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5:00pm 06/01/2023

黄婉玮

南中国海

黄婉玮

南中国海

黃婉瑋|2023年,南中國海的安全考驗

在新的一年趁空思考南中國海,不是杞人憂天,如果美中競爭的下一步是軍事競賽,那意味南中國海不得安寧。大國應以2023年作為一個“間隔年”,讓各方都有下臺階的機會,緩解因競爭掀起的地區緊張,讓經濟在安全及穩定的環境復甦起來。

2023年到來,又是新的展望在眼前。美國經濟專家預測,繼去年的全球抗通膨,到了今年應是展示成果的時刻,挺得住通脹壓力的國家及地區,今年的經濟增速都有機會回升,而放眼望去,最受看好的還是亞洲地區,除了中國經濟動力是直接因素以外,亞洲的通脹上行幅度與經濟增長下行幅度基本不是最嚴重的,故復甦經濟的展望也最樂觀。

ADVERTISEMENT

不過,經濟樂觀始終需面對國際政治的考驗。美國與中國將各自的經濟展望放在該地區,卻又不能接納對方經濟競爭,從貿易延伸到高科技供應鏈的“無硝煙戰爭”將繼續拉扯亞洲國家的政治立場。

除了政治的考驗,亞洲的安全也堪憂。臺海緊張沒有趨緩,朝鮮今年可能恢復核武器試驗,都將增加東北亞的不穩定性,只要大國一個戰略的調動,隨時都可能成為亞洲的“火藥庫”。 

東南亞國家也不例外,南中國海是美中競爭軍事的重要場域。目前領導東南亞國家的都還是政壇資深而穩重的政治家,與中國交涉的重點都在於經濟合作為重,並且願意建立溝通的渠道處理爭端,而即使任何國家與中國鬧僵,至少有東盟作為溝通平臺,舒緩局勢。

美國炒作南中國海議題終將刺激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而若中方不允許南中國海國家以外的軍艦穿越這片海域,也不一定符合東盟利益。即使“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論調並非東盟的外交核心,美國與東南亞國家長期的軍事合作確實是東南亞需要的安全保障。東盟需要平衡兩股力量製造出來的對峙。作為亞洲第三大、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東盟應該有自己的立場和話語權。

話語權不是天然形成的。東盟有不錯的經濟潛力,政治和軍事方面還缺乏話語力量而常被認為缺乏存在感。東盟的話語份量不足,而且它是一個以國家主權在上位的共同體,在沒有完全的意見統一以前,東盟領導不能代表集體發言和做出決定。當商議與中國的南中國海主權爭議時,涉及與不涉及的國家會有不同的意見,折衷之後的話語力量一定是非強硬的,故“東盟方式”長期給予外界一種不慍不火的印象。

中國與東盟10國在20年前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具體的行為準則遲遲未見落實,而中國實際已在逐步的擴張軍備,包括建造人工島及行使海上巡邏,驅趕黃巖島及納土納群島的海域附近的原居民漁船。東南亞個別國家的力量不足進行博弈,一方面為了獲得中國投資,大多傾向低調,只是這可能會發生“溫水煮青蛙”的悲劇。正如當印尼社會的非政府組織對中國驅趕漁船的行動強烈表達不滿之時,研究者已確認印尼政府不會為了爭議而犧牲兩國友好關係,因為當地需要中國投資來振興經濟。2021年,印尼是東盟接受中國投資總量第二多的國家,馬來西亞排第三。馬來西亞政府向來低調處理中國之間的南中國海爭議,所以2021年遭遇16架中國軍機進行“例行訓練”和船隻闖入海洋經濟區時,極短時間內就不再受輿論關注,也無阻馬中緊密關係。

在新的一年趁空思考南中國海,不是杞人憂天,如果美中競爭的下一步是軍事競賽,那意味南中國海不得安寧。大國應以2023年作為一個“間隔年”,讓各方都有下臺階的機會,緩解因競爭掀起的地區緊張,讓經濟在安全及穩定的環境復甦起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