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攻是門藝術。
ADVERTISEMENT
在排球比賽裡,規則限定一隊只能在自己場內觸球3次,因而發展出排球獨有的三拍節奏:第一拍定調,第二拍佈陣,第三拍發動攻擊。
二傳手是主宰音樂走向的靈魂人物,泰國女排球星波蓬(Pornpun Guedpard,1993-)是當中佼佼者,快攻、變換節奏、單手託傳、偷襲……無所不能。
託球到位,就能創造有效的進攻,這對美式足球的四分衛來說也是同樣道理。
如果排球世界裡傳助是一種義務,那麼到了其他團隊球類運動上,傳助就是一種選擇了。


阿根廷足球巨星梅西(Messi,1987-)讓人防不勝防,正因為他善於並樂於助攻。
“助攻能讓兩個人快樂——NBA球隊丹佛金塊的MVP約基奇(Nikola Jokic,1995-)如此總結。
這個大個子塞爾維亞人是NBA史上選秀順位最低的常規賽MVP。2014年選秀會,金塊在第二輪選人環節,第41總順位選中約基奇。在講求爆發力的NBA來說,約基奇球風顯得太軟,就連約基奇自己也不怎麼關心,選秀會時他還在睡大覺。
事實證明金塊撿到了寶,約基奇就像一個太極宗師遊刃於爭強鬥狠的武林,以柔克剛,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曾經扭傷左腳改用右腳起跳的他甚至創造了獨門的旋身後躍投球,粉絲以他的出生地為這招取名為“Sombor Shuffle”,松博爾曳步舞。

魔術強森最華麗籃球助攻者
所有進攻武器中,約基奇最強大的還是他的傳助能力,他是千手千眼佛,總能找到進攻位置最佳的隊友,空中接力、穿狗洞、口袋傳、空切、背傳、美式足球長傳……約基奇總能化腐朽為神奇。
籃球助攻最華麗者非魔術強森(Magic Johnson,1959-)莫屬,是他讓籃球賽變成秀場,雜耍似的玩弄對手,娛樂觀眾,打造了洛杉磯湖人隊的輝煌王朝。與魔術齊名的史塔克頓(John Stockton,1962-)最務實高效,兩人之後,最鬼才的助攻手“白巧克力”威廉斯(Jason Williams,1975-)徹底的街頭籃球風格一度讓正經八百的世紀末NBA無所適從,他的手肘傳球絕技已成絕響,看他打球彷彿能夠找回童年徜徉球場的快樂。
還有基德(Jason Kidd,1973-)、納什(Steve Nash,1974-),這兩位控衛幾乎改變了NBA的打法,基德是空中接力的操盤手,納什是跑轟戰術之王。繼承基德在洛杉磯快艇打造“空中城市”的保羅(Chris Paul,1985-)常說,他做的是最簡單直接的事——把球交出去。但要交到恰到好處,就是學問了。
漫畫《灌籃高手》湘北打山王最後一球,流川楓衝入敵陣面對包夾如果硬來恐怕結果會不一樣。獨狼流川楓在人縫中把球送到櫻木花道手上,在接球之前,櫻木已經擺好投射的手勢,在搶零秒出手之際,流川楓的傳球如果沒有交到舒服的投射位置,櫻木可能根本來不及出手。隊友永遠要做好接球的準備。2022年1月20日,金塊主場迎戰快艇,加時賽打至127平,比賽最後10秒,約基奇在弧頂45度角持球準備最後一擊,對手決定包夾,塞爾維亞人舉起球,站穩支點團身,突然猛地把球擲向斜對角站在底角準備出手的戈登(Aaron Gordon,1995-)手上,戈登順水推舟出手,壓哨球進,美妙絕殺。



傳球讓球隊更強大
傳球有什麼了不起?傳球可以是加法甚至是乘法,讓球隊更強大。
有人說納什傳球深不可測,是因為他籃球之外,愛踢足球,能用腳思考,跳脫籃球這項手上運動的思路。
回到足球世界,梅西是那種能在叢林中看見捷徑的天才,他的地面妙傳為隊友製造遼闊草原,創造力歎為觀止。儘管梅西讓人賞心悅目,但在這個逐漸忘記長傳之美的年代,貝克漢姆(David Beckham,1975-)與皮爾洛(Andrea Pirlo,1979-)的精準與優雅,應當被放在復興的首列。
人們經常因為貝克漢姆的俊美外表與明星婚姻,而忽略了他的足球實力。除了貝式自由球,他的定位球傳助以及邊線橫傳都是一等一的。仙人一般的皮爾洛據說比賽前喜歡打電動放鬆,賽場上對手完全無法猜透他的表情,但他卻是球隊的靈魂人物,球評把他形容為指揮家,因為無論球會或意大利國家隊,皮爾洛都是攻守轉換的樞紐,球總要經過他的腳才放心。
至於短傳,tiki-taka是究極表現。青春洋溢的阿申納總給人驚喜,2014年5月28日砲兵對壘諾維治,威爾謝爾(Jack Wilshere,1992-)、吉魯(Olivier Giroud,1986-)等人在金絲雀禁區外五六腳one touch傳球,威爾謝爾瞬間來到龍門前輕鬆推射得分,那一刻防守球員都成了木人樁,杵在綠茵地上,眼巴巴看著皮球滾入自己龍門——用現在的話就是“美呆了”。
更多文章: 牛油小生/Messi the GOAT 牛油小生/SLAM DUNK 牛油小生/世界盃狂想曲 牛油小生/科比 牛油小生/NBA與奧運男籃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碧兰东河(Sungai Plentong)流经我家住宅区东侧,出“加嘎”后门,开车3分钟到附近的廉价组屋区,就可以从土地爷与观音像旁的小路走下去。路是那种人踩出来的,最后一段如断崖,必须抚著一棵横卧的枯木才得以安全降陆。平日里有不少人下去捕鱼,有人用钓钩,有人撒网,我问满载而归的钓客,好吃吗?他不置可否,只说可以煮亚桑。
还没下去探秘之前,一个正在洗校车的老人家看我拿著相机,好奇问我是不是去看瀑布?我也好奇反问,哪来的瀑布?他就给我指了那条路。他还说涉水沿著河可以走到柔佛再也花园(Johor Jaya)Jalan Teratai的蚬壳,那家我常去打油的油站。我心里琢磨,按地图这条河认真走下去可以到柔佛海峡的出海口,我想我不会要这么做,匆匆道谢便去探险了。
若是十几二十年前,我一定不敢这么做。新山可是罪恶城市,柔佛再也花园更是治安黑区,老爸可是在家门口被人砍了一刀抢走手机的……也许是因为曾经的黑历史,我们才不敢走出安全区吧?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到新加坡上大学看见年轻男女竟然在深夜里跑步会那么惊讶,原来享受户外的美好并不是天赋人权,而是因地制宜。好在这几年新山治安好转了,或说犯案大都往线上发展了,我才有了走出家门的余裕?当真不敢乱想。
走下去,河道状况不算好,放眼轻易可以看见上游冲下来的拉圾,也可能是钓客留下的痕迹。瀑布原来是住宅区大垄沟终点泻返自然河道的断层处,从组屋区另一个土地爷像的入口走下去,可以近看瀑布冲出的“深潭”。在那里近观其实感觉不怎么样,换个角度,走入河道深处回头望,在绿荫与水色的相框里构图,竟然就有了瀑布的美感,就只是水花偏黄了一些。我是农历小年夜初访,后来连续几天又到河道观察,许是新年附近居民用水量大,瀑布越感混浊,散布的垃圾也多了。若是能稍稍治理河道,此地足以成为人间天堂,修个栈道,我们就不必去九寨沟了,干,发什么白日梦?城市人的思维。见有破衣挂在树上,被我拉来踏青的堂哥估计那是水位高涨时卡在树上的残骸,雨季可不能开玩笑。如果要造公园,还得监控水位呢,拜托洽询专家!我这个空想家。
异味渐浓,还好白鹭不怕脏——小时候对它们的印象总是大便池旁的白鸟,常出没在往百万镇大路旁特别显眼的田字状水塘,当真出淤泥而不染——三五只白鹭在河道中觅食,黑嘴的是小白鹭,黄嘴体型较大的是中白鹭或大白鹭,若根据物种分布图,后者的可能性更高一点。我还不大会分辨,只知道成熟繁殖期的大白鹭眼眶有一抹景泰蓝。白鹭鸶总是干干净净地现身,为这杂乱的热带场景带来稍嫌刺眼的圣洁之光,点染甘榜风情。感觉它们特别警惕,我还没来得及站好脚步欣赏,它们就起飞远避,其中一只还发出沉沉铜鼓的警告声,像一个拘谨的哨兵。
记忆中白鹭鸶老爱飞到黄牛身旁,如今碧兰东高压电线附近马来甘榜还能见到牛与鹭的组合,难怪马来谚语要说:“Setinggi-tinggi terbang bangau,hinggap di belakang kerbau juga”,直译就是:“不管白鹭飞得再高,还是要回到水牛背上”,总之是要回家啦,就像我这样。
忽而想起余秀华有一首诗的结尾,感情正好相反:“那些在草地上蹦来蹦去的麻雀儿/给了我对事物怀疑的快乐/翅膀来自哪里//它们说:飞得高有什么用呢/饿的时候/就会落下来”。
飞下来跟落下来是不一样的,突然间鸟儿好悲伤。但我又想,还有燕子啊,蜂虎啊,佛法僧,它们在空中捕虫子吃,千姿百态真好看,动静都由它们自己作主,并没有落下来的问题啦。余秀华也说爱一个人要送对方一本关于庄稼的书,那我要送我爱的人一本关于鸟儿的书,我们一起参详事物的多方面貌——开始观鸟后,仿佛我整个人都变了,变得“不再耻于言爱了”(谢谢崔舜华的诗句)。
除了白鹭,还有苍鹭和紫鹭作伴,更有白身黑羽分不出是白鹮鹳抑或彩鹳的大鸟飞过。白鹮鹳很稀有,不大可能,加上与外来物种彩鹳杂交生出混血后代,物种存续出现危机。在文学创作里,在后殖民文化理论中,混血往往能够带来救赎,但在物种保育的维度里,混血似乎不被鼓励。生物学与文学,似乎总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我还太嫩,没能参悟出什么答案。只想,如果河道干净些,这里一定会更热闹,脑子里闪现好莱坞式开场画面,穿过树林,一只大鸟飞过,眼前豁然开朗,鸟兽遍野,阳光可爱。
“呆子!”远处传来长尾猕猴打斗的声响。除了这些猕猴常客,还有一群眼镜叶猴出没,它们像是戏曲里白脸的丑角,愁眉不展,所以正式名称才会叫做郁乌叶猴吧?
摄影:牛油小生
* * *
瀑布声外,这里还可以听见缝叶莺与黄腹鹪莺饶舌般的清亮哨音、噪鹃力竭声嘶、鸦鹃低吟、乌鸦嘎嘎,还有八哥与翠鸟的聒噪,以及让你错以为是什么鸟的松鼠叫声,大家都躲起来歌唱,就像冲凉房里的我,明知道别人听得到,却假装自己藏得好好的,补脑一番似乎就成了掩耳盗铃抑或不甘寂寞的再现。
摄影镜头里,比起白鹭鸶的优雅,苍鹭与紫鹭更沧桑些,它们长长的脖子缩起来伫立在一个地点久久不动,像是藏著许多故事的样子。
马奎斯在他的遗作《八月见》中安排女主角安娜·玛格达莲娜每年像候鸟一样到小岛扫墓,湖畔酒店附近一定会有大蓝鹭出没,只可惜小说后半段再没有大蓝鹭的镜头,但其实马奎斯其他小说里总有鸟,《百年孤寂》开篇老邦迪亚建村的时候就制作了捕鸟机关和鸟笼,一下子用关起拟黄鹂、金丝雀、蓝鸲和知更鸟的笼子装饰了村庄,那些吉普赛人便也循著鸟鸣来到马康多。当鸣钟代替报时的鸟儿,乌尔苏拉在家中布置鸟舍救济其他迷途的飞鸟,一如她悉心维护的家庭,总有许多不速之客落脚。许多年后,乌尔苏拉一百二十几岁高龄去世,葬礼当天天气极热,连飞鸟都霰弹般撞墙身亡,迷信的马康多人还以为是“流浪的犹太人”带来的厄运,但其实那是马康多没落的先兆。
哥伦比亚有超过两千种鸟,世界之最,其中80种是其境内独有物种。成长于赏鸟天堂,千姿百态的鸟儿自然要在马奎斯的魔幻写实世界中傲娇。只是在《爱在瘟疫蔓延时》里,我产生了疑惑——当阿里萨第一次进入船长家,并在往后的日子与船长夫人偷情之前,他首先见到的,是一只在阳台上纯白无瑕的“马来西亚白鹦鹉”,叙事者形容那是阿里萨见过最美丽的动物。白鹦鹉到底何方神圣,我手中2023年马来西亚鸟类全图鉴和手机app都没有类似的纪录——马来西亚的八百多种鸟种里头甚至没有凤头鹦鹉科生物——最接近的物种是印尼的两种凤头鹦鹉,其中戈氏凤头鹦鹉因为宠物买卖在新加坡脱逃,于岛上找到栖身之所开枝散叶,我常在红山附近的亚历山大树林窥探到它们洁白的身影,听见它们嘹亮、骄傲的鸣唱——无论如何,多年后因为开始观鸟而发现白鹦鹉并不来自马来西亚,这一点,并不影响《爱在瘟疫蔓延时》于我心中崇高的地位。(4月29日续)
相关文章:
牛油小生/黯然神熵
牛油/牛油的联想
牛油小生/无猜(上)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