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报道,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专家金冬雁预测,冠病病毒的突变率其实比流感病毒、沙斯病毒的变异率低多了,大约是HIV病毒变异率的四份之一,因此只要不出现免疫性超强或致病性超高的新变种,全球冠病疫情在走向终结!
ADVERTISEMENT
金冬雁说:“我要澄清一个误区,之前接受媒体访问时,我说奥密克戎(Omicron)可能更容易攻击那些免疫力强的人,之后很多人大肆宣传,并说增加免疫力没用,打疫苗反而会适得其反,其实不是那样的。”
“我的意思是,冠病病毒新变种出现的总趋势是传播力和免疫逃逸性增加而致病性减弱。奥密克戎的出现就是以致病性大大减弱为代价实现免疫逃逸,致病性弱是它与生俱来的特性,将来出现的新变种大概率跳脱不了这个框架。这不代表增加免疫力没用,相反对,对于抵抗病毒,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金冬雁以流感病毒做类比,流感病毒变异方式有两种:抗原性转换和抗原性漂移。抗原性转换是说,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时,病毒基因给的节段发生重配。抗原发生大幅度变异属质变,往往形成新亚型,易造成大流行,且较难预防。
抗原性漂移是指病毒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一般认为,这种变异是由病毒基因点突变和群免疫力选择所造成的,会引起小规模流行。
金冬雁说:“当前奥密克戎亚毒株的变异都属于后者,免疫逃逸性和致病性变化基本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未引起较大变动。随着病毒致病性的减弱和群体混合免疫力的形成,冠病病毒逐渐出现了从世界大流行向地方性流行的转变。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奥密克戎的变化也要受到自然的选择,那些突变异常的病毒往往会先被自然杀死。”
在免疫方面,金冬雁认为,不同疫苗组合有不同的作用。肌肉注射式疫苗对肺部的保护作用比较明显,吸入式以及鼻喷式疫苗对肺部的保护作用略逊于肌肉注射式疫苗,但是对上呼吸道黏膜的保护作用非常突出,自然感染会同时诱发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对肺部、上呼吸道都形成良好的“保护膜”,所以如果采取“mRNA疫苗/灭活疫苗+喷鼻式/吸入式疫苗”的组合方式,则有可能取得与自然感染相似,或者优于自然感染的免疫效果。“这也是我们一定要彻底、连续接种疫苗的原因。”
对于自然感染,金冬雁表示,主要有“三重作用”。一是体内获得抗体,短期内能够提高自对身冠病病毒的免疫力。二是即使复阳,比起初次感染、体内的病毒载量也会降低,病程较短,重症或死亡的概率也会有所降低。三是复阳后,体内冠病病毒的传染性也会大大降低。
他强调,自然感染后的保护作用不是立即发挥的,所以各地也存在一个“窗口期”,也就是“感染高峰”结束后可能还存在一个“小峰”,但是在自然感染和疫苗的变种作用下,冠病病毒大流行和大爆发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
目前全球疫情的软肋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和年轮较小的孩子。这两类人本身免疫力较弱,加之很多要因为身体原因未打疫苗,所以病毒有可能从这两类人取得“突破”,造成较大面积的感染。
至于如何抗御病毒?金冬雁说,首先呼吁大家戴上口罩,是最低成本、预防感染的方式之一。第二,尽可能的接种疫苗,如果是灭活疫苗,尽量完成3至4针的接种,公共场所保持通风换气。(互联网照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