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的業主總認為如果管理層要動用儲備金,不是管理委員說了算,而是需獲得年會或特別會議表決通過才行。其實不是哦!
按照2013年分層管理法令的設定是管理委員(management committee),而不是業主。
ADVERTISEMENT
共管樓宇的資金動用權一直都是具有爭議性的課題。身為共管樓宇管理服務者,筆者希望提醒業主們動用儲備金(Sinking Fund)需知。
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動用儲備金?
答:
這是市場多數人的認知誤差之一!
多數的業主總認為如果管理層要動用儲備金,不是管理委員說了算,而是需獲得年會或特別會議表決通過才行。其實不是哦!
按照2013年分層管理法令的設定是管理委員(management committee),而不是業主。管理委員只需要透過合法的委員會議,並透過一人一票的投票表決後獲得基礎多數票(simple majority)即可動用儲備金於(a)至(e)授權的項目。

普通會員 | VIP![]() |
VVIP | |
---|---|---|---|
星洲網平臺內容 | |||
星洲公開活動 | |||
禮品/優惠 | |||
會員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動/特級優惠 | |||
電子報(全國11份地方版) | |||
報紙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伯拉的逝世給了我們一個啟事:若不想死後被唾棄,生前就要做個好人;網民留言中那些“該走的人”,離世後大概難以在眾人口中得到善終,而這,便是他們生前言行所結的果。
2025年尚未過半,許多名人離世的消息已接踵而至,諸如大S、方大同等。或許是這些名字陪伴著我的成長過程,驚聞噩耗時,我都會怔住片刻,心頭一沉,為他們短暫的生命感到惋惜。
如今,馬來西亞第五任首相——敦阿都拉,暱稱伯拉(Pak Lah),也於4月14日與世長辭。
自我懂事那刻,第一個清晰記得的國家領導人,便是伯拉。小時候,與家人共同留守電視新聞時,總能看見他的身影。故此,前天下班前知曉噩耗時,心中同樣泛起一絲惋惜。
曾聽一位長輩如此說過:想知道一個人為人如何,從他葬禮上的討論就能知道了。
我們大多數人或許沒機會親臨伯拉的國葬現場,但社媒上無數網友的留言,已經足以見證他的生前為人。哪怕是對其不熟悉的00後,依然能透過一條條緬懷留言,拼湊出他昔日的模樣。
現代執政者與歷史上眾多君主相同,在朝期間的所作所為都會被記錄在冊,供後人審視。不同的是,古時帝王所作所為,由起居郎記錄;今天,執政者不再只由後人評說,而是當下就被新聞、社群媒體實時記錄。
一位歷史老師曾如此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們如今看到的歷史,多由當時的勝利者所寫,因此,所謂歷史或許只是“被塑造“的記憶。真相,往往早已隨著逝去的王朝一同被覆滅。
以中國歷史為例,商紂王在諸多歷史文獻與影視作品都是這麼被描述的:暴虐無道、沉迷酒色,設酒池肉林、發明炮烙之刑、寵信妲己、壓迫百姓。由於文獻與影視都將他如此刻畫,以致多數人對這位先王的印象就是如此。
然而,隨著近年諸多歷史學家為其翻案。他們指出,商紂王許多惡行可能多為後世朝代加油添醋。也許,真正的他並非我們所見的昏君,只是書寫歷史的人,不是他。
現在的我們,是幸運的。
我們生長在一個媒體與網絡高度發達的時代,想了解一個執政者的為人,已經無需等到他“駕崩”。早年,我們能通過新聞見證;如今,社媒更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他們的言行通通都被存在某個角落,任人隨時審視。
這兩天我觀察了與伯拉離世相關的新聞,多數網民都對其離世都表達了充分不捨,稱其是最好的首相、讚頌他生前的為人。更有人直言:不該走的人走了,該走的人卻還還沒走。
這一條條留言所留下的,除了是私人情感,更多的是對這位“好人首相”的悼念。
不少媒體整理了其生前語錄與任內作為;現任首相安華、前衛生部長諾希山、資深媒體人佐漢嘉化亦在緬懷中透露一些鮮為人知的往事。這些故事,都讓伯拉的人格光芒再度得到昇華。
我也來說兩個你可能沒聽過的故事。
普通會員 | VIP![]() |
VVIP | |
---|---|---|---|
星洲網平臺內容 | |||
星洲公開活動 | |||
禮品/優惠 | |||
會員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動/特級優惠 | |||
電子報(全國11份地方版) | |||
報紙 |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