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内阁部长们即便再勤力,也不可能事必躬亲的。每个项目的众多细节,还是要依赖一层层的公务员去执行的。因此唯有建立起有效制度,让制度去进行监督和问责,摒除掉体系内那些怠惰的公务员,才能克服并解决存在于总审计报告里头,那些历久经年除之不去的老问题的。
ADVERTISEMENT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去阅读,或者说看得明白政府总稽查司报告,但国人一般还是会阅读与之相关的新闻,然而大家在对里头一些不可思议的开支浪费摇头叹息之余,又仿佛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对国人而言,这份总稽查司报告是每年例牌感到不满却又极之无可奈何的东西。里头随手拈来的便有“玻璃市内陆港口工程一拖就是5年”、“国会大厦翻新工作由6年变成11年”、“除贫计划的482令吉拨款没有获得善用”等等。
我们见到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忙上忙下”地召开听证会、记者会,向人民解说众多问题。然而从过去历届政府的处理中,我们也都知道这些问题大部分似乎都是以“不了了之”告终。然后周而复始地,同样或者类似的问题,又再出现在次年的总稽查司报告中。
首相安华显然对这样的情况和现象会比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更为了解,也知道的更为透彻。他坦言尽管总审计报告已提出了建议,让政府机构可以避免重复错误,可是事实是,同样的错误还是年复一年的继续发生。
如果说连普通老百姓都有看到报告,也都知道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在位的当官当权者会“看不见”?还是看见了却选择性地盲掉了?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见到安华已经指示团结政府的内阁成员,认真看待总稽查司报告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尤其涉及支出、纰漏和违规事项,并要求各内阁部长重新审视该报告,从中吸取教训。
我们以为这里头更关键的,是涉及一个直接而严格的问责制度。大马公务员人数庞大是众所周知的,但相对的我们却鲜少听闻有部门负责人因为管理执行错误或疏漏,需要背负相关责任而辞职的。换言之,尽管已经实行KPI制度多年,可是公务员仍然是予人“铁饭碗”的印象。我们也深信许多公务员本身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而这就是总稽查司报告年复一年始终得到“重视”却得不到“改正”根源所在。
首相安华表示选择暂时不公开报告,是为了提供相关机构辩护的空间,因为“他们做出的辩护有时是合理的”。我们也希望事情的结果是这样。的确有些事情表面上看似不合理,只是我们不知道里头过程所发生了什么事。然而,万一不是这样呢?除了让内阁成员“提呈到国会下议院会议”,还可以有什么更具体的动作或措施可以采取?
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问责制度,在当下的公务员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内阁部长们即便再勤力,也不可能事必躬亲的。每个项目的众多细节,还是要依赖一层层的公务员去执行的。因此唯有建立起有效制度,让制度去进行监督和问责,摒除掉体系内那些怠惰的公务员,才能克服并解决存在于总审计报告里头,那些历久经年除之不去的老问题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24日讯)总稽查司报告把固体废料管理机构(SWCorp)的财务状况列为“持续关注”。
总稽查司报告指出,固体废料管理机构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告显示,其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存在不确定性。该机构的现金和现金同等物也不足以支付特许经营公司债权人。
“联邦政府给予的拨款和固体废料管理机构的收入无法支付营运开支。该机构支付营运开支和未来财务开支的能力取决于联邦政府所提供的额外拨款。”
固体废料管理机构连续3年面临亏损。在过去一年,机构收入为22亿4000万令吉,这其中包括政府给予的4663万令吉拨款,而开支则为22亿9400万令吉,庞大的营运成本导致5390万令吉的赤字。
固体废料管理机构的大部分营运开支源自于固体废料的收集和清理服务,而在2023年的相关开支高达20亿1400令吉,导致出现净赤字。
随著债务持续增加,该机构无法以现有资产偿还长期债务,其拖欠特许经营公司债权人高达6亿8178万令吉。
针对现有的每一令吉债务,该机构仅只有80仙的现有资产,这导致该机构难以缴还短期债务。
总稽查司报告建议,固体废料管理公司需提出清楚且有效的方式提高收入,以便拥有强劲的财务状况继续营运,减少对联邦政府的依赖。
报告指出,该机构必须采取行动解决机构与其他相关单位在应收账款上的差额记录。
固体废料管理机构回应指出,其中一个造成现金流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追收债务项目上。该公司正制定策略以便在未来减少对联邦政府拨款的依赖。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