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閱學生的作業,還真是教學相長。共勉。
ADVERTISEMENT
農曆新年前夕,帶著一堆期末考卷和作業回家過年。惟批閱學生的作業總是有很多刺激和啟示。以下是新紀元大學學院FCC(中文基礎班)論文寫作入門課學生呈交上來的論文開題報告,這幾篇雖不是分數最高,但論文的研究視角相當新穎獨到,“非一般”的論文題目,很值得大家參考,茲列如下:
對“我者”與“他者”的觀察是學界必須重視的研究視角。例如對漢服運動的研究,以往多從漢服運動的推廣入手,而劉鏸懃同學的〈漢服同袍與他者對漢服文化的態度〉卻是擬以問卷調查和深度專訪等方式,從漢服的“同袍”和“他者”對漢服文化的態度作對比,使漢服研究有了更多元的觀察視角。
其次,對歷史教科書的探討,以往華社比較在乎教科書裡的“華人”議題,但卓裕賢同學則擬〈從獨中歷史課本看馬來人史之書寫〉,以獨中歷史教科書對“馬來人史”的書寫的比重、選材和史評進行探討,很有時代意義,也很需要。
第三篇是關於大馬飲食文化,這方面的泛泛而談雖已很多,但李蕙欣同學〈本地人與外地人——馬六甲華人飲食習慣〉,其觀察視角相當特別。身為馬六甲人,她認為馬六甲的飲食文化習慣至少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符合馬六甲當地人口味的飲食,另一類則是旅遊業市場化所推出來的馬六甲飲食文化,符合大眾口味的飲食。也就是說:外地人吃的馬六甲飲食,馬六甲本地人不一定常吃;本地人吃的馬六甲飲食,外地人也不一定“懂得欣賞”。換言之,馬六甲本地人集體記憶的馬六甲美食不一定就是外地遊客和網宣打卡的美食;同理,外地遊客眼中的馬六甲美食,不一定就是在地馬六甲人的最愛(例如娘惹餐和海南雞飯)。
關於方言的研究,這方面不僅僅是“鄉音考古”,同學們也有相當獨到的觀察視角。鍾宛芯同學從小就聽香港粵語歌,乃以〈馬來西亞華裔大專生對90年代至今的香港粵語歌的認知分析〉為題,先簡單做出一項問卷調查,跟她的記憶也相吻合:亦即縱然香港現在也有不少不錯的創作歌曲,但現今大馬華裔大專生(主要是指說年輕人)對香港粵語歌的印象,熟悉的還是他們父母親或兄姐聽的那些年代的“香港時代輝煌”的作品。是因為他們的長輩聽,才跟著聽的,對現今的香港的粵語歌(縱然在香港在地也紅)反而不是很熟悉。這象徵或意識著什麼呢?是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香港地位”和“文化現象”?
而另一篇周偉銘的〈現代網絡遊戲加入漢語方言的文化傳播價值,以遊戲“明日方舟”為例〉更是有趣。周同學從網絡的點擊率做對比,再從文化傳播理論切入,指說即使在中國大陸,方言的接受度很強(以明日方舟為例,其方言版點擊甚至比普通話版還高),但這種接受度不僅僅是自家的“鄉音”痴戀而已,而是在網際網絡世界裡,方言的文化傳播是超越省籍地緣的。這種新的趨勢意示著什麼呢?很值得探討。
在鄉土史研究領域,不應僅是地方史料的整理和填空,更需具備問題意識和學術回應。例如談日據時期的族群關係,一般都講在日據時期由於日本挑起種族情緒,是華巫種族矛盾高漲的時期,但陳煜芬同學〈日治時期西林村村民保護吉打蘇丹之故事傳述〉,把握九十幾歲老人的深度訪談機會,擬書寫西林村各族群在日軍南侵時如何保護吉打蘇丹的真實故事,藉以探討地方村落的族群關係。
另,李雲恩〈立百病毒後立百新村的重建與轉型〉更是一篇“任重道遠”的論文撰寫。各位還記得90年代森美蘭(全馬最大養豬中心)的立百病毒豬瘟事件嗎?大馬的豬肉好像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變貴了,養豬場也越來越難經營。而森州的立百新村養豬業更是完全荒沒。劫後餘生的立百新村如何重建?李雲恩同學就是立百新村長大的孩子。她要為自己的家鄉寫點東西,也希望世人能從立百新村養豬業的荒沒、如何再重建和轉型經驗中,體悟人群重生的生命史。
批閱學生的作業,還真是教學相長。共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