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可以相信什麼?”相信是墮入打工騙局與電話/網絡詐騙受害者最想問的一句話。
ADVERTISEMENT
當我們以為“賣豬仔”這種事情只是發生在阿公阿嫲的年代時,21世紀的今天還是不斷上演同樣戲碼。是疫情令人陷入困局,所以放手一搏飛出去淘金,結果落入騙局,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心甘情願淪為豬仔?
前內政部長拿督斯里韓沙再努丁2022年10月中在國會回答提問時公佈,我國目前共有313名打工騙局受害者在柬埔寨、寮國、緬甸和泰國獲救,有255人已回國。當中柬埔寨的大馬“豬仔”案件最多,接著是緬甸、寮國及泰國。
然而他也透露,並非所有前往柬埔寨的公民都是“工作騙局”受害者。無論如何,大馬將與東盟警方合作,調查及營救陷入“打工騙局”而被誘騙到國外的公民。
根據被救回來的“豬仔”描述,無論是被拐騙到柬埔寨、緬甸或泰國,工作不外是從事電信詐騙或線上詐騙賭博、加密貨幣投資騙局等。“豬仔”抵達後就要接受培訓與工作分配,學習詐騙伎倆與套取個人資訊手段。
豬仔業績不達標或逃跑,就會遭受毒打、電擊、關黑牢等懲罰。最後豬仔受不了要離開,就必須繳付“培訓費用”或贖金,交不出就轉賣至其他集團繼續行騙。
柬埔寨的西港是大家所知的“豬仔村”,但最恐怖的豬仔村是緬甸苗瓦迪的“KK園區”,被形容為“豬仔”死亡終結站,很多不再具備價值的“豬仔”,最後就會被售賣到“KK園區”,之後就銷聲匿跡。
是真的被賣豬仔?還是甘願“受騙”
然而值得我們反思的是,當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受騙的,又有多少人是被“月入過萬不是夢”的社交平臺廣告吸引而心甘情願“受騙”?
更可悲的是,一些已經被賣到當地的豬仔,為了達標或賺取佣金,把朋友或親戚都騙過去,可謂六親不認。
當各國政府開始與當地警方合作營救豬仔,一些自願前往的豬仔卻自稱是被騙的,然後大搖大擺以受害者身分返國,甚至自願再次回去當豬仔。
這情況也使到一家以“反詐騙”為活動內容的非營利機構“全球反詐騙組”(GASO)感到非常氣餒,決定暫時不再受理赴柬埔寨的馬來西亞求助事務,拖累了真正等待救援的豬仔。
無論是自願或被騙的豬仔,在他們從事詐騙的“業績”當兒,受害者中就包括了自己的親人或朋友。他們所謂的月入過萬薪金,可能就是親友的血汗錢,因為根據官方記錄,詐騙電話或網絡詐騙已經騙取了大馬人25億令吉。
前內長韓沙再努丁也曾公佈一項數據,指從2018年至今年9月15日,當局總共接獲7萬9559宗電話詐騙投報,損失高達25億1373萬2701令吉72仙。他透露,當中的受害者以馬來人居多,共有4萬2755人,其次是華人,有2萬1225人,其他種族有8540人,以及印度人,共7039人。
高科技詐騙手法,銀行也不安全
過去電話詐騙只是通過電話詐騙,從早期以家人或小孩被毒打或求救聲音為背景來勒索欺騙,之後是模仿警察、稅收局官員、法庭官員身分詐騙。來到網絡興起的時代,因為疫情進一步推高網上交易、電子錢包的使用率,網上詐騙案也隨之上升,而且手法越來越高明,走的是“高科技”路線,一個短訊、隨手按下一個鏈接,就會被網絡釣魚轉走全部身家,就如俗話說的:“死了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再不然就是信用卡被盜刷,莫名其妙接到銀行短訊,被告知刷了一筆不是自己消費的數額。幸運的可能是幾十或幾百塊,嚴重的是幾百、幾千美金,令持卡者心驚膽跳,只要短訊鈴聲響起就馬上查看,免得要揹負一筆糊塗賬。
更高明的是,詐騙分子連銀行裡的定期存款都可以施展乾坤大挪移,即便沒有電子錢包或銀行電子戶頭的老人家,幾十年的積蓄也可以一夜間消失,令老人家哀嘆“臨老唔過得世”。
對於這些網絡詐騙案,專家、銀行都說是因為公眾貪方便使用公共網絡進行線上交易或下載來歷不明的鏈接,讓騙子盜取身分資料從中作梗,銀行方面也只是“循例”叫公眾小心、列出一些網上隨手拈來的防範被盜方法,卻沒有對失去血汗錢的客戶作出明確的交待。
所以很多老人家都哀嘆:“連銀行都不安全了,我們還可以信誰?”
系列專題: 【跨年專題:我們還能相信什麼?/司法篇】當判決出現爭議時,我們還能相信公義嗎? 【跨年專題:我們還能相信什麼?/政治篇】當選票無法替我們說話,我們還相信政治能重整國家秩序嗎? 【跨年專題:我們還能相信什麼?/教育篇】當大企業招聘看重能力時,我們還能相信大學學歷嗎? 【跨年專題:我們還能相信什麼?/網紅篇】當網紅行銷踩地雷時,我們還能相信名人代言嗎? 【跨年專題:我們還能相信什麼?/災難篇】當救災無力、災民自救時,我們還相信政府能消災解難嗎? 【跨年專題:我們還能相信什麼?/虛擬世界篇】當元宇宙夢想欲振乏力,我們還能相信NFT和元宇宙有未來嗎? 【跨年專題:我們還能相信什麼?/藝文篇】當評審機制引起質疑,文學獎還能相信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