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婆擂茶在馬來西亞既有河婆人家庭記憶中的味道,也存在於節慶中的擂茶活動,但擂茶的在地化發展,形式有改變,在名稱上亦有變化。從“河婆擂茶”到“客家擂茶”其實是大馬客家文化和客家認同的一種再建構。
ADVERTISEMENT
大馬的擂茶,最初主要是河婆人的飲食文化。何以河婆擂茶如今普遍通稱為“客家擂茶”呢?這裡面一定有故事。2022年11月,馬來西亞河婆文化基金會和新紀元大學學院聯合出版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馬來西亞擂茶研究─從河婆飲食看客家認同》。作者張菁蓉是中國人,原是臺灣學者陳琮淵在任教中國華僑大學期間所指導的碩士班學生。而這本論著的原稿就是張菁蓉在華僑大學的碩士論文。
書分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源流與傳播〉是從擂茶的縱向尋根溯源與分佈談河婆擂茶的身世,點出擂茶飲食文化的傳播其實也是一頁移民史,既有南洋客家的移民脈絡,也是河婆人移民新馬歷程的飲食傳播。
中篇〈發展與流變〉則是本書的核心論述,指出河婆擂茶在馬來西亞既有河婆人家庭記憶中的味道,也存在於節慶中的擂茶活動,但擂茶的在地化發展,形式有改變,在名稱上亦有變化。從“河婆擂茶”到“客家擂茶”其實是大馬客家文化和客家認同的一種再建構。
當然,擂茶在本地也有其創新發展,包括健康理念引領擂茶飲食風,河婆人推廣擂茶習俗,以及小販餐飲商業驅動下的擂茶創新。但大馬擂茶也有其區域的特色,包括“思鄉的西馬擂茶”和“憶苦的東馬擂茶”,間中又可再細分有檳城、怡保、古來和古晉、美里、亞庇擂茶,各有特色。
本書之下篇“認同與再造”,是其飲食文化論述的學術理論提煉。從河婆精神、客家文化和多元文化談河婆擂茶的文化意涵。再從擂茶的跨越新馬,國際擂茶比賽等的舉行,論擂茶飲食文化的跨境全球發展,擂茶的符碼轉化。
大馬擂茶是配菜添飯,把擂茶湯汁倒入盛滿飯菜的碗飯裡,很是香鹹飽滿。如今很多食閣攤販都有“客家擂茶”檔。一些標榜客家菜的飯館菜單也必有“客家擂茶”。有些還標榜是健康養生“素食擂茶”。但擂茶是“茶”嗎?為什麼稱其為“茶”?擂茶雖有少部分茶葉的成份,卻不是主角。對此,就和肉骨茶的“茶”,我有個人的解見。就古漢語古文來探討,茶乃“湯藥”也。在提倡健康養生的飲食文化的時代氛圍裡,擂茶文化的興起有其適時的文案。
然而,我們所謂的“客家擂茶”,嚴格說來很多應是“河婆擂茶”(原鄉河婆隔鄰的汕尾陸河和惠州海豐、陸豐也有擂茶)。但作為客家(方言)標準音的大本營:梅縣和大埔等地的飲食文化裡卻原沒有這道擂茶料理。何以“河婆”擂茶“進階”成為“客家”擂茶?這是不是“打造”出來的傳統再造的創新文化?從祖籍地緣“河婆”到“客家”擂茶,商品市場化的操作為何?馬來西亞客家鄉團組織和世界客家組織有無助力?大馬客家擂茶文化的打造,與在地身分認同的建構,與中國大陸、臺灣客家意識打造,有無,或有多大的關聯性和相互影響?這一些,都在張菁蓉這本《馬來西亞河婆擂茶研究》一書中有了很好的論證和解釋。
縱向尋根,張菁蓉指出在中國,其實有好多地方包括湖南、江西、福建和廣東等地都有擂茶,這些擂茶飲食文化的存在和承傳,多是在中國的混合族群、多語系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甚至是非客家地區。中國各地的擂茶料理也極少以“客家”名之,而是以地名稱之。所以擂茶在中國原本並非某個地區或某個族群專屬的特色美食。而在臺灣的所謂客家擂茶文化,更是經歷了從地名到族群的轉變,創造性發展出新型商品化的擂茶“甜飲”。由此觀之,名之“客家擂茶”,顯然是一種飲食文化的打造和再造。
就橫向尋根,張菁蓉更是精細論述了馬來西亞河婆擂茶文化的發展,如何從“河婆擂茶”進而擴大而為“客家擂茶”的再造演變。飲食是身分認同的象徵,作者也指出客家擂茶這名稱是河婆客家人與整體客家族群共同發展中被創造,建構出來的,並非一開始就有,是一種全新的發展,是大馬客家人“新”的飲食集體記憶的塑造。
大馬飲食文化書寫不應只是食譜的收集,更不是吃喝玩樂“小紅書”。今後若有誰還要再寫“大馬擂茶”,張菁蓉這本書應是必讀參考書。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