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选择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这用来回应人们为什么相信虚拟的网络世界、相信社交平台上素未谋面的人、相信只在视频里见到的网红,便显得十分贴切,因为人们就是选择相信自己所见是真实的。
ADVERTISEMENT
Netflix在2022年热播的美剧《创造安娜》,改编自记者Jessica Pressler在美国《纽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安娜‧德维尔如何骗过纽约派对人士〉,讲述一位声称是德国富二代的假社交名媛骗遍纽约富人名流、投资人、银行家的故事。真实中的安娜不过是家庭背景普通的俄罗斯移民,曾在时尚杂志《Purple》实习,2013年移居纽约并透过社交平台成为网络红人,展开连串诈骗。现实中的安娜在2017年8月被起诉,入狱服刑。
《创造安娜》的内容看起来不可思议,却是真人真事改编。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里,相信社交平台上网红的也大有人在,如果爱情包裹的骗局都能引人上勾,每日更新帖子的网红,在不少人心里的“公信力”自然就更大了。
人们透过网红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各种照片,包括晒出豪华的出游方式、豪车、各种高级餐厅的精致美食打卡照、最新上架的时尚潮流服饰、奢华的生活方式等,相信镜头之外的他们,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
你真的没有怀疑过,这些风光无限的照片,其实是他们营造的假相,只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点击、争取更高的浏览量?在长时间跟随他们,浏览他们发布的帖子,甚至在网上和他们互动之后,便也觉得自己不仅是认识了这些网红,还和他们建立了交情,是朋友。
“虾王”“杨宝贝”事件簿
2021年4月发生的“杨宝贝”事件,一开始是一名大马网红企图自杀,之后牵引出她出售名牌手袋和YouTube频道的诈骗案,大多数受害者都是她的粉丝,也正是在社交平台关注她许久,觉得不会有问题而不幸沦为苦主。这起事件一度激起人们反思,你的信任是不是错付了?
根据维基百科的注解:网络红人,又称为网络名人、网络明星,简称网红(influencer、Key Opinion Leader,简称KOL),是指因网络而出名的人物,或者是透过经营社交网站或影音网站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并且以此为业的人物。
就以上的说法,部分在MCO期间在脸书直播卖货的直播主也是网红。2020年11月,自称“直播天王”的脸书网络商家“虾王Umance”就在脸书推出双11优惠配套,在短短2个小时内售出超过8000张RM399的热浪岛4星级酒店全包配套。可是当时同一时间有关酒店却发表声明,指未授权任何人在双11推出优惠促销活动,并针对此事向警方报案。这事掀起轩然大波,随后以网络商家承认犯下技术错误、愿意退款而告终,但是在过程中引发所有下单消费者忐忑不安、觉得受骗的心情,和后续的困扰又有谁来负责?
随后“虾王”创办的MF Travel,在2022年10月让他陷入另一宗旅游配套不成团风波,这一次就连曾为他在直播上推销旅游配套站台宣传的3名网红,包括大马名模谢丽萍、艺人林静苗及叶俊岑也一并卷入,并被公众抨击,需召开记者会澄清,这一次更涉及另一家合作的旅行社。
这期间也发生不少脸书直播主因经营不善,让顾客透过线上付款之后,却没有收到货品的情况。
别被假相蒙蔽堕入陷阱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相信这些在网络平台上出现的红人?因为在他直播时,也有不少人在直播间,让第一次看到的你觉得他是个可信赖的人?还是因为在直播期间你发现有好多人都在下单,认为大家都在下单肯定不会有问题,所以不该错过对方介绍的超优惠货品或配套?又或者是因为看到对方在社交平台上的帖子里总是“身光颈靓”、出入都是开名车、到高级场合、挽名牌手袋、戴名表,便觉得对方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部分网红可能真的是有钱人,看看对方晒出的美好日子、奢华生活的照片,如果只是你的日常娱乐,从未认真,那就当作一场戏就好。可是,生活是自己的,不需要攀比,也要量力而为,不可盲目追求。至于直播消费,不妨多观察,不要被直播间的“抢购”假相一时蒙蔽理智,冲动消费。
说到这,或许你便开始感叹:这世间,我们能相信的还有什么?
系列专题: 【跨年专题: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司法篇】当判决出现争议时,我们还能相信公义吗? 【跨年专题:我们还能相信什么?/政治篇】当选票无法替我们说话,我们还相信政治能重整国家秩序吗? 【跨年专题: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诈骗篇】当诈骗手段防不胜防,我们还能相信这个世界吗? 【跨年专题:我们还能相信什么?/教育篇】当大企业招聘看重能力时,我们还能相信大学学历吗? 【跨年专题:我们还能相信什么?/灾难篇】当救灾无力、灾民自救时,我们还相信政府能消灾解难吗? 【跨年专题: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虚拟世界篇】当元宇宙梦想欲振乏力,我们还能相信NFT和元宇宙有未来吗? 【跨年专题: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艺文篇】当评审机制引起质疑,文学奖还能相信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