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奧良9日訊)在全球經貿變局下,全球化已死的說法甚囂塵上,但柏克萊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艾肯格林認為,此言誇大了,這都還是理論,尚未成真。
一般認為疫情和俄烏戰爭讓各國暴露在供應鏈斷鏈的風險中,因此出現去全球化的主張。美國政府採取措施促使製造業迴流、並阻止中國取得先進科技,被視為進一步撼動當前穩定全球貿易體系的舉措。艾肯格林卻抱持不同的看法。
ADVERTISEMENT
他在美國經濟學會辦在紐奧良的會議上說:“全球價值鏈是以緩慢且漸進的方式演變,儘管蘋果已把部份iPhone轉由越南、印度生產,主要還是倚賴中國,尚未把製造帶回美國。”
他認為,任何製造業迴流的趨勢,都會伴隨服務業工作的外流。居家工作促使服務業朝全球化轉變。
人民幣結算不到1%
艾肯格林說,俄羅斯和西方國家間的緊張情勢,未導致全球貿易出現重大改變。有些國家試圖擺脫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貿易體系,以避免遭制裁的可能性,而他們“面對全球經濟的輪子,也只是螳臂擋車”。儘管有中國構成的風險,但美元仍會是全球貨幣,畢竟目前由人民幣結算的全球貿易不到1%。
艾肯格林另指出,儘管中美存在緊張情勢,但彼此若非對方的第一大、就是第二大貿易伙伴。他說,目前有些中美貿易脫鉤的跡象令人憂心,美國來自中國的進口額,較特朗普時代前減少18%,但這可能是中國薪資攀升、企業尋求更便宜的勞工所致。
最大風險:中美南海軍事衝突終結全球化
他說,全球貿易體系最大的尾端風險是,美中兩國在南海爆發軍事衝突,“屆時美中貿易會停歇,雙邊資金流動驟降,其他國家將被迫選邊站,全球經濟分成兩大陣營,那將會是我們所知的全球化終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