撼。
若是熟悉國安會20號指令,其實當中也有略略提到,福利部在災難現場可協助為災民進行輔導工作。倘若心理急救這一塊能夠更有系統性且更完善的被納入救災指南,或是20號指令中,我想對於受影響的生者,在身心靈層面,會有所幫助。
願逝者安息,生者如斯,早日走出陰影,勇敢 move on。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