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7:35am 07/01/2023

新教育

研究

陈碧玉

毒理学家

教育专题

新教育

研究

陈碧玉

毒理学家

教育专题

毒理學家陳碧玉,在生活中修煉“毒功”

毒理學顧名思義是毒性,但未必只有毒蛇、毒氣、毒蜘蛛這種東西才有毒性,即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水也有可能引發水中毒,所以毒理學範圍非常遼闊,我們日常生活的藥物、食品到空氣中看不見的汙染物,其實都是毒理學的研究議題。

2
陳碧玉早年在美國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生理學和毒物學,目前是馬來西亞國際醫藥大學的教授。

報道:本刊 梁慧穎
攝影:本報 何正聖

ADVERTISEMENT

一氧化碳無色無味,若過量吸入會中毒,形同沉默的殺手。但許多人不知道,如果控制得當,一氧化碳其實可用於治療,未必只會對人造成傷害。究竟一氧化碳是蜜糖還是砒霜,這就有賴毒理學家為我們提供答案。

馬來西亞國際醫藥大學(IMU)的陳碧玉教授是本地少數的毒理學家,一氧化碳正是她的專長領域,她的研究不只分析一氧化碳的毒性作用,相反的,透過了解一氧化碳的作用機理,她的研究還包括髮掘一氧化碳在生物醫學上的潛力,比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小劑量的一氧化碳其實具有抗炎和抗細菌感染的作用,科學界正在研究利用一氧化碳對抗肺病和癌症。

研究一氧化碳不只是科研上的挑戰,她還得力抗社會大眾對一氧化碳的負面印象。早年她就受到不少質疑,質疑她為什麼執意研究一氧化碳,因為一氧化碳被普遍認為不是什麼好東西,在外國就常發生民眾冬天洗澡時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以及吸入汽車廢氣自殺,最終因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致死的事件。

雖然高濃度的一氧化碳確實很危險,可是換個科學角度來看,她說,我們的代謝過程其實會產生一些一氧化碳,比如當我們受到外力撞擊形成瘀傷時,催化血紅素降解的血紅素加氧酶,會產生一氧化碳、鐵和膽綠素(題外話:這是為什麼瘀傷初期會變綠色)。她說,既然我們身體在復原過程中會產生一氧化碳,我們何不抓住這一點,探究一氧化碳的用途?而這就是她多年來的研究重點,希望發掘和善用一氧化碳的潛力。

迴流大馬前在哈佛執教

這位畢業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曾在另一所同樣頂尖的哈佛醫學院任教。陳碧玉在國外生活超過30年,約莫十多年前回到馬來西亞,目前是馬來西亞國際醫藥大學的健康科學院研究及對外事務副院長。

她的專業毒理學,簡單說就是研究外源因素(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對生物體的有害作用。所謂毒物,未必是毒蛇、毒蜘蛛這種東西才叫毒物,事實上任何東西都可能產生毒性,比如她舉例,我們每天攝取適量的鹽沒有問題,可是吃鹽過量則可能引發疾病甚至導致死亡。還有水也一樣,雖然我們需要水來生存,但如果短時間內攝取過量水分也可能引發水中毒。

當年她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讀研究所時,最初研究生理學,後來專攻毒理學。生理學這個背景有助於她瞭解人體如何跟毒性周旋,除了研究一氧化碳,她也研究過懸浮顆粒如何損害我們的健康。

3
毒理學跟藥理學及化學密切相關,陳碧玉研究外源因素,例如化學、物理和生物因素對生物體的有害作用。

求學之路蜿蜒曲折

關於陳碧玉如何成為毒理學家,這個故事說來話長,她的求學經歷相當曲折卻也相當勵志,她經過不斷的探索才找到真正的理想和熱忱。

故事且從她出國留學說起,她13歲就到新加坡唸書,後來轉往美國馬薩諸塞州繼續高中學業。這段時期,她深刻感受到亞洲教育跟西方教育的差別,亞洲那種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法在美國不管用,“在美國即使只是高中,所有測驗都是為了測試你對知識的理解,我當時可是花了一些時間去適應這種教育方式。”

開始上大學的時候,不巧遇上經濟不景氣,她的學費變得沒有著落,開始在大學的實驗室打工。原本她還掙扎要不要主修音樂,但在實驗室眼看教授研究青蛙的偽裝術很有趣,她因此認定自己對生物學很感興趣。

從波士頓大學、霍普金斯大學再到哈佛大學……

大學畢業後,她得到波士頓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從事微血管研究。然而在波士頓大學不到9個月,她覺得那不是她想做的事,加上在那裡受到歧視令她很不開心,所以又開始思索自己究竟想做什麼,“結果我發現我對霍普金斯大學的環境健康科學感興趣。”

可是問題來了,她的大學GPA其實沒有很高分,要進入霍普金斯大學談何容易?但她還是鼓起勇氣,給霍普金斯大學的環境健康科學系主任打電話,系主任聽了後不禁笑了,說她既然有勇氣在報名截止後才來申請,那就給她機會面試。

面試前一天,“我搭了8小時的夜間火車,抵達霍普金斯大學是早上8點,換了衣服後,我輪流去見8位教職人員,每見一人就聊研究聊了一個小時。那天面試結束時已是傍晚六七點,然後我又風塵僕僕坐火車回去波士頓。”

一星期後,她收到錄取通知,而且大學答應提供獎學金讓她修讀生理學博士學位,她當然很興奮,畢竟那是霍普金斯大學,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可是又一次的,就像她在波士頓大學那樣,她並沒有很喜歡那時候的學術生活,因為她不滿足於只是研究人體。在跟導師商量後,她沒有如原定計劃那樣修完博士學位,而是以碩士學位畢業。

經過一年工作和沉澱之後,她終於確定自己的真愛是毒理學,於是她再次申請霍普金斯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也再次錄取她。只不過這一次因為經費有限,她把兩年必須上的課在一年內完成,可想而知那年她有多忙碌,她還特意把電視機收在儲物間,所以那一年她沒看電視,完全專注於研究。

電腦壞驚魂,重寫論文獲獎

讀博士時,她的另一名導師來自耶魯大學,所以每個週末,她會從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霍普金斯大學,開車到康涅狄格州紐黑文的耶魯大學,這樣每次來回車程就要10個小時。後來發生一件事還差點令她畢不了業,就在她準備提交論文的不久前,她的電腦突然毀了,整篇論文就這樣不見,重點是沒有備份。幸好大學通融她兩個星期,她就在兩星期內重新再寫論文。

“你猜怎麼著,重寫的論文跟之前版本彷彿完全不同,但這一次是我發自內心寫的,是我真正想要的,不是導師要我做的。導師讀了後說這是她讀過最好的論文之一,我還得到當年的最佳論文獎。”

1
馬來西亞國際醫藥大學2022年底迎來澳洲迪肯大學本科生,陳碧玉(右一)與同事王秋燕講師(左一)一起帶領學生做研究。(照片由IMU提供)

把握機會,選擇權在自己手中

博士畢業後,陳碧玉教授曾經在美國能源部工作兩年,之後到了哈佛醫學院任教。事實上,她曾經申請入讀哈佛大學但沒被錄取,沒想到輾轉還是來到哈佛醫學院,只不過換了個身分。

她的求學途徑雖然蜿蜒曲折,但也因為這樣而擴大她的跨學科能力與視野。她想告訴年輕學生,“即使你覺得好像沒有選擇了,但其實還是有選擇,關鍵在於你有沒有把握住。如果不願意冒險和不懂得把握機會,我現在就不會坐在這裡接受訪問,而是可能正在馬來西亞某個地方當著家庭主婦,就像小時候人家常說你要結婚、你要找個好丈夫。這種說法我很討厭,因為在你還沒有施展能力之前,別人就給你設了框框。這是我想告訴我學生的:別讓別人來告訴你好或不好。”

隨著年紀增長,她的人生排序出現變化,為了家人她回到馬來西亞。綜合她在馬美兩地的教學經驗,她認為做研究固然很重要,可是指導別人研究其實更重要也更艱難。現代學術人員不能只困在象牙塔裡面,必須考慮研究成果能不能在現實生活實現,以及需要想辦法把自己的研究推銷出去。

年輕人有犯錯本錢 別固步自封

這些年在本地大學執教,她認為很多馬來西亞學生都很聰明,加上現在網絡科技發達,他們能夠更輕易從網上學習更多東西,但他們必須明白生活不是隻有學習,應該多瞭解和融入他們所處的社會及文化。

身為過來人,她認為年輕人有犯錯和重來的本錢,就像當年她雖然得到獎學金,可是當她發現那不是她的理想就坦然承認自己犯錯,然後繼續摸索下一步。她勸年輕人不要自我設限,如果有家人和朋友支持當然更好,他們會在你墜落時像安全網那樣把你接住。

“但別老是下墜,”她笑說,“也許一兩次就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