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要反思,过节的意义,是为了迎合其商业价值,还是真正的文化精髓?
今年的冬至,能让我感受到的,只有亲朋好友群发的照片。有些附上个人照,有些只有冬至的图案和文字。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ADVERTISEMENT
在汉族文化,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从天文学来看待,是北半球一年来白天最短的一日。过了冬至,一日里白天的时间将逐渐变长。21世纪前,我们华夏几千年都是农耕封建社会。冬至时期是兴水利、造肥以及做好防冻工作的时刻。
这个节日,中国南方有吃汤圆的习俗,中国北方人则是吃饺子。马来西亚华裔的祖先多数来自南方,我们的祖先还有祭祖、摆宴席的做法。
我这篇文章以冬至作为开头,实质上是要探讨,为何马来西亚华裔对冬至渐渐失去热衷,冬至氛围渐渐趋淡。和上两代相比,我们在大街小巷看到圣诞节的气氛远远超过冬至。而商场,也是冲着消费者的喜好而装饰。
不只是冬至,就连中秋节、端午节等等,我们也不像父辈祖辈般向往。除了春节农历新年和清明节,其他的节日如重阳节、立秋等都逐渐被遗忘。
第一个原因,缺少故事加以商业化。一个节日没有商业化,我们很难感受到其氛围和重要性。春节,还会看到商家卖年货,爆竹声响彻天际,父母会给红包,向孩子说年兽的故事;中秋节,各餐厅推出新口味的月饼,商场还会看到灯笼;清明节可以做纸扎冥纸生意;端午则是各种口味的粽子,以纪念屈原。
重阳节,没什么故事。立秋,也没和什么故事挂钩。如果立秋被宋朝人用来纪念岳飞,然后用某种食品或商品来应即,那么可能我们还会庆祝立秋。
第二个原因,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远远超过祖辈们。不拿中国的祖先来谈,就说我们的父辈和祖辈。马来西亚在二战时期至80年代,很多华裔都没有今天那么富裕。槟城、吉隆坡和新加坡以外的华裔子弟多离乡背井,到大城市寻找生计。
那个时代,交通不便,通讯也不发达。很多游子不是写信,就是每星期定时用公共电话与家人交谈。一年,可能就回乡一两次。这一两次回乡,则选定在节日,如春节、清明、冬至等等。那个时候,家人都会准备特别的食物,如不是常常能吃到的猪肉鱼肉,好不丰盛。
但如今,多数人的生活比父辈祖辈来得富裕。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家了,就在周末或者连假,或开车,或乘搭巴士、火车、飞机,考虑的不是价格,而是堵车问题;我们想念家人,直接开视频聊天;我们想买新衣,就买新衣。
实质上,我们大多数人每天过的生活,已经等同于父辈祖辈一年来那么一两天的大节日。所以,过节的气氛已经截然不同。
节日,有了故事后,才会带出文化的意义。而我们过节的意义,都离不开孝顺、爱国、团圆等。马来西亚没有四季,而且华裔大多数都不是农民。失去了意义的节日,其实就是失去了文化价值的商业活动。
现在的青年知道冬至,只局限于团圆,不知祖宗在冬至,开始造肥造水利;知道端午,只局限于粽子和屈原是位因国家殉命的爱国诗人,却不知屈原做过了什么,为什么要殉命。我们是否要反思,过节的意义,是为了迎合其商业价值,还是真正的文化精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