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或傳統與輔助醫藥(TCM)以大暴發之勢在國內發展起來,無論是私立醫院或大專院校都朝著中醫方向發展,中醫似乎逐漸走入主流醫療體系之中,為病人提供另一個療法選擇。
過去,除了同善醫院,中醫都是單打獨鬥的存在。如今不但全國15所政府醫院及診所提供TCM服務,私立醫院也紛紛加入,已知擁有中醫的私立醫院包括檳城南華醫院、雙威醫院、湯申醫院、寶康醫院及Tawakkal醫院。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 張露華
攝影:本報 黃冰冰、黃玲玲、黃志漢
中醫,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都是以調養身體居多,治療反而居次,而今隨著中醫科學論證報告越來越多,西方科學也認可中醫療效過後,中醫的治病角色也迅速提升,得到病人信賴之際,很多年輕人也選讀中醫系,未來可以預見中醫界會出現朝氣勃勃的生力軍。
而在職中醫師方面,衛生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國內註冊中醫師共有2251人,加上為期3年(2022至2024年)中醫師註冊計劃正在開跑中,可以預見合格或註冊成中醫師人數將大幅增加。
【醫療機構】
儘管目前中醫在大馬還不能與西醫並駕齊驅,但衛生部也成立了一個傳統與輔助醫藥局,統管國內的傳統與輔助醫藥領域,同時在全國15所政府醫院與診所提供中醫針灸與推拿服務,照顧癌症患者與中風病人及慢性病患者。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當中位於布城的國家癌症中心,成立了傳統與輔助醫學部,以針灸與草藥來幫助完成抗癌療程的病人調理身體。無論病人是在任何醫院接受治療,只要在完成抗癌療程後,要求主治醫生寫一封轉介信,就可以向該部登記及接受治療。由於獲得政府津貼,所以該中醫部的收費可說是最廉宜,為癌症病人提供最大的便利與幫助。
●大馬中醫界的老招牌:同善醫院
同善醫院是大馬中醫界的老招牌,成立於1881年,至今已經142年,也是國內最具規模,且擁有中醫住院樓的中西並行私人醫院。與其他醫院不同的是,同善醫院先有中醫而後有西醫,而且創辦之初是以慈善性質為華人客工治病,至今仍保持慈善性質,收費平民化,並定期提供義診。
同善醫院行政主任張慶強透露,中醫部的病人人數逐年增加,10年前一天的掛號人數是300至400人,如今平均一天是700至800人,一週7天無休。
“從人們對中醫需求不斷增加的趨勢反映,已經越來越多人認可中醫療法特別是年輕人,因為以往看中醫的人都被認為是上了年紀的人,但現在多了很多年輕病人。”
他表示,中醫生態在近10年內有很大改變,很多大學都開辦中醫系,需要更多的實習平臺,所以該院現在每年都接收100名實習生,以拉曼大學及國際醫藥大學的中醫系學生為主,畢竟該院有不同的病源與導師,學生可以有更多臨床經驗。
中醫接受度趨年輕化
“教育新一代的中醫師,提升本地中醫師水平,將能讓民眾對中醫更有信心,而且年輕的中醫師都有現代醫學的背景,與西醫交流也沒有問題。雖然我們現在的醫師以中國醫師為多,但未來我們會聘請更多本地醫師,病人會覺得更有親切感與安全感。”
張慶強表示,由於病人很多,有的病人在清晨6點就到醫院排隊,見一次醫師花上幾個小時,所以該院推出了一項預約系統,分散人流,病人不必都擠在同一時間來看病,對醫師及病人都有利。
該院中醫部營運經理劉艾盈指出,該院的中醫師多達32位中專醫師,很多資深醫師,涵蓋各中醫醫專。中醫不但得到華裔的認可,非華裔的比例也在上升,佔了病人的15%,外國病人則佔3%。
“我們有中西醫部,除了專程來看中醫的病人,西醫部也會轉介病人,而且我們有住院病樓,方便每天需要治療的病人就醫,以中風病人為主,醫師可以有更多時間觀察病人的進展。”
她提到,該院中西醫部是可以互相配合,兩者之間有交流,並不存在排斥或抗拒中醫的情況。無論是西醫轉介中醫,或相反中醫轉介西醫都很普遍。而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中醫系,可以預見中醫未來會朝向正面發展。雖然開設中醫部的私立醫院及獨立的中醫診所越來越多,但也是良性競爭,讓中醫走入社區,民眾更容易得到中醫治療。
“以前父母是不會讓孩子念中醫,認為沒有前景。但現在大家都看到市場對中醫的需求,中醫不再被認為只有老人家才會接受的療法,這絕對是好的轉變。”
劉艾盈也提到,同善醫院有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設有煎藥部,為病人提供煎藥服務。雖然現在科學中醫(水劑或藥丸)很方便,但有的病人還是喜歡服用傳統的草藥或醫師覺得草藥比較適合病人,所以該院分別設立了煎藥部,大部分病人的藥都由煎藥部代為煎煮。
“煎藥部的員工都是經過培訓,每個人每天要煎200至300帖藥,共有12個煎藥人員。”
●具備各種中醫專科的雙威中醫中心
雙威中醫中心總監暨中西醫結合顧問林仁吉醫生表示,雖然中醫已經得到更多認可,包括友族也接受中醫治療,但在接受程度上還是以針灸、推拿等為主,內服中藥還未被廣泛接受。
曾經是國家癌症中心傳統與輔助醫藥科室負責人的他提到,政府決定把中醫引進政府醫院,是源於前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巴達威已故夫人拿汀斯里恩頓患乳癌,之後接受中醫治療。隨後阿都拉認為國家癌症藍圖不能把中醫藥摒棄在外,決定把中醫體系引進政府醫院。
第一所TCM中心是在檳城的甲拋峇底,之後才有了國家癌症中心傳統與輔助醫藥局,如今全國15家政府醫院及診所已經設立TCM中心。
根據2014年國家普查,三分之一的大馬人都有接受傳統與輔助治療,尤其是癌症患者,只是不敢向主治醫生坦白,所以與其排外不如引進正規安全的TCM治療,納入主流醫療體系,共營共生,給病人帶來最大利益。
中醫在預防疾病方面發揮功能
林仁吉認為,大馬人口結構已經進入老齡化,患慢性疾病的人會不斷增加,若TCM能在社區醫療就介入,有機會減少老人患上慢性病幾率,如教導老人學氣功強化肌肉,減緩老人失智。他呼籲我國衛生體系是時候投放更多資源在預防疾病方面,而中醫在預防疾病方面可以發揮功能,也可以與西醫並行在治病及長照方面。
他提到,早年友族尋求中醫治療的人數不多,加上大部分都是外聘中國醫師,語言溝通有問題,所以中醫不為友族認識。但現在國內中醫師已經逐漸本地化,很多都是從大專院校中醫系畢業,具有現代醫學與中醫知識,消除了語言障礙,也懂得本地方言,讓本地病人更覺親切。
“對內而言,醫院設立中醫診所或中心,是創造一個平臺讓中西醫互相溝通,把另一個治療模式與考慮方式帶入,尤其是大馬西醫對中醫接觸不多,因不瞭解而有很多誤解,但在外國中西醫已經可以並駕齊驅。”
林仁吉直言,任何新事物加入都需要磨合期,中西醫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以病人福祉為出發點。儘管政府醫院也有提供TCM治療,但侷限於適應症(indication),如慢性疼痛、癌症及中風病人,而且病人必須得到主治醫生轉介信才被接收。而私立醫院的中醫則沒有這樣的限制,病人擁有選擇的主動權,包括醫院、療法。他服務的雙威中醫中心具備各種中醫專科,目前已經在總院及古晉醫院開設了兩間中心。
“例如原本在我們醫院西醫部接受治療的病人,轉介中醫部之後,我們會通知他的主治醫生會採取什麼療法,即使是不同醫院的西醫,我們也會通知,互相學習,互相溝通。”
中醫與保險業者皆要提升寫索償醫藥報告能力
他認為,主流體系已經看到中醫到達可以共同對話的階段。如今很多在本地大學中醫系的學生加入中醫行業,他們已經具備基本西醫知識,經過指導之後已經可以與主治醫生或西醫對話。
儘管中醫無法獲得所有人認可,但已經做到帶給病人最好的治療方案,將來肯定就會獲得西醫認可。不過,他也認同,保險公司在醫療索償方面要逐步改善,一些新保單已經把中醫費用也納入可索償項目中。當然,中醫本身在寫索償醫藥報告方面也要自我提升。
“如今中醫面對的問題是病歷都是以中文為主,但保險公司的索償是以英文為媒介語,往往中醫無法為病人寫一份完整報告,所以鼓勵保險公司也能接納中文醫藥報告,同時希望政府提供津貼或課程讓業者參加,我們目前正缺乏這類培訓,無論是中醫或保險業者。
“相對的,保險業者也應該與中醫對話,互相瞭解醫藥費索償細節。”
此外,林仁吉也提到,中醫師在政府醫院也面對合約醫師問題。中醫雖已劃入體系之中,但都是合約醫師,讓他們缺乏安全感,也不想加入政府醫院服務,因此很多想設立中醫診所的政府醫院,都因為人手問題而無法設立,希望政府在解決西醫合約醫生的同時,也關注中醫師這一塊。
●創造中西醫互相溝通平臺的寶康中醫
寶康醫院首席執行員及寶康中醫創辦人陳金蓮推崇中醫藥,早在12年前接手寶康醫院時,她已經發現西醫或西藥對癌症患者身體帶來很多副作用,中藥可以發揮調和作用,幫助患者術後復原。
她也看到一些病人不想接受西醫治療,而選擇中醫治療,於是她就下定決心有朝一日要開設中醫部,所以她到國外中西醫並行的醫院考察,如已經走在前頭的臺灣,瞭解如何讓兩者互補,相輔相成。
“很多病人都會投石問路,嘗試不同療法。當西醫問他們有沒有服用中藥或其他療法時,病人都不敢實情相告,其實或多或少都有接受其他療法,尤其是中醫。”
陳金蓮表示,寶康中醫的模式與其他醫院有所不同,病人都是由寶康西醫轉介的,中西醫之間沒有隔閡,也有直接來尋求中醫治療的病人,若中醫師認為病人需要接受西醫治療,便會轉介給西醫,而中醫部專長於治療癌症病人與中風病人。
中西醫相輔相成,讓病人接受不同療法
寶康中醫去年5月才創辦,她坦言開始時西醫部醫生的確有所抗拒,但因為中醫部的醫師都擁有西醫學識,能夠互相溝通。她說從寶康醫院開始創辦她就想設立中醫部,國內外有很多科研證明中西醫配合,病人治癒的成功率更高,術後病人經過中醫調和後生活素質也更好,所以西醫漸漸從不認同到接受,這過程花了整整7年。
她表示,無論是中醫部或西醫部,都是注重在醫治癌症病人,所以在招聘中醫師時,會選擇專長治療癌症的中醫師。同時,在開始階段必須到西醫部接受基本培訓後,才到中醫部執業。
“我們也跟廈門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將來會有中西醫科系的學生到我們醫院來實習,協助培養更多人才。”
她指出,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合格中醫師,但要專注在治理癌症的中醫師很難找。目前中醫部70%的病人都是癌症患者,30%是疼痛治療,當中老人問題佔多。而從接受中醫治療的病人復原情況顯示,中醫治療是癌症患者所需要的,尤其是幫助患者術後復原。
不以賺錢為前提,能幫到病人最重要
此外,該院也設立了一項寶康慈善基金,過去10年來已經撥出550萬令吉幫助貧困患者醫療費,讓患者不至於在沒有經濟能力下失去接受治療的機會。
“我是不是看到中醫前景而開設中醫部?不盡然,就如一開始我說的,接手寶康醫院時我已經決定要設立中醫部,幫助病人達到最好的療效。與其讓病人偷偷摸摸去看沒有認證的中醫,不如讓他們光明正大的接受中醫治療。”
她強調,以賺錢為前提和以幫助病人為出發點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她抱持醫不好的就不要強留,讓病人尋求更適合自己的治療,不要耽誤病人的求醫黃金期。
“我們也有成立營養學科,免費給病人講解營養飲食計劃,讓他們從飲食中獲得更好的營養,更快的恢復體力接受餘下的治療或術後的復原。所以除了中西醫雙管齊下之外,營養學是第三管道。”
陳金蓮直言,西醫療法會給癌症病人帶來副作用,針灸可以有效緩和副作用,加上中藥調理,幫助病人提升免疫系統。隨著接受中醫的人越來越多,她更篤信中醫具有發展前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