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心中理想的音乐市场是怎样的?
ADVERTISEMENT
比较得体的回答自然是:听音乐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做音乐的人,都能通过创作来养活自己。不过很可惜,自古以来,这样的乌托邦不曾存在过。
大马中文音乐产业从辉煌灿烂,沦为热闹后的杯盘狼藉,似乎没有回光返照的迹象。自2009年,R.I.M大抵以5000张为“金唱片”销量,“白金唱片”则以10000张为高标,完全无法和二三十年前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张的超级巨星相比。现今的专辑销量,往往远比不上随便一场脱口秀或网红演唱会门票的公售数量。
发实体专辑成本昂贵,随着录音,或相关音乐教学在网络普及,制作门槛大大降低,音乐人面对经费拮据的窘状,仍能做出质感优良的作品,再选择发布网络单曲,或DIY专辑;录音美学或工业标准无法透过专业幕后人士把衣钵传下去,手艺出现断层;单打独斗的音乐人得另辟途径,才有办法在市场崩解成细碎区块推销音乐;艺人歌手变成无名氏,只得“谁来的”;音乐人需身兼多职,才能攒够收入过活;独立厂牌逐渐站稳了脚步,静水流深地改变一些事情;从比赛出道的全民偶像早已绝迹等等,这大概是过去做梦不会想到的事情。
所谓的包袱,就是至今没有个主流电台愿意播出像〈钱和脸〉这样的歌,并非反对播放抖音神曲,问题是,这些歌的普及率极高,是否考虑把位置让给尚未被发掘的本地原创?如果歌是社会的镜子,那么大马在镜中长什么样子?那份音乐榜单,又能反映出什么值得骄傲的成就?广播人的访谈内容可不可以更有深度?访谈进行一半竟和艺人歌手玩起心理测验,有失水准。
看起来十分凄惨。马来西亚人口密度高,人多就口杂意见多,对于音乐产业,其实我不介意大家秉持批判精神。尽管会觉得是意气之争,好多于事无补,但也有它的好处,或许可以重新建立新的秩序,对一个牢固的秩序反省。如果只是冷冷静静,互相客气,完全不牵涉情绪的话,这个产业注定衰败,且最终会一事无成。哪怕有时过激,它很多时候会成为我们改变事物的燃料。
创作的本质是革命。卖歌之余,有没有想过,你写歌时,想留些什么给后辈呢?这个抱负,看不见,但很重要。
更多文章: 林佚/Eiva林丽谦──“走!一起看月亮!”音乐会观后感 林佚/中文歌词创作:修辞是一种修行 林佚/洗脑神曲的15秒定律──电视广告、抖音、TikTok…… Tom Phan/A.Limin《Sesudah Melakar Langit》画完一片天空之后 林佚/金锋奖的使命 林佚/ 旅行,在流行歌里的意义 林佚/台马音乐交流碰撞出什么火花? Tom Phan/发抖音到发唱片:是“起”还是“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