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管理与人生

|
发布: 8:10am 04/01/2023

陈芳龙

管理与人生

疫情

旅游业

中国游客

动态清零

陈芳龙

管理与人生

疫情

旅游业

中国游客

动态清零

陈芳龙.中国朋友,大马张开双臂欢迎您!

陈芳龙

中国“政策”无所谓成败,那是他们的选择。如今勇于开放,也就表明他们自认为“危机已过”。

整整3年了。2019年末,全球发现第1起来自中国武汉华南市场的冠状病毒。对于突如其来的“瘟疫”,各国政府的抗疫手段大致相同,不外乎采取封城锁国隔离政策、学校停课企业停工、群众做好自我防护措施等,这是抗疫初期的三步曲。理所当然,必须牺牲民众的生活自由和国家经济衰退。

ADVERTISEMENT

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实战经验,只能摸索前进。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算是抗疫哥俩好,前者天天开记者会对病毒极尽揶揄之能事(其实病毒听不懂人话,也分不清黒白黄红各色人种);后者则带领巴西民众反隔离政策,结果被《柳叶刀医学杂志》(The Lancet)严厉批评。

不太想回顾疫苗面世前的日子是怎么熬下去的,因为染疫死亡率曾高达4%;市面上口罩短缺、医院爆满、检测试剂也不是唾手可得,一直到2020年12月初第1剂疫苗面世,抗疫曙光方才乍现。

有了疫苗,全球疯抢。当时国内政局动荡,慕尤丁政府在执政期间做对了两件事。其一,指示时任部长凯里大量购买疫苗,积极宣传全民接种;其二,2021年1月12日在元首苏丹阿都拉陛下支持下,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专心抗疫直到8月1日。他下野后,朝野协商成立国家复苏理事会,推动国家经济复苏计划,抗疫工作逐步进入“地方性流行病”阶段,那时已经是2021年底。

总的来说,对抗冠病,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政策是清楚的,不放松也不过激,一切相信专业(专家意见)凌驾于政治之上。所以抗疫成绩不输西方世界,当然更远在中国之上。

中国在过去整整三年,不只是关闭边境,不让人民出国旅行;境内一有风吹草动,立即进行全城或小区封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更站上第一线,坚持“动态清零政策”,既然国家领导人说话了,“动态清零”成了不许忤逆的命令。“政治凌驾专业”的做法,让西方防疫专家忧心忡忡。

当全球绝大部分国家早在去年初就已经将疫情过渡至“地方性流行病”,3月的上海,这个2000万人口的大都市竟然还在大封城,一封近两个月;之后封锁的城市一个接着一个。“中国式的封锁”是十分彻底的,民众被封锁在小区内,连日常生活采买都成大问题;封城期间,民众3天一次排长队核酸检测,但却不见强制施打疫苗加强针(以加强人民的免疫力),我曾想这种抗疫方式如何让病毒清零?

失去自由当然会累积民怨。2022年11月26日,南京传媒学院学生发起“白纸行动”(人人手持白纸不说话)以悼念乌鲁木齐一封锁小区火灾罹难的民众,简而言之这是一场“反对动态清零政策运动”,是向中共当局僵化的封控手段表达强烈抗议。抗议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蔓延中国20余省、200多所大学学院,情况发展几近失控。

此时,中共官方顺势而为,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健委召开会议时说,据专家意见,承认奥米克戎病毒株的致病力改变,中国的防疫到了“新形势新任务”阶段,是时候改变了!

2022年12月7日,中共国务院发布“新十条”,确定“放弃清零政策走向与病毒共存”,只可惜这两者政策的转变速度太快,包括引进西方疫苗缺乏时效、抗原试剂短缺、医疗量能与丧葬业务等,因缺乏事前规划准备,所以接续不上,抗疫3年越抗越回头。其实早在推动“动态清零政策”时就应该做好解封的替代方案,才不致于全球跟着中国一起乱。

中国将于1月8日起重新敞开国门,取消对入境旅客的严格隔离要求,同时逐步开放出境旅游。没办法,中国是商业和旅游的出口大国,即使心中忐忑,也必须抱着乐观开放的心态,不要有过当言论而产生“不欢迎中国人的误会”。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在社群媒体网站上就写说:“中国朋友,法国张开双臂欢迎你们!”

中国“动态清零政策”无所谓成败,那是他们的选择。如今勇于开放,也就表明他们自认为“危机已过”。至于对来访的中国旅客,只要证明未携带病毒,就不必采取任何隔离措施。对游客的防疫监督,一律比照对待国人的方式办理。

我们也来一句:“中国朋友,大马张开双臂欢迎您!”没有为什么,因为2019年我国接待了300万名,这批人潮是带动大马旅游相关产业尽快复苏的关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