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10:00am 14/01/2023

林金城

知食份子

流动古迹

人间面龟

红面龟

林金城

知食份子

流动古迹

人间面龟

红面龟

林金城|流動古蹟:人間面龜

外婆說,面龜當“紅”不讓,神才敢吃。多希望她穿越時光隧道,到這裡,見見人間面龜。

我的童年,年年都與面龜擦身而過。

時間一到,紅彤彤的面龜總是沿著新村小路,在通住南天宮的許多住家門前那些臨時搭建的攤位上,整齊列隊地迎接九皇爺神誕以及連續十來天的雨季到來。彼時,在那麼一個街頭巷尾都流竄著客家方言的安邦新村,彷彿一剎間突然湧入許多天外來客,連平常講慣了客家話及廣東話的鄰居,也頓時像電影情節般“露出”身分,以福建話與到訪的巴生親戚大聲交談。

根據外婆的說法,面龜是福建人拜九皇爺的供品,與她無關。所以拜了幾十年,她從未買過,只一味以廣東式糕點向九皇大帝祈求平安。有次我問她:九皇爺是福建人,衪哪要吃妳的煎堆仔啊?這話讓外婆笑足幾年;只記得她當時開玩笑的回答:每個人都給九皇爺吃麵龜,說吃不膩是假的啦!我們每年給衪吃些別的,衪應該更記得我們才是!何況面龜上的紅色,大概也只有神才敢吃呢!

IMG_4469EDIT

正因為這跨不過界的“陌生”,使得面龜在我的九皇爺記憶排行榜上,佔據了最鮮明的位置。想起當年站在接神和送神的夾道人群裡觀望,懷以那份閃閃躲躲,只為了傳言中吃了葷食會招惹乩童追砍的忐忑不安,數十年後想起,簡直讓自己笑彎了腰;又或跟同學趁香火繚繞之際,偷偷鑽進大殿禁區,躲到巨型黃傘底下“證明”什麼都沒有的事後恐懼;又或看到同學的父親在“過火坑”時臨陣退縮,第二天卻聽到他一臉神氣的誇說父親如何英勇踩過燒得火紅的火炭堆;又或站在戲臺前,貪看臺上穿戴古代衣物的戲子當中有位與自己同齡的小美女,在唱演著自己一句都聽不懂的福建歌仔戲或潮劇。心想,她不用上學嗎?這些這些,都是記憶裡可以寫入生命章節的點滴,全是因為面龜而鮮明起來。

初中三那年,我搬離安邦,直到幾年後到臺灣古都──臺南唸大學,才與面龜再續前緣。

那時,我開始對古蹟和民俗產生興趣,才知道紅面龜不只出現在家鄉九皇爺神誕的供桌上,在臺灣閩南人的任何節慶祭典,它紅彤彤的身影皆無所不在;同樣以一副“神才敢吃”的姿態,當“紅”不讓,當時的我卻因為對民俗多了一份崇敬而想要了解更多。

當我從臺南的古早食俗中,發現了有人將祭過神明的紅面龜拿來切片油煎而感到沾沾自喜時,卻聽到來自北馬的同學視以平常的說:不止這樣呢,我們還沾上蛋液來煎,或蒸軟後用來沾咖啡和咖哩雞……。這才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就只活在吉隆坡一帶的廣府與客家世界,對大馬其他方言族群的瞭解,實在貧乏得太可憐了!

面龜與紅龜粿一樣,源自中國古代的“龜祭”,取其長壽之意,是福建閩南人最重要的祭祀供品和節慶食物。前者為麵粉製品,後者則以糯米制皮;面龜的“面”,紅龜粿的“粿”,單從名字便已一目瞭然。

IMG_5119EDIT

面龜的外型分兩種,具象化的面龜,頭尾四肢五官俱全,另種則簡化抽象成枕頭或橢圓形狀,同樣為長久以來閩南人根深柢固的長壽象徵。面龜做成紅色,當然是為了增添喜氣,傳統做法是以薄薄一層染成紅色的麵糰去包裹原色麵糰,簡化版本則在整形好的麵糰上塗抹一層用水稀釋的色素,拿去炊蒸即成。蒸熟後,通常還要“牽字”,此法乃傳統民間工藝,以軟硬適中的染色麵糰,時而拉牽,時而蜷繞的,徒手在面龜背部“寫”上一些吉利的文字或圖案。多年前本地民俗專家李永球就曾感嘆,懂得牽字這門手藝的糕粿師父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當然就是一再簡化的“筆寫”和“蓋章”了。

紅彤彤的面龜,“寫”上豔色無比,甚至金漆的字樣,雖然傳統至上,但我仍不斷想起外婆當年的笑聲:大概也只有神才敢吃咯!

幾個月前的一次檳城之行,與多年來不斷推動民俗文化的鄭錦華兄聊起食物的傳統與創新。對我而言,任何創新都得回到傳統再出發,如此根基才會穩當,創意才會紮實。近日北上出席錦華兄帶領女兒及團隊所開設的“五腳基”餐廳開幕,在這間標榜結合傳統童玩與鄉土創新料理的餐廳餐牌上,欣然發現了一道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意麵龜”。童趣盎然的小面龜,以不染色為特色,切半烘烤,配上檳城人再家常、再傳統不過的炒沙葛和參峇蝦米,簡直就是顛覆傳統與擁抱本土的一次漂亮結合。

我一時愣住,彷彿穿越時光隧道聽到外婆嘖嘖稱奇的說:這才是“人間面龜”啊!乖孫!

2012年12月27日完稿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