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中國旅客入境的想法既不科學,也不理智。在經濟(旅遊業)和疫情爆發之間的衡量當然也重要,但只要做好如歐美等國收緊SOP的做法,就已足夠。
ADVERTISEMENT
中國即將重新開放國門的同時,疫情也在該國爆炸式擴散,全球部分國家因此開始收緊對中國旅客的入境防疫SOP,以免造成疫情反彈。
這引起一些國人的擔憂。馬來西亞旅遊協會(MATA)主席和伊斯蘭黨宣傳主任,都不約而同敦促政府暫緩允許中國旅客入境大馬。
隨著大馬開始發現中國的病毒變異株BF.7,“禁止中國遊客”的呼聲似乎變得有道理了。
對於“中國遊客不來,本地旅遊業還能否撐得住”這問題,我們交給旅遊業者去評論。但BF.7毒株有這麼可怕嗎?
目前全球還沒有一個國家禁止中國遊客入境,但歐美澳英日韓加等12個國家已開始實施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嚴格SOP,比如要求旅客出示陰性檢測證明,或入境前需進行冠狀病毒核酸篩查。
雖然目前大馬主要毒株還是以Omicron XBB為主(55.4%),但衛生部1月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已完成基因組測序的病例裡,4148例為BA.5.2變異株,有三宗是BF.7,這兩個都是目前流行於中國的主要變異株。但為什麼BF.7成了過街老鼠,主要因為它是去年12月開始大鬧中國,造成現在疫情飆升的罪魁禍首。BF.7屬於Omicron變異株,自2022年9月開始在廣東省韶關市和山東省煙臺市出現,是目前所知傳染力最強的毒株。
在病毒學,生物學家使用“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O值,來描述病毒的感染力,亦即一個已感染病毒的病患,會把病毒傳染給多少個人。比如,疫情剛開始的2020年初期,原始毒株RO是2.8,也就是一名患者平均感染2至3個人;Delta變種肆虐時期,它的RO是5.1(引2021年10月《Journal of Travel Medicine》論文);Omicron稱霸後,該變種感染力是Delta的2.5倍,RO平均值狂飆至約9.5(引2022年4月《Journal of Travel Medicine》論文);2021年底,Omicron在美國的RO值飆至10-11。
但同樣的變異株,在不同區域、不同群體卻會有不同的RO值。目前BF.7變異株在中國的RO值是16,即便是放寬防疫措施之前,也已無法控制疫情蔓延。但同樣的BF.7,在歐美、印度、菲律賓等國卻沒有造成疫情失控,殺傷力也不強;比如英國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去年11月25日公佈的報告裡,提到BF.7病例明顯下降。
這主要可能是因為在中國,民眾普遍缺乏基礎免疫的緣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可能有二:清零政策使廣大民眾極少接觸各類變異株,以及該國使用的疫苗類型。
由於BF.7源自Omicron BA.4和BA.5,主要基因變異(R346T)發生在病毒的刺突蛋白,使病毒能避開患者因之前染疫,或因接種疫苗而誘發的中和抗體,造成二度或甚至三度感染(引Ohio State University於2022年11月發表在期刊的研究)。這種免疫逃逸,正是為什麼許多人接種後還會染疫的原因。
BF.7會不會隨著中國旅客大批入境我國,取代XBB成為主要毒株?這目前雖然還是不確定,但也不是那麼可怕。原因如下:
(1)大馬和以上這些歐美國家一樣,都曾經歷至少一波疫情大爆發;大馬人民的免疫系統,對Omicron這些高傳播率的亞變異株,都有“熟口熟面”的感覺;既然都曾經會過BF.7眾多“親戚”變異株,體內免疫就較快做出反應,尤其在預防重症這方面。
(2)我國人民接種的,主要是有效性相對高的輝瑞疫苗;根據COVIDNOW網站數據,我國輝瑞和科興疫苗劑量百分比分別為61.2%和29.8%,AZ則是7.9%。去年12月劍橋大學聯合團隊發佈的研究數據顯示,三劑輝瑞疫苗對Omicron的預防有症狀感染的疫苗有效率為65%,兩劑AZ加輝瑞則是約60%。
生物學角度來看,病毒目前是往“傳播率高、重症率低”的方向演化。同時,不管什麼毒株,使用mRNA或AZ疫苗作加強針,都可以提高預防重症的保護力,同時也能提供較強的T細胞免疫反應,而這也正正是我們接種疫苗的目的。
因此,禁止中國旅客入境的想法既不科學,也不理智。
在經濟(旅遊業)和疫情爆發之間的衡量當然也重要,但只要做好如歐美等國收緊SOP的做法,就已足夠。
接下來的,就是國人接種加強劑的意願、能否繼續做好戴口罩、照顧好自身健康的防疫功夫(尤其是高危險群體),以及醫療系統吸取過去兩年的經驗,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
不管願意與否,與病毒共存,還是全球人類最終必須學習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