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相較於2022年的大環境,今年的風險與回報的比例是沒那麼吸引人。故此,如果在上半年就能從銀行股收穫不錯的回報率,那麼”見好就收“會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在這個星期裡,國行將會舉行MPC會議,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到底會不會上調隔夜政策利率(OPR)。在2022年,銀行股受益於國行四次上調OPR(一共上調100個基點),以及經濟復甦讓銀行得以釋放之前為了貸款暫緩而做出的撥備。因此,有好些銀行股在去年都有不錯的漲幅。
ADVERTISEMENT
到了今年,銀行股到底能不能持續去年的漲勢呢?個人覺得今年銀行股依然有些作為,但是整體並不如去年,原因有幾個: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 經濟衰退風險增高
之前已經提到了,美國的債券收益率曲線已經出現倒掛現象。不管你是用10年美債對比2年美債,還是用10年美債對比3個月美債,這兩個曲線都是倒掛,而且是很明顯那類型,並不是那種出現短暫倒掛的現象。這意味著美國進入經濟衰退風險會大大增加。我們也看到許多科技巨頭包括蘋果、網飛、Meta、特斯拉等等進行大範圍裁員,顯示2020年和2021年的繁華可能是到了“償還時間”。
雖然馬來西亞未必會有經濟衰退的危機,但是要獨善其身並不容易。歐美市場的衰退風險會進一步影響本地的貿易活動,最後衝擊一部分人的收入(以及貸款償還能力)。因此,銀行需要為這個風險進行撥備。不同銀行自有不同的風險模型和考量,不過因為受到巴塞爾管制以及會計準則MFRS 9的要求,所以增加撥備是大概率事件,銀行的盈利收入被壓縮是自然不過的事了。
- 升息週期可能比市場預期快結束
從目前的市場信息來看,國行估計會在今年升息兩次,一共50個基點,那麼銀行增加利息收入的機會也會相對少(不是沒有,但就是相對少)。許多人覺得銀行的利息收入是不用看國行的OPR,因為擁有大量浮動貸款。不過,從上市的銀行數據來看,大部分銀行的浮動利率貸款佔比為8成,而定期存款佔比則相比頗大(從3成到7成不等)。換言之,並非大家都受益,而且程度也有不同。
比起下調利率,銀行更期望提高利率。因為下調利率終將會遇到一個瓶頸,那就是銀行無法把存款利率下調到負利率(關於負利率的副作用可參考《錢往何方》一書),而且更不可能把大量的定期存款利率降到近乎零利率水平。2020年就曾發生過類似情況,當國行不斷下調OPR後,定期存款在銀行存款的佔比就從66%的水平下滑到少於60%(2021年)。而這段期間,全國的銀行存款總額是在按年比上升。
銀行的平均淨利率收入幅度從2021年末的2.25%,到2022年第三季也才上升至2.33%,而那時國行已經上調OPR三次了(第三輪為2022年9月8日)。也就是說,銀行的確從國行升息當中受益,但是幅度沒有想象中來得大。
- 估值問題
最後一項就是估值問題,許多銀行股從嚴重被低估上漲到了合理估值的範圍了,這對較晚的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吃虧的,只能挑選一兩家有上漲空間的銀行股。
從今年許多投行給出的分析報告,我有留意到雖然銀行股都是推薦的領域,不過到了個股的推薦上卻是那幾個名字。而且推薦報告裡的內容,字裡行間都透露出喜憂參半的意味,這多多少少透露了分析師的心境。的確,在一個升息週期環境裡,要分析師看淡銀行股是不容易,我也不敢說銀行股今年就已經會慘淡收場。
只是相較於2022年的大環境,今年的風險與回報的比例是沒那麼吸引人。故此,如果在上半年就能從銀行股收穫不錯的回報率,那麼“見好就收”會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