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直到找不到風景
才知曉整裝是一種道別
像票根是道別地標
行李,是道別身體
〈洞〉
生活透成光也無處可躲
老樹養蔭葉子養風
總有地方必須向陽
ADVERTISEMENT
即使水 也填不滿流沙的漏口
〈情〉
造一口鐘,
造不了鐘聲的耳性。
種一株花,
種不出花魂和節氣。
〈物證〉
屋裡屋外
都有一道門
窗子
只想吃下移動景物
〈缺憾〉
倖存之人
蒐集臉譜
死亡子彈
配對槍聲
〈蟹子棲居於生活的濤音〉
風景內置
巖縫、虛殼,海線收納撲岸足印
屬於我如水的天生深度
充填各式容器
〈理想的告別〉
等桑葉吐出光的體溫
此刻,腳下有河
等枝椏從天空垂下長長結繩,等你
如蟻上樹
〈月臺上無人〉
剩下留言板靜默的筆跡
更新區間車送別的舌音
票根沿著撕下的掌紋
有待確定日子如何南來北往
〈截句〉
上帝
轉從夏娃身上抽取一根
創世紀的
肋骨
〈佛手福田〉
每養一尊佛都捏熄一座地獄
一尊苦一尊滅,一尊集一尊道
一層拔舌一層油鍋一層舂臼一層磔刑
須彌藏芥子,於我的業力上消長
〈藏〉
學窗子株守一幅牆連同死角吧
由有 樹移動光和陰影
塵埃讓雨水自行解讀
室內宜養文火
〈天下無賊〉
無天空能避開積雲
無花一日綻謝兩次
無不熟榴槤離開老樹
無無根之核長成灌木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八打灵再也24日讯)一名推拿师坚持储蓄纸币三年多,积攒下装满两个铁盒的纸币,总额约1万2000令吉,更计划利用这笔现金存款,带79岁的母亲去旅行看世界!
来自灵市的推拿师吴文俊(45岁)告诉《星洲日报》,看到逐渐装满纸币的月饼铁盒,心中便会升起无比的满足感,经年的坚持与习惯,让他收获了丰厚的“奖励金”。
吴文俊分享他的存钱方式,就是每次收到20令吉纸币,便会放进铁盒里,三年多下来就存下约一万令吉。
除了20令吉,他也将收到的5令吉纸币和硬币存起来,其中5令吉纸币就存了大半盒约有2000令吉,硬币也存了两个罐子。
虽然如此,他认为定期储蓄固定数额的存钱方式,更能养成储蓄的好习惯,而他本就有存钱的观念与习惯,因此即使不设限,也能坚持存钱。
他表示,虽然这是一种短期存钱的方法,但他会坚持下去,因为这笔逐渐累积起来的财富犹如奖励金,让他可以自由花费在旅游或者购买一些喜欢的东西上。
“如果钱是从银行掏出来,就会感觉有点心痛,花用这20令吉的储蓄反而不会。”

5 吴文俊储蓄的5令吉纸币也有约2000令吉。(受访者提供)
储蓄纸币能培养好习惯和存下旅游经费,但吴文俊表示,他存20令吉纸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能出门走走,他更想带79岁的妈妈一起去看看世界。
“因为偷走她青春的不是时间,是我一点一滴长大的日子。”
他表示,接下来计划带母亲去中国游玩,享受储蓄习惯带来的“奖励”。
吴文俊指出,很多人认为将这些现金存入银行或公积金户头可以赚利息,获利更多,但他本身已经有其他银行储蓄和投资。
他认为,现金存入银行或公积金后,资金流向会受限制,平日若有需要用钱的地方,也不能轻易取用。
“再者,存钱在银行很难养成(储蓄的)习惯,而且很容易忘记,而(纸币)存钱方式更有效,也更有满足感。”
吴文俊表示,他发现大部分像他一样有储蓄纸币的人士,都是80或90后,更年轻的一辈可能还没有存钱的习惯,但他鼓励民众培养储蓄习惯。
他星期天在脸书分享了自己坚持储蓄,积攒了一整盒的20令吉钞票的照片,数不清的橙色钞票塞满长方形铁盒的画面,令人眼前一亮,帖子四天吸引9745次点赞、770条留言和840次转发。
他感慨写道,“别人20令吉吃顿饭,我20令吉存进月饼盒,这几年攒着攒着,一个盒子满了。攒的不只是钱,而是生活的仪式感,当翻开盒子那一刻,满足感悄悄溢出来。”
吴文俊的帖子引起许多网民回响,不少人都在评论区晒出各自的纸币储蓄,分享他们也有相似的存钱习惯,并且已经维持数月甚至数年;对此吴文俊也表示,很开心看到许多人与他一样有同样的存钱方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