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滋養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通過飲食汲取營養使身體健康那樣。和他人一同用餐,不只是友誼、歸屬感、互信的象徵,也是具有意義的,表達我們與其他人的連結。
ADVERTISEMENT
過年嘛,飲食必須是主題。
過年前,有公司辦尾牙、部門同事之間收工酒、朋友之間大小聚餐、社團組織辦的聯誼餐會,總是熱熱鬧鬧,或隨興把酒言歡,或圍爐夜話,當然少不了撈生,最終是杯盤狼籍!
有人說,飲食是華人社會中維繫情感,以及文化傳承的關鍵。此話不虛,年除夕晚的團圓飯就是華人家庭最重要的新年活動,接下來年初一到十五,家人親友間、朋友同事間、生意夥伴等的餐聚,一餐接一餐。
經過三年的疫情衝擊,兔年的聚餐更顯得熱鬧了。作家張曼娟說,疫情後大家高興的團聚,許多久未見的親朋好友走出陰影與大家見面吃飯,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疫情時,個人與社會連結的活動都停擺,經過疫情的洗禮,相信大家會更珍惜每次的相聚。無論是團圓飯,還是親友間久違的聚餐,享用豐盛的食物的同時,看到能夠來到餐桌前的大家都平安,欣慰也放心,大家沒有被苦日子打敗。
聚餐的主角不一定是食物,還牽涉社會規範與禮儀,是社會與文化的縮影。疫情時,必須保持一米距離,強制戴口罩,現在這些都不再是強制性措施,然而有人總是覺得周遭還是佈滿病毒,形成隔閡,疫情之前信任感要如何重建,是疫後餐桌上的重要功課。
我們要凝聚彼此,甚至重新定位角色。為何選擇在飯桌上做這些事?因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修復和重建,更能夠在餐桌上找到新的可能。當然,前提是吃這一餐時,氛圍不能過於緊繃,人們在輕鬆的狀態下,才能與同桌的人拉近距離,自然的打開話匣子。
回到團圓飯,現在急速城市化下,許多家庭已經不在除夕當天一家人忙碌一起準備團圓飯,而是選擇到餐館去用餐。人類學家說,食物及準備食物的過程是家庭的根基,甚至是文化的基石,舉例狩獵時代,大家要吃上食物就必須分工,有人出去狩獵,有人負責煮食。農業社會,通過種植、收成,再進行處理、分享、交換,為藝術和法律以及經濟打下基礎,創造烹飪藝術與餐桌上的各種傳統。
全家人一同回家,分工採購、處理、煮食,一家人圍桌吃飯,比起上館子,意義是不一樣的。我們華人有各種籍貫的年菜,應該被傳承和保留,過年的美食就是留住家的味道和特色,商業化餐館所保留的只是表面,我們不要嫌麻煩而把文化傳統給丟了。
每一個文化都將食物視為社會組成的有力要素。華人各種節慶,包括喜事和白事都有不同的共餐儀式,與前來參與的人分享食物有不同的代表意義。
一起飲食是人們的重要活動,食物滋養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通過飲食汲取營養使身體健康那樣。和他人一同用餐,不只是友誼、歸屬感、互信的象徵,也是具有意義的,表達我們與其他人的連結。
團聚共餐拜年是過年的盛事。平時我們更要多與家人一起吃飯。現代人每天都很忙碌,大人忙工作,小孩的課業又繁重,大家都要起早摸黑去上班上學,下班放學回家晚了,似乎很難有機會一起好好吃晚飯。許多不同的研究顯示,孩子多與家人一起吃飯,他們會有更好的成長。固定在家用餐的孩子,所吃的食物營養更均衡和健康,他們平時在學校和其他場合活動的表現會更好,有更佳的同儕關係。在餐桌上多與孩子互動,能讓孩子們接收到“這是我的家人,我屬於這裡”的信息。
寫到這裡,不免想到每逢過年,晚輩總是擔心在餐桌上被長輩“拷問”,總是想盡辦法來逃避或者應對,一些晚輩團聚吃飯都感覺十分不自在,這種隔代隔膜反而會導致飯桌上的衝突。這個新年的眾多網絡視頻有相當多都以此為主題為劇情,十分能引起共鳴。
不過,有心理學家做過觀察和調查,發現現在的許多長輩也是過來人,他們都知道有些話題是不適合在餐桌上提問的。所以晚輩們也不必過度設防,以免產生一種焦慮感,結果是自己影響了餐桌上的氣氛和表現。若事先已經知道誰會在餐桌上共餐,與其“想太多”,不如自己先了解情況,找一些能夠與長輩們聊的話題,主動拉近彼此距離。
至於那些仍“過度”關心晚輩概況的長輩們就不要總是想在團聚飯桌上做“思想教育”,應該避免連珠炮提問各種晚輩視為畏途的問題,若要多瞭解晚輩,不一定是發問,可以先分享自己的經驗,甚至困擾、煩心的事,說不定可以展開更多的對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