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每天這麼忙碌,所以延後上課時間,學生的睡眠時間未必增加,品質也未必改善。
國立大學(UKM)教育多樣化研究中心高級講師安努亞阿末呼籲政府,若關心人民的安全及健康,應將中小學的上課時間推遲至早上8時,引起爭議。
ADVERTISEMENT
根據星洲日報的民調結果,贊成者佔多數,所持理由主要是學生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有充裕時間吃早餐。不過,星洲日報讀者也提出了其他比睡眠時間更重要的課題需要教育部關注。
早睡早起向來都被視為健康的生活指標,不過,不同年齡層的人需要的睡眠時間長短不一,生理時鐘也不盡相同,從嬰兒時期、青少年、中年到老年,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都不一樣,這與荷爾蒙的分泌有關係。
青少年都認為晚睡晚起最適合自己的作息,這可是有科學分析佐證。有研究發現,早上7時是青少年褪黑激素分泌的高峰,這個時候把他們從床上拉起來,等於破壞他們生理運作。睡意正濃的時刻,就得起床摸黑趕著去上學,不免一整天都昏昏欲睡,影響學習。自然的,你問學生,延遲上課時間好不好?他們必然舉雙手贊成。
推遲上課時間的討論,不時在各國被提出。鄰國新加坡和我國一樣,都是早上7時半開始上課,曾有家長建議延遲上課時間,認為讓孩子多睡一些更好,而當地學者的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對經濟、健康和幸福產生長期影響。在臺灣,也有政治人物提出延遲上課時間,還有上課時數亦必須減少,唯沒有下文。
在歐美國家,上課時間一般都是遲至8時甚至9時。其他亞洲國家如中國、韓國等的學生也曾是早早上學,經過研究討論,也開始逐步推遲了。
撇開其他相關的討論方向,如交通、影響父母上班時間等,若只針對睡眠質量,推遲上課時間恐怕不足以改善學生面對的睡眠不足問題。
現在的學生無論是上午班還是下午班,一天的“行程”是排得滿滿的,正課以外還有課外活動,另外有補習班、才藝班等。一些學校的才藝班被安排在週六。這使得一些學生只有在星期日才有真正的休息時間。別忘了,周假落在星期五和六的州屬如柔佛,情況可能又不一樣了。
學生每天這麼忙碌,所以延後上課時間,學生的睡眠時間未必增加,品質也未必改善。
學生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才是關鍵。以前的生活沒有網絡和智能手機,入夜後娛樂活動就只有觀看電視節目或收聽廣播,一般人10時過後就可以準備就寢。學生自己用功,也能夠在沒有干擾下自行溫習功課,且沒有手機影響可以更快入眠。
現在不一樣了,互聯網和各種現代科技給生活提供了諸多不受時間限制的娛樂和休閒便利,大人機不離手,學生也是,大家的晚間時間都不斷被幹擾。學生固然可以善用科技在網上學習,但另一方面也要抵禦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帶來的各種浪費時間的誘惑。
所以,持反對意見的家長會擔心,上課時間推遲只會意味著學生睡得更晚,而不是更多。
培養學生自律及時間管理或許才是答案,這方面必須從小從家庭做起。有家長說,要孩子本身意識到“不夠睡的痛苦”,才會知道早睡的好處。自律則是讓孩子明白,如果明知道隔天要上課,還要參加重要的考試或比賽,可能會因為睡眠不足,精神不濟搞砸了,那麼就趕快做完功課或者該做的事早點就寢。
當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同家庭如何落實還看各自家庭情況,也不能一概而論。
睡眠專家固然有他們的見解,認為僅僅建議學生早點睡覺,並期望他們能克己去遵守,已不能改變現有情況。現在學生普遍只有6小時睡眠時間,若把上學時間延遲,可以充分增加學生的睡眠時間至8小時,同時減少其他時間安排上的衝突。
反向思考,如果正課時間結束後,學生可以不那麼忙碌,功課不會堆積如山,不用趕場上各類才藝班,除了睡眠以外的8小時和正課6至7小時,剩下的時間可以分配給更多不涉及學習和才藝的活動,有更多時間分配給玩樂(包括上網和打電動)和看課外書等等活動,學生的生活質量(包括睡眠)會不會變得更好?
一天只有24小時,睡眠要8小時,不能妥協,剩下的16小時,該怎麼用?安努亞阿末的出發點可以理解,但是,我們還有比延遲上課時間更重要的教育問題需要改善,更加能夠幫助學生和老師有更好的教學生活。
教育部長法麗娜說,目前不會對學校的上課時間做出任何調整,而這也不是我國教育體系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歷屆教育部長很常捉錯重點,也無法很好的解釋一些政策的用意,有時或許被官員誤導,有時則被某些意外掀起的爭議課題帶偏方向,希望法麗娜不會重蹈覆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