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份周四发表在美国《科学》期刊的最新研究,由于气候变迁,地球上一半的冰川,尤其是较小的冰川,注定会在本世纪末之前消失;但若能限制全球暖化,就可以拯救其余冰川。
ADVERTISEMENT
该研究对世界21.5万条冰川的前景提供迄今最全面观察。研究的作者强调,有必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限制冰川融化造成的后果,例如海平面上升和水资源枯竭等。
研究发现,每增加摄氏1度,都会让冰川融化更多,并且造成更多损失。但这也意味,若减少暖化程度,就可以让冰河损失缩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存有一丝希望。
研究人员估计,即使将全球升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准高出摄氏1.5度,亦即巴黎气候协定最具企图心的目标,到了2100年,全球冰川仍有49%会消失,占世界冰川质量的26%,因为最小的冰川会最先受到影响。下图为美国太空总署分别于1986年(左)和2019年(右)拍摄的画面,显示冰岛Ok火山的冰川正明显缩小。(美联社照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北京21日综合电)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第3次冰川编目数据集披露,2020年前后中国冰川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比过去约60年期退减26%,约7000条小冰川完全消失!
《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是中国最早从事冰川研究科研单位,在“第3届全国冰冻图科学大会”发布中国第3次冰川编目数据集,先前分别在2002年、2014年发布第1次,第2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集。
第3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集内容显示,2020年前后中国冰川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冰川总条数约6.9万条。
相比第1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集、1960年代至2020年期间,目前中国冰川面积减少约26%,约7000条小冰川完全消失。相比第2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集、2008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冰川面积减少约6%,显示中国冰川进入快速退缩阶段。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张强弓在《红星新闻》上指出,“冰川融化”普遍被视作气候危机指标性事件。
他说,冰川在温度上升后消融的量与降雪后补给的量是一个动态平衡,一旦动态平衡遭到打破,就会出现现在看到的情况。大多数人很难直接感受冰川融化带来的影响,南北极冰川融化已释出讯号。冰川融化恐将释放被封存的远古时期微生物(例如病毒),不过这些被释放的病毒活性很低,致病率也低。
《红星报道》指出,为了提高人类对于冰川融化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意识,联合国大会2022年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从今年起每年3月21日都是世界冰川日。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