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很多組織都在提倡社區參與和社區營造,學生在這些活動往往只是參與者,少有學生特別是中學生自發去帶動社區活動。但近年越來越多學校把社區參與視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所以鼓勵學生走出教室,用實際行動關心所在的社區。
報道:本刊 梁慧穎
ADVERTISEMENT
攝影:本報 林毅鉦
2022年,隨著冠病疫情趨緩和防疫措施放寬,很多沉寂一時的學校活動又熱鬧起來,學生也終於可以走出教室。馬六甲培風中學去年就辦了一項社區導覽計劃,叫作“Jom Tengkera一起懂街納——東街納社區導覽計劃”。
準確來說,這是培風中學2022年高二德班的學生,在公民與社會教育科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完成的計劃。整項計劃難度頗高,對中學生而言更是不容易,因為從前期的田野調查、整理口述歷史和宣傳活動,到活動當天的導覽、表演和展覽,學生都全程投入,前後總共花了4個月,中間還碰上校慶和考試。
這項計劃關注的東街納社區(Tengkera),是跟培風校園緊密連結的UNESCO世遺緩衝區,在這裡可以看見跨族群和跨文化的生活樣貌,只可惜這裡也跟大多數的老社區一樣,面對年輕人外流及人口老化的情況。“一起懂街納”這個名稱以近音字“懂”取代東街納的“東”,就是寓意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這個社區。
培養學生對在地的認同感
這項計劃的目的是“社區參與”,“社區參與”是培風公民課的評量重點之一,旨在引導學生走進社區,培養學生對在地的認同感。他們最初想法是做社區導覽,但公民課老師翁汶峰說,由於不是所有學生都對導覽有興趣,因此為了讓班上所有學生都找到各自能夠發揮的角色,這項計劃把五感體驗融入活動設計,例如自編結合馬來傳統樂器Kompang的開幕鼓樂,以及由當地峇峇孃惹居民指導Joget社交舞。
去年,培風中學憑這項計劃參加董總主辦的“為土地發聲——2022年大專青年社區參與企劃”,打敗其他青年參賽者榮獲特優獎。事實上,這是培風的公民與社會教育科第一次結合課程主辦社區導覽活動,科主任辜秋瑩坦言,這對老師來說也算是一種實驗,他們並不知道活動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會是怎樣。後來從當地居民的反饋得知,居民起初也是對這項計劃將信將疑,他們擔心學生只是玩玩,直到觀望了一陣子,確定學生是認真的,他們才越來越樂意跟學生分享社區的故事。
帶領學生進入社區前,老師必須先做好功課
從學生角度而言,這項計劃確實有讓他們更瞭解這個社區,因為像活動總籌黃巧妤同學,即便她本身就住在東街納社區,但直到參與這項社區導覽計劃,她才瞭解一些過去她不知道的歷史故事,還有一些她從前不知道的地方美食。
作為學生,她認為這項計劃的最大挑戰是時間管理,因為在短短4個月的籌備期,學生既要到社區做田野調查,又要應付校慶和考試,常常覺得分身乏術。另外,活動副總籌雷泓彬同學說,籌募經費也是一大挑戰,他們單單打電話尋求贊助就花了不少時間,同時他們也通過眾籌募款,而眾籌又是另一個挑戰。
至於老師,他們其實更加忙碌,因為他們首先必須熟悉社區,還有跟社區裡的人建立關係,他們才敢帶學生過去,不可能讓學生去冒險。欣慰的是,辜秋瑩說,這項計劃確實有讓學生跟社區產生連結,因為活動結束之後,學生變得會主動參加很多導覽活動,“你會開始看到他們真的喜歡這個地方、想要了解這個地方,這些對我們來講是比較重要的教育成果。”
學校的社區計劃須從學生的需求出發
近年,很多組織都在談社區參與和社區營造,但培風這個小組比較不一樣,畢竟他們還是高中生,所以著眼的重點比較不同。
辜秋瑩曾經在一些活動,聽到一些人感嘆他們的社區沒有學校願意積極配合社區營造,認為學校有責任帶領學生走入社區。但辜秋瑩覺得,老師有老師的難處,老師在設計活動時必須考量很多因素,例如活動會不會碰到學校考試?會不會影響學生的其他學習?“這是我們跟做社造的人士很不一樣的角度,因為我們對象是學生,我們一定首先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不像社造工作者是從社區的需求出發。我覺得我們對於這個部分需要彼此協調和同理,才有辦法結合社區的力量,讓這些事情永續。”
也許外人會期待中學生為社區做更多的事,但她說作為老師,其實更重視學生是否有所成長。例如,經歷“一起懂街納”之後,學生在行為上有一個明顯改變,現在他們每次過馬路的時候,都會向讓路的車子鞠躬,這是因為受活動的交通組組長影響,這位組長每次指揮交通時都會這麼做,班上同學以前還嘲笑他,但現在大家反而向他學習,“這就是我們作為老師,我們高興看到的結果。”
接下來,他們還有一個目標,就是把“一起懂街納”融入公民與社會教育科的課程裡,那麼以後就算換了其他老師和學生,這項計劃依然會延續,只是可能主題會不同。
培風公民課借鑑新加坡課綱
“一起懂街納”可以說是培風中學公民與社會教育科的成果發表展。其實在培風,公民與社會教育科2020年才創設,短短几年便有這樣的成果實屬不易,何況才創科不久就一而再地受到疫情耽誤。
創科之前,校方用了一兩年時間籌備課程,包括到一些開設公民課的學校,例如巴生興華中學考察。辜秋瑩說,後來培風主要借鑑新加坡的公民教育課綱,因為新加坡的課綱比較接近本土也比較容易執行,同時因為華文獨中的關係,培風也把中華哲學融入公民教育,課綱主要分為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和國家幾個層次。
培風公民課基本上是以時事議題為導向,老師會根據時事去設計課程,所以沒有固定課本和教材。無論如何,有些技能肯定會教,比如高一學生第一個要學的技能是判別事實與觀點,但要怎樣教還是由老師自己設計。
社區參與是培風公民課很重視的一部分,佔每個學期評量比重大概15至20%。辜秋瑩舉例,高一學生的第一個社區參與任務通常是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裡完成的,比如設計一個家庭活動。接著,他們會參加馬六甲三寶山的導覽活動,等升上高二之後就要籌辦公民議題展及像“一起懂街納”這樣的社區活動。歷年他們主辦的公民展,有談性侵課題的《平凡的衣天》,還有談原住民教育權益的《我們與學校之間的距離》。
公民教育引領學生客觀認識世界
校長黃雪萊打趣,創設公民課就好像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因為公民課有很多活動,辦活動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許多問題浮現,比如學生常被詬病不懂溝通禮儀,這些事老師平時未必有機會在課堂上向學生說明,但只要辦起活動,大家就不得不去正視這個問題。
黃雪萊本身也有教公民課,她說學生雖然為了這門課很忙碌,可是這門課帶來的正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比如他們以前長期在網上接受同溫層的資訊,看待事情也許會很主觀甚至很偏激,但經過公民課的訓練之後,他們養成客觀判斷的能力,且因為要辦活動,他們不再一天到晚對著電腦,這些改變家長其實都看在心裡。
對學生來說,公民課確實稱得上最忙碌的科目,但也是特別好玩的一個科目。黃巧妤表示:“尤其在經歷過MCO之後,我們通過策展有機會拉近跟同學的關係,更瞭解每個人的性格,”而且通過公民課,他們得以瞭解時事還有公民議題,打開認識世界的另一扇窗。
比起其他科目,公民課多了很多需要走出教室去實踐的課程內容。黃雪萊說,學生現在只是做他們這個年紀有能力做的事,但只要種子在心裡埋了下去,“等他們長大後有更大的能力,他們便可以發揮更多影響力。”
更多文章: 德國漢學研究者來馬收集資料,讚歎新村迷人魅力 自由創作人林嘉嬿苦拼7年,創藝之花盛開 專業吉他手黃子達把音符刻在骨子裡 少年足球踢向世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