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霹靂返回雪蘭莪的路上,半途遇到塞車於是速度慢了下來。剛好經過某個大道休息站,百無聊賴,看著燕群站滿了一端的屋頂,另一端的燕群則在樹頭飛舞。夕陽的餘光正漸漸熄去,車子繼續緩慢地行進。說來跟霹靂的緣分真是不淺,身邊諸多長輩好友來自霹靂各省;多年前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霹靂開展。就這樣,怡保、愛大華、莫珍歪、曼絨、實兆遠、紅土坎、班臺、太平、金寶、江沙、安順、打巴、打捫……霹靂的城鎮地名一個接一個地熟悉起來。
我想,是因為霹靂總是有那麼多的山水和樹木,才會讓人如此心生嚮往。佈滿綠色的地景勾起我對砂拉越的想念,畢竟是在舉目盡是樹木和藍天的環境下成長,即使如今在外浪遊的歲月就快追上家鄉養成的日子,仍無法斷開藕斷絲連的戀鄉情結。許多年前,搭著巴士前往海岸邊陲的小鎮,常被沿途鮮少人跡的荒地、鄉路、停靠站所吸引:到底人都到哪裡去了呢?許多年後,車子行經怯懦如無依老人的老店鋪,招牌上的字跡日漸模糊,爬滿黑褐色的汙漬,無論是在平日或週休經過,店門總是上鎖的。後知後覺,這些店鋪早已被遺棄。
ADVERTISEMENT
大選期間,曾協助出征霹靂選區的候選人翻譯文宣。競選宣言裡吸引我的部分,是其意識到鄉鎮人才外流的問題,剩下婦孺、老人留守家園。宣言裡提出了幾項展望,希望能提升婦女和年輕人的創收能力,讓他們也能發揮力量促進家鄉發展。城鄉差距的挑戰是普世的,世界各地的小鎮年輕人紛紛在成年之後往城市湧去,求學、工作、享受自由、尋找展現自我的機會……然而,本該成為社區發展火車頭的這批人離開之後,當地方失去了活力和動力,自然就發展不起來;即使某段時期有人看到了機會,投下資金推助了些許的發展,若沒有良好規劃及確保永續經營,沒有人長期接力發展下去,就會原地踏步。
開始尋找回返的路線
這不也是我生長的小城面對的處境嗎?而我自己,就是那個滿20歲後就離鄉背井逃到城市裡的年輕人。當時是如此害怕失去自由;害怕長此以往地困鎖下去,會變成連自己都認不出的樣子。10年、20年過去,如今掌握的技能更多了,也擁有更多的智慧和勇氣,又開始尋找回返的路線。比想像中的還艱難。雖然已不若少時那麼激進地想著對抗現實,沉著、從容了不少,但是挑戰與障礙在眼前,還是得好好想個周全的方案,才有辦法繼續前行。
我們的車子慢慢前行,越往前車流也越疏通。終於擺脫了車陣,一鼓作氣奔馳而去。回到城市裡,高樓、燈火、寂寥,總提醒我自己只是個滯留於此的過客。每天關注天氣的變化,盤算冰箱剩餘的食材,還有多少年假得抵消……而城裡總會有新鮮的事情發生,新開的書店、像遊牧民族四處紮營的市集、新電影、新書、新政府、新餐廳……相較20年前初來乍到,如今的我已不覺得這些事物有多讓人覺得興奮,但總有東西可以遞補視野的缺口。
在霹靂小鎮逗留的時候,通常都住在長輩的家裡。而那些晚上,總是睡得特別好,隔天醒來跟著長輩到市場去吃尋常的早餐,無需思考或盤算什麼。這時候就會察覺自己是甘榜來的小孩,終究還是會回到甘榜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