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8日綜合電)以拍攝農村美食短片起家,有中國“第一網紅”之稱的李子柒,與所屬公司微念長達一年多的股權之爭終於落幕。微念週二在官方公眾號發文稱,“微念與李子柒在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消息傳出後大批粉絲開心直呼,“終於等到這一天,期待更新。”
中國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26日,李子柒(原名李佳佳)關聯公司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同明卸任四川子柒文化公司高管職位,同時,股權由“李佳佳出資49萬元(約31.1萬令吉) ;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出資51萬人民幣(約32.3萬令吉)”變更為“李佳佳出資99萬元(約62.8萬令吉);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出資1萬人民幣(約6300令吉)”。
ADVERTISEMENT
該話題也迅速登上熱搜,許多粉絲大呼,“李子柒真的太不容易了,幸好正義永遠站在創作者一方”、“終於等到這一天!期待李子柒迴歸製作好內容!”
對此,微念相關負責人表示,“李子柒帳號什麼時間更新影片暫時不清楚,沒有更多資訊。”而李子柒方尚未就此事作出回應。
截至12月27日下午4時許,李子柒在全網熱門平臺的粉絲共有9796萬,其中,微博2638.6萬、抖音5096.7萬、快手975.5萬、B站765.1萬、小紅書319.8萬;而李子柒停更前擁有逾1億粉絲。在YouTube上,李子柒在2021年2月2日以1530萬訂閱量,創下YouTube中文頻道最多訂閱量的金氏世界紀錄,目前她的粉絲量依舊穩健,訂閱量高達1730萬。
2017年中旬,微念與李子柒合資成立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雙方分別持股51%、49%,由李子柒擔任法定代表人及執行董事。兩家公司的大致分工為:微念進行李子柒IP的商業佈局,子柒文化負責內容創作。不過,微念和李子柒的“甜蜜期”沒有持續太久。去年,雙方產生了一些分歧,李子柒於2021年夏天開始停更,至今已有500多天。李子柒曾回應“不願意被過度商業化”,2021年10月,子柒文化將微念及劉同明告上法庭。
目前股權的變化,或許意味著李子柒從資本手裡奪回了個人知識產權。艾媒諮詢創始人兼CEO張毅表示,“李子柒與微念達成和解,不能叫雙贏,但至少來講也是一個出路。”
杭州微念在微博上發佈和解公告。(互聯網照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渴望返璞归真,从自然中找回宁静。无论是李子柒的视频、《THE ZEN DIARY》的山林哲思,还是《森林里的资本主义者》的“准野生菜园”等,这些作品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如果你也想从土地与食物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不妨一起先“慢读”以下文章……
你听过李子柒吗?相信身处中文圈又有观看YouTube的朋友们,或多或少听过这个名字。
在众多以中文为媒介语的YouTuber中,当前拥有2060万粉丝关注的李子柒,可谓是顶流中的顶流。毕竟停更三年多,期间还能涨粉500万,如此惊人记录目前也唯她一人办到。
2024年11月中旬,李子柒突然连更3支影片,让期待已久的粉丝开心不已。这位以乡村为背景,记录亲身制作传统美食和手艺的中国视频博主,主打的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契合了时下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念想。
现代人习惯快捷便利的生活步调,但间接也推动高效竞争力,这往往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这类慢节奏视频影像或书籍,便成为人们缓解压力的管道。
◢读了让人齿颊生香
出自以上动机,我在今年日本线上电影节(JFF ONLINE 2024)提供的影片清单里,选择观看以隐居山林为主轴的《THE ZEN DIARY》。这部由中江裕司执导并担任编剧的电影,改编自日本文学大师水上勉的饮食散文集《时光里的醍醐味》。
书里记录作者居住在山林小屋的一年,以时令为序,采摘田里或山里不同的当季蔬果作为一日三餐。像是4月采摘嫩野蕨拌芝麻、5月上桌笋子煮海带芽、6月是品尝梅干卷紫苏叶的好时节……读了后不禁让人齿颊生香。
顺带一提,电影版对照散文集,高度还原了书本里的架构形式,即以12个月份二十四节气,划成12个章节。每个章节又收录了不同时令美食的采集制作。
水上勉在散文里提及小时候曾在京都禅寺修行,那时学习“精进料理”让他领略到一个道理——真正的美味无关食材贵贱。
只要尊重土地的法则,对从自然孕育出的一切食材,抱着严谨态度去处理,将其变得雅致,便能得到一份醍醐味十足的美妙佳肴。
读到此不禁感叹,现代人已经习惯到大型超市或连锁商店,采购已处理包装好的食材,甚至有些人的三餐是透过手机的外卖程式下单获取。人们透过食物与自然环境的链接,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悄悄切断。大部分人所喜爱的快餐食品,热量是最大优势,营养则不被重视。速食产品都被加工至无法看出原型模样。我有时被食品标签上的一堆化学名词弄得昏头转向,偶尔还会产生“这还算是食物吗?”的疑问。
◢资本与田园,寻找平衡
但要完全远离城市回归山野,又是过于理想的主张。韩国作家朴慧胤就试图在资本社会与隐居田园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她把自己一家四口居住在美国西雅图乡下村庄长达7年的生活实践与观察,撰写成一本书——《森林里的资本主义者:在现代社会边缘,寻找简单完整的人生》。
书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便是她讲述自己为何放弃开设有机农场的心路历程。朴慧胤认为,即便是有机农场,也是把一般生态环境下的多样生物个体,减少到自己想食用的少数几种,而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在违背自然。
但真正有趣的部分,是促成她直接放弃传统农耕的原因,并非害怕破坏环境,而是对鹿、兔子、蛞蝓等动物的“恨意”。
不管采取怎样的措施,都无法阻挡野生动物来啃食自家农作。即便种植足够多到让它们分食的数量也没用,因为动物总是巧妙啃食最嫩的叶芽,这也导致作物失去生长的机会。
要是把每棵作物都围上铁网,或许还是能将损失降低,但这样怀着对动物的憎恨与维护食物的目的去斗争,作者觉得还不如回城市抱着温和心态,继续过着为钱打拼的生活。
于是朴慧胤决定不再一边耕作一边讨厌鹿,而是像鹿一样过生活。她与先生研究了野生植物采集的知识,不再执着耕种能出售的农产品,而是打理出一个“准野生状态”的菜园,以采集的方式提供自家日常所需。
所谓“野生状态菜园”的情况便是,该播种或种苗时就勤奋耕作,不在意菜园被啃食或遭遇旱季,挑能吃的来吃。但作者本身还是有采用小撇步,即种植一些动物不碰的紫苏、香草植物、小番茄和南瓜等,确保自家餐桌上的食材库存。
不论是想要如水上勉一般遁入深山采集野菜,又或是像朴慧胤一家人搬到美国偏远乡区的老房子享有最低限度的资本社会福利,对一般人而言,都很难有勇气和魄力去实践。但在马来西亚,我们还是有更为折衷及接地气的方案,来让野菜上桌。
◢不用上山,巴刹就有野菜
2024年10月刚发行的第45期《城视报PENANG CITY EYE》,就介绍了不需深入山林也能获取本地野菜的途径——巴刹。
除了介绍好几种不同的野菜,这期的杂志也采访了两位对食用野菜颇有心得的本地人,他们分别是撰写《From Malay Garden To Table: Familiar Fragrances, Favoured Flavours》的槟城理科大学荣誉退休教授Wazir博士,与原食堂(Original Food Kitchen)创办人郭添爱(Theresa)。
Wazir教授家里种植了各类食材和花树,每当佳节来临,家里的庭院便是餐桌上食材的采集地。对Wazir教授来说,野菜不仅仅是食材,同时也是出现在马来半岛童瑶里的意向符号。这些出现在歌谣里的自然界象征,展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相较于其他族群,马来人的餐桌上会更常见到本地野菜踪迹。作为马来传统美食的两大代表——Ulam(生食菜)与Kerabu(本地沙拉),已深植在马来社群的饮食文化与生活里。Ulam的种类繁多,从大众所知的嫩黄瓜、厚实的棕榈芯,到具备药用价值的嫩芽如:Sekuntut(鸡屎藤叶)、Mengkudu(檄树)、Siam Mengkudu(黄檄树)、Tenggek Burung、Daun Gajus(腰果树嫩叶)等。
对比Ulam,Kerabu的风味更为复杂多层次。被誉为马来西亚式沙拉的Kerabu,结合时令水果、蔬菜和肉类,以及加入醋、鱼露、椰糖、青柠皮等调味料,依据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的做法,呈现丰富多元的鲜美滋味。常见的Kerabu食材则不只是来自山野,也有来自大海的馈赠,像是Latok(一种海藻,也被称为海葡萄)和Kappaphycus(又名海燕窝或珊瑚藻)。其他较为稀有的马来野菜,像是Cemumar、Daun Mengkudu 和Peria Pantai,这些野菜据说偶尔可在被称为野菜宝库的威省巴刹寻获。除了马来人聚集的巴刹外,也有少数家庭会在自家周围种植少量野菜自给自足。
对华裔来说,本地娘惹菜或许会是口味更加贴切的选择。在亚依淡(Air Itam)巴刹,就能找到娘惹料理需要的山姥叶(Daun Kukuk)、叻沙叶(Daun Kesom)、黄姜叶(Daun Kunyit)和沙姜叶(Cekor)。另外还有马来厨房必备的木薯叶(Pucuk Ubi)、香蕉花(Jantung Pisang)、芭古菜(Pucuk Paku)、黄花蔺(Paku Rawan)、帝皇乌蓝(Ulam Raja)及水芹菜(Daun Selom)。
马来西亚身处赤道,常年多雨炎热的气候,实则为这片土地孕育出许多具有清热祛湿功效的野菜,而可食用的野菜更有过百种。但一般人对于野菜的认知淡薄,也因为大型超市并没售卖本地野菜,导致本地人对野菜的需求减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野菜将沦落成无人问津的路边野草。
有鉴于此,Theresa创办了原食堂,希望人们能透过品尝食物最纯粹的味道,领悟“身土不二”原则,并将其融入日常饮食。
“身土不二”这个词语,最初出自南宋僧人智圆的《维摩经略疏垂裕记》,指的是“肉身”与“土地”是无法分开,息息相关的并存状态。“身”意指至今为止行为的结果,而“土”则意指身处的环境。后来的“身土不二”经过延伸,成为了支持当地生产食物的一个口号概念,即自己生长的土地所产出的食物最适合自己的体质。
我们其实可以多去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亲自品尝各类在地野菜的滋味,透过舌尖来感受,属于马来西亚的多元饮食文化的美妙之处。
相关文章: 【读家说书】“两千册的奇迹”?关于出版这件事…… 【读家说书】黄美锦 / 停车位不够,就建多一点? 【读家说书】黃美锦 / 每个人心中都有阿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