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曾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口头常用语。然而随着华语盛行,许多家庭的沟通用语从方言转为华语,加上“方言不规范”、“方言不重要”等误解,导致如今年经一代能掌握方言者已经越来越少。
ADVERTISEMENT
如今,许多社团组织才“如梦初醒”,意识到挽救方言的迫切性,呼吁家长跟孩子讲方言,甚至开设方言学习班等。同时,在大专院校的中文系所,也有一群学者,为日渐式微的方言正在进行记录、保存与研究等工作。
报道:实习生 林僡譞
摄影:本报 陈启基
长期致力于马来西亚汉语方言研究的马大中文系高级讲师杨迎楹表示,如今能说方言的青壮年,其使用频率、场合及词汇等,和老一辈的长者已有显著的差别,而年轻一代的少年、儿童和新生儿等,能接触方言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许多人开始对方言可能或即将消失这件事情感到担忧。
杨迎楹指出,方言对一个群体之历史、社会、文化甚至经济等发展影响甚大,随着老一辈长者老去,研究工作将越来越有挑战,因此,方言的记录、保存和研究工作越显重要且急迫。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一种只通行于一定区域的语言。顾名思义,汉语方言研究就是以学术方式研究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方言,一般可分为描写性研究与社会语言学研究两种。描写性研究着重在讨论某一方言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社会语言学研究则是研究方言在应用上的一种变异,讨论马来西亚各地方言差异,不同年龄层所说的方言在语音、词汇上的不同等。
学术研究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工作,所提出的每一个见解都必须有足够证据支撑。就以方言调查而言,研究者需进行大量田野调查,根据字表详细记录不同发音人对不同字词的读音,以收集足够的调查样本及研究材料。与此同时,研究者还要对发音人的祖籍、所在地情况与历史等有所了解,可见研究工作之繁琐。然而,作为一名学术人员,杨迎楹对研究工作抱有极大热诚,在访谈过程中不时流露出其对方言研究的热爱和使命感。
马来西亚方言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更专注于记录各地方言的语音、词汇与语法,未来可再进一步进行不同方言之间的比较和讨论。杨迎楹表示,我国长期做方言研究的学者虽然数量不多,但都非常努力和投入,除了学术研究,也积极在方言的推广和教育等方面作出努力,包括在大学开设课程,指导学生撰写相关课题的论文等,希望有更多年轻力量加入,让方言研究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成长起来。
方言消失速度比研究速度快,研究员跟时间赛跑
马来西亚汉语方言研究虽然正在起步,但方言流失的速度可一点都没变慢,研究员可谓是跟时间赛跑。杨迎楹指出,“因为方言的记录需要受过系统训练才能进行,时间很紧迫,为了让更多人加入方言研究的行列,明年马大中文系将计划开办汉语方言学选修课程,让有兴趣的本科生选修,希望能借此课程让本科生掌握方言研究的基本方法,加快方言记录的进程。”
马来西亚汉语方言具特色,由于华人祖辈来自不同原乡,说着不同的乡音,加上长期与马来(西)亚的其它语言接触,随着时间流逝,即便是同一个方言名称,在马来西亚各个地区的实际用语也有所差异。不仅如此,同一个地区的方言在不同年龄层口中也可能发生了语言变异的现象,这都是方言调查时可以关注的地方。
然而,马来西亚的方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地方的方言还没被记录到,没有足够的语料让研究者进行对比,就算是华人较多的地方,所记录到的方言也还未形成全面的系统。杨迎楹表示:“语音是方言研究的基础,就算是做词汇的研究,也须从所记录的词汇中整理出该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因此,展开方言调查记录的工作刻不容缓。”
在我国尚未获重视,寻找发音人配合有难度
方言调查可谓是一个亦动亦静的过程。传统的方言调查多以一个发音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字表记录下他所念出的方言,并分析出该方言的语音系统,即声母、韵母、声调、变调规律等。所以,研究员须到各地寻找合适并愿意配合的发音人,以听音记音、录音、录影等方式把这些珍贵的语料记录下来,再回到研究室进行分析。语音调查通常以《方言调查字表》为主,该书收录三千七百多个字,有时也可依实际需要适当调整调查用字。然而,要找到愿意配合的发音人已非易事,更别说收集材料后漫长的分析过程,时刻考验着研究员的耐心。就算是最基础的记音──把所听到的方言转写成国际音标,也须下一番苦工,反复确认,以保证研究成果的严谨。
另外,由于方言调查在马来西亚还未引起大家重视,寻找愿意配合的发音人也颇有难度。杨迎楹回忆道:“我在调查的过程中曾经遇过各式各样的人,有临阵退缩的,有做了觉得无聊不愿继续配合的,还有觉得自己讲得不准不愿意成为发音人的。其实,在方言调查中,每个人就是一个语音系统,所以大家大可放心接受调查,因为没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语音系统了。”
除了发音人难寻,缺乏研究经费也是令研究者头疼的问题之一。在马来西亚,大家对方言保存的意识尚低,有些人依然抱持方言不需要特别教导或传承的想法,导致研究者在获取研究经费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杨迎楹依然保持乐观,就从自己开始,“能做一点是一点”,加上许多会馆已逐渐意识到方言传承的重要性,或许未来有机会与会馆合作,加速方言研究的进度。
保存方言等同保障身分认同?
方言消失就消失了,为什么还要研究方言?对杨迎楹而言,研究方言除了能让方言保存下来,也是我们身分认同的重要一环。方言作为早期人们的日常用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透过仔细考究,甚至能从中了解早期社会的发展。“以北马闽南语为例,‘puat’和‘lui’作为货币单位,与一般闽南语用‘kak’(角)的用法有异。仔细研究发现它与早期的社会发展有关。”由此可见,方言与历史是息息相关的,可以与历史互相补充、印证。如果方言消失了,我们作为马来西亚华人的身分认同会否跟着消失呢?
方言调查虽不一定能阻止方言的流失,但我们在调查记音的过程中,发音人和他身边的家人朋友也能借此回想起某些字的读法。“当然,如果过程中能引起小孩或不谙方言者的兴趣,还能减缓方言消失的速度。”要知道,现在方言学习的环境与外在条件不足,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不失为一种让方言传承下去的办法。
呼吁有兴趣者加入研究行列
目前,杨迎楹正计划展开马来西亚半岛闽南语语音调查的工作,希望能有更多有兴趣的人一起加入方言调查的行列。“我们希望有更多人的配合,帮助我们完成方言记录的工作。由于方言的记录需要有一定的系统训练,所以届时也会对没有受过相关训练的参与者给予培训,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记音方法,再回到所在地进行调查。只要有一颗愿意学习的心,欢迎加入我们的行列。”
相关稿件: 兼顾家庭事业 女科学家撑起半边天 鬼片导演王喜民跨界拍MV 誓让世界看到大马二十四节令鼓的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