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茲說,這樣的記者會以後每個月會舉行一次,向大眾彙報政府對抗通貨膨脹的進度。讀者看完本文後,對理解部長新聞發佈會的內容又是否有所啟發?下一次的彙報會又能不能用不同的角度聽部長的說話?
ADVERTISEMENT
看過一句批評經濟學的話,說今時今日的經濟學課本,讓人讀一遍就知道如何改進社會。我非常認同。
是的,讀者只要到書店隨意翻一翻這些課本,大概會看到每一頁都有圖表,每幾頁就有方程式,久不久會出現“應用”環節,也是用圖表和方程式,來為現實社會的問題提供完美的答案。
一般讀者看不懂圖表,看不懂數學方程式,但看到課本說經濟學可以解決這樣那樣的難題,自然覺得這麼高深的學問,讀過的人一定是高人;我什麼都不懂沒關係,我聽高人的話,他說什麼我都聽,你也應該聽(必須聽!)。那就對了。何況“高人”是由我那神聖一票選上的!
這又和一般人對經濟學的認知不大相同。一般人以為經濟學就是一門教人怎樣賺“更多”錢的學問。
沒錯,他們認為,經濟學不是教“賺錢”,是教“賺更多錢”。賺錢嘛,誰不會,努力工作就是了;想賺更多錢嘛,就要學學經濟學的技巧了。不管是網上的股市貼士、在名貴酒店的投資講座,還是傳銷(或政治演講?),內容都充斥著高深的“經濟學”知識。這些都是騙人的。
真正的經濟學,卻是每個自以為平凡無知的普通人都懂得的學問。經濟學的第一個基礎假設——人是自私的——是人都趨利避害,沒有誰不奉行,差別是每個人自私行為的程度和結果。要更好的趨利避害,不需要學經濟,而是要在現實世界多走走,學實用的生存技巧。
那為什麼要學經濟學呢?第一,經濟學是一套邏輯井然的理論架構,在建立好基礎假設之後,可以推出更深入的理解社會現象的理論,幫助我們理解真實世界。
第二,經濟學是一門處理人與人之間相處(及解決隨之而來的矛盾)的學問。也就是說,既然我是自私的,你也是自私的,我們要怎樣在這個社會共存共榮(還是玉石俱焚)呢?我們都讀過歷史,知道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是進步了多少,而“自私”的天性沒有變過,就知道雖然人是自私的,但這不阻人與人之間互相合作,互惠互利,共存共榮。
好的經濟學,不需要圖表,不需要方程式,也不需要術語,但必須達致上述兩點。重點在理解和解釋社會現象。如果有人搬經濟學出來,說你只要懂得這樣那樣的理論,生活就能改善,社會就能改進,這樣的話就算不是騙人,實際效果和三姑六婆給你人生建議差不了多少。
我不是標題黨。啟發本文的是經濟部長拉菲茲在去年12月23日的記者會的內容。該記者會的要點是需求帶動的通貨膨脹。一言以蔽之,拉菲茲是說奇怪物價怎麼上都好,消費者還是無動於衷,繼續同樣的消費模式。他提出的解釋是消費者對食物的“需求彈性”低,提出的解決方案是(1)人民應該主動“增加”需求彈性,也就是在某物價格上漲之後去消費替代品;(2)部門將提供各地的物價資訊(國家統計局收集的數據),希望社會上的有識之士把這些數據拿去做成好看好用的app,讓人民可以方便地比較價格,就可以免得被地方小商家欺詐。
會上有一位記者問得好,他問:部長,我們看著這些數據,怎麼知道通貨膨脹有多少是由需求帶動的呢?
答案當然是不能!那所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統計局到市場收集回來的價格資訊,每個月每個月收集,我們於是觀察到價格變動。但這樣的價格變動是需求還是供應造成,只有天曉得。於是就有故事可說:經濟學有這個供求理論啊,民以食為天嘛,食品價格的需求彈性就是低的啦;需求彈性如果不高啊,價格怎樣漲,大家還是消費那麼多,這樣物價就不會降低了……
這樣的分析犯了邏輯謬誤:說“下雨,必有云”,並不表示說“有云,必下雨”。我們如果要推出理論,說“因為這樣,所以那樣”,當然不能事後用“因為那樣,所以這樣”來驗證。要向人解釋“物價高是需求彈性低造成”,不能用“需求彈性低,物價一定高”自圓其說。不可能錯的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重要的是,這是對通貨膨脹的誤解!關於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我在過去的專欄已寫過多次,覺得沒什麼需要補充。
這裡只重複一句經濟學名言,是Milton Friedman說的:通貨膨脹永遠是一個貨幣現象(Inflation is always and everywhere a monetary phenomenon)。簡單地說,一國的貨幣量增長比實際經濟增長快,通貨膨脹就會發生。貨幣量由政府控制,而政府可以發行貨幣來應付開銷。微幅的通脹,一般伴隨著良好的經濟增長;惡性通脹,卻一般由腐敗政府不節制的財政政策所帶動。
實事求是,拉菲茲自己也知道他提出的“需求彈性低帶動通脹”是一個科學假說(hypothesis)。從驗證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找到“需求彈性變高,物價下降”的事實來驗證。問題是我們國家面對的是通貨膨脹,不是物價上漲而已。解決通貨膨脹要從問題根源下手——檢討政府的貨幣和財政政策。
我們不需要對部長太苛責,但也不需要事事為自己支持的人護航。科學分析,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錯了就要認。就事論事,說來容易,但如果不具備軟知識,遇到問題,就不知道怎麼思考,最後只能人身攻擊,或者偶像崇拜。好像自己不會“就事論事”無所謂,支持那個在“就事論事”的人,就等於自己也在“就事論事”。
學好經濟學,就像給自己的人生level up,從此你對事情的見解都不再一樣。在越來越複雜的現代社會,這樣的level up是必須的。這是因為政府和商人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集中,這表示資訊也將更集中地從他們那裡散播。如果我們不能客觀地衡量這些資訊,對他們說的話都照單全收,對他們的政策毫不思辨,久而久之,我們將失去生活自主權,墮入海耶克(F. Hayek)說的奴役之路。
拉菲茲說,這樣的記者會以後每個月會舉行一次,向大眾彙報政府對抗通貨膨脹的進度。讀者看完本文後,對理解部長新聞發佈會的內容又是否有所啟發?下一次的彙報會又能不能用不同的角度聽部長的說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