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陳莉珍是來自砂拉越美里的媒體人,先生維諾德(Vinod Muniandy)是來自雪州巴生的馬來西亞印裔人士,目前任職政府間國際組織,是名災害應急管理/人道主義工作者。兩人交往6年後在2022年結婚共組家庭,以下是新嫁娘分享異族通婚的有趣點滴。
ADVERTISEMENT
異族通婚文化交融
過彼此節慶樂融融
馬來西亞是一個文化大洪爐,各族裔除了可以好好保留各自的文化、傳統習俗之外,也有機會欣賞或融入他族的生活文化習俗。
就比如異族通婚,在我國就很常見,而來自不同生活環境和成長背景的兩人,要如何去跟對方甚至是對方的家人和社交圈子打成一片,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本期的《我們》,讓我們看看兩對異族通婚的夫婦,如何融入彼此的生活、接納彼此的文化、過著彼此的節慶。其實,這何嘗不也是馬來西亞社會的一個現實縮影。
今年是結婚後第一次過年,遇上很多人就會問,“今年回家過年嗎?”,“老公跟你回家嗎?”。
那是肯定的,過年是我們家團圓的大日子,如何都要回家,印裔女婿必然也要回家過年。突然意識到自己無需像很多媳婦女兒一樣面對幾時回孃家過年的難題,也免於塞車或路途奔波的困境,我們只要擇定日子,買好機票,先生就能跟我一起回東馬過年了。
夫外派北京兩年仍不諳中文
先生外派北京兩年,當地的領導給他取了箇中文名:維諾德。最後一個字,他總記不得,還是找到了當時的名片,才知道用的是哪三個字。
不諳英文的母親一直用著市井的馬來話跟外子溝通,母親總認為他們兩人的溝通不太有效,無法傳達她想要耳提面命的大小事務。我媽到現在還在糾結為何他的女婿在北京待了兩年,還無法說或聽得懂中文,她甚至懷疑在巴生土生土長的他假裝聽不懂我們家裡人慣用的福建話。
其實,先生外派兩年只學會了“二十塊”,用來應對出租車司機。
去年籌備婚禮時,我開玩笑地問:我們日後是否以“陳先生”、“維諾德夫人”稱呼自己,他欣然同意。在華人傳統習俗,這簡直就是入贅,維諾德陳,是冠妻姓氏,但在我們這對異族通婚的夫妻中,是情趣也是一種交匯。
曾以為印裔都慶屠妖節
老實說,從交往到結婚這6年,是不斷學習、接受、包容的旅程。學生除了我們兩人,還包括身邊的親友,不僅是認識對方的文化習俗,也是對自己文化習俗的溫故知新;過程中,似乎更堅定自己馬來西亞人的身分認證。
我們開始交往的時候,來自東馬的家人,對馬來西亞印裔文化的認識非常有限,其實自己何嘗不是?剛剛來吉隆坡工作的我,一度無知地以為所有的印裔都慶祝屠妖節,殊不知這是一個興都教徒的節日。
過去幾年來,我和外子都在不斷地學習彼此的文化、傳統,但其中不乏我們對自身文化的發掘或深入掌握。例如我們結婚的時候,為了購買紗麗,我們跑了好多地方,跟不同的人瞭解學習,從購買、裁縫,甚至包括自己從專做淡米爾人婚嫁的化妝師的身上,也學會了很多關於淡米爾人婚嫁的習俗,其中繁縟跟華人婚嫁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很多細節連先生都一頭霧水。
到了在我家鄉按照華人習俗,極簡地籌辦婚禮時,也更清楚掌握了華人婚嫁習俗的很多精髓,正因如此,我們最後選擇了側重對長輩表達感恩之情的敬茶儀式。所幸,我們兩人都是比較務實(實則隨意)之人,婚禮最後還是用比較自在的方式進行,儼如至親的小聚會。
敞開心扉攜手打破隔閡
美國平權主義詩人奧德羅德(Audre Lorde)曾說,“隔閡我們的不是彼此的差異,而是無法意識、接受或擁抱這些差異隔閡了我們。”或許我和外子敞開心扉願意彼此包容、學習、瞭解源自於彼此繼續攜手人生的共識還有選擇,這份共識打破了彼此間文化、成長背景、膚色等隔閡。
在我們的社會里,其實不乏“陳先生與維諾德夫人”的例子,他們或許是夫妻、鄰居、朋友,我們比想像中擁有更多共同點,更懂得如何與差異共處,只要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擁有共同攜手並肩的意識,願意嘗試瞭解和包容。
這樣大家不是都會更自在、社會更美好、更值得期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