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流行歌千萬首,對於新年歌,似乎更講究,意見則更多。
ADVERTISEMENT
一堆農曆新年的習俗禁忌,動不動就踩雷,麻煩得很。歌,若少了年味,便是犯了大忌。當然,還不至於不合格,不過是聽眾更願意投入耳熟能詳的旋律,一遇到拍子熱絡輕快而配樂豐富的歌便不再蹙眉,不顧歌曲本身的典故,只顧著製造必然的熱鬧氣氛。〈鴻運當頭〉、〈大地回春滿庭芳〉、〈大團圓〉共鳴性更高,故常首當其衝。正當我們斥責一些歌不符合新年主題時,又是否知道,一些傳統新年歌其實並不是為了新年應運而生的作品呢?
何為年味?
坦白說,答案因人而異。不同年齡、不同區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長經歷、不同風俗習慣、不同聆聽經驗,間接造成一個人對年味的追求,對年味的理解,與其他人不盡相同,也不必相同。它是由一系列慣性的儀式感所營造,再由個人對新年既有的刻板印象,來自行填充新年該有的氛圍,簡稱情意結。因此,當馬來西亞的新年歌趨向流行歌的模式,少了以往新年歌常有的元素(敲鑼打鼓、嗩吶、其他中國傳統樂器),不只是寫勵志正面的吉祥語,還加入了更多流行俚語,難免逆耳,甚至將其定性為無意義的聲音。
新年的核心不變,創新的新年歌也沒有削弱年味,反而為年味增添一個選擇。別忘了,它是隨著時代更迭、社會變化、國家發展而不斷地被重新定義。若干年後,今天的新年歌或許是這一代年輕人記憶中的年味。當我們感嘆年味變了調時,又是否檢視自己有沒有重視新年的文化傳承?年味淡了,是因為我們慶祝新年的方式變了,人際關係變了,流行文化變了,編制形式變了,心態變了,讓很多人接受這股衝擊時,中間有許多應付不來的尷尬。
或者,不是年味少了,而是傳統新年歌的賞味期限尚未過,我們又無法從創新的新年歌找到溫暖人心的觸動吧。
說白了,年味不過是對舊時光深處,自有的一種緬懷之情。但,人終究還是要往前看。
更多文章: 林佚/亂世中的坎坷命運:被查禁的新年歌 林佚/讓聲音成就想像 林佚/這時代需要樂評人嗎? 林佚/致Colbie王思涵“C班同學會”的一封信 林佚/捍衛本地原創,無需包袱,只需抱負 Tom Phan/寫一首(至少)3種語言的歌 林佚/Eiva林麗謙──“走!一起看月亮!”音樂會觀後感 林佚/中文歌詞創作:修辭是一種修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